尽管英国、欧洲和亚太等地的高校也接受私人捐赠,但其吸金能力无法与美国高校相比。据教育促进和支持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Advancement and Support of Education,后简称CASE)的历史数据,英国和爱尔兰高校在2017/18学年筹集捐款约为10.8亿英镑,澳洲和新西兰高校则为6.5亿澳元,与同期美国高校获得的436亿美元总捐款分别相差32倍与98倍。
从捐款形式上来看,巨富们的选择颇为多样,现金、股票、艺术品等都可被高校接受。资金用途则更为丰富,包括建立新学院,在校园内修一幢大厦,或者给学生们提供奖学金,偿还贷款等等。美国黑人亿万富翁(Robert F Smith)今年在莫尔豪斯学院(Morehouse College)演讲时称,将为所有学生偿还学费贷款,不少毕业生因此激动地喜极而泣。
亿万富翁(Robert F Smith)今年在莫尔豪斯学院(Morehouse College)演讲时称,将给学生还贷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学们深谙积少成多的道理,会向校友们征集小额定期捐款。这种模式类似每月缴纳会员费,金额约为几十美元,为期数年。虽然金额小,但大手笔的校友们都由此步骤转化得来。布里斯托大学校友关系主任Tania Jane Rawlinson曾对媒体表示,一位愿意捐款100万美元以上的校友在此之前至少会经历13次捐款升级。“我们的挑战是如何获得更多低级别的捐款人,管好他们、激励他们,总有一天,你能从中瞄准那个能拿出100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