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Marcelo Leal / CC0
医生的医德变样了吗?
媳妇生小孩期间,选择去当地一家三甲医院,不为别的,只求放心。由于号源紧张,每次产检都得提前一星期预约。往往号一放出来,几分钟内就没了,真正的手慢无。那些没有开通网上预约的医院,凌晨四五点就得去自动挂号机前熬夜排队。号放了,排在尾巴的人也挂不上号。
以我选择的医院为例,一个主治医生一天得看一百多个孕妇,每个孕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个个憋着一肚子话要问医生,这还不算开完单子检查后二次问询的。
医院的验血室、B 超室等技术科室,都是人满为患,孕妇大排长龙,没有孕妇优先。一个孕妇很难看病,至少得一个人陪同,排队或跑腿,一天之内能看完就不错了。
一个医生一天面对几百个患者,类似的问题被反复问了几百遍,作为医生,内心想必是崩溃的。这还不算有些自身素质不佳,理解力堪忧,脾气暴躁的患者。医生把病情变着花样说了 N 遍,楞是听不懂,最后恶言相向,大打出手,扰乱医院秩序,搞得天怒人怨。
如果我是医生,工作时间长了,被患者伤了几次,我绝对长记性,谨言慎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多说的一个字都是风险。可能对患者来说,我这个医生就不近人情了,医德有问题。当然有耐心的好医生,会不厌其烦的对患者解释,但对选择缄默的医生,也请理解。
媳妇熬到足月,到住院部办理入院手续的时,窗口先让问有没有床位。因为运气好,碰巧有产妇出院,床位有空余,顺利入院。刚办完手续,身后排队的孕妇就没床位了,无法入院,想生小孩得继续等。
正常来算,不算加塞的,住院部一天能排几十台手术,医生一台接一台的做。孕妇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医生就像组装线上的工人,一个个婴儿或剖或顺,和妈妈一起被推出手术室。媳妇推进去后,仔细想想,我都对这医生种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感到恐怖。除了心里祈祷医生状态良好,发挥正常,手术顺利,啥都做不了。
产后住院期间,夜班护士执勤,隔几个小时来换药打针检查什么的,我看着都累。
经历此事后,我对医生工作有了基本了解,对医生要求也很简单,钱花了把病治好就行。
以前天真的认为在大城市,医疗发达,看病什么的都容易,后来被无情打脸。大城市医院确实多,可每个医院都有自己专长的领域,所以要看某一类病,就得去对该类病有专长的医院,但某一类病看的好的医院放眼全市也就那么几家。
我所在市,还是省会,生小孩公认最好的医院仅仅只有 2 家,大家一窝蜂的去挤。至于为什么不去一般的医院,很简单,不放心。拿生小孩来说,一般医院也能生小孩,前提是孕妇胎儿发育都是理想状况,什么都顺风顺水,所以小孩诞生了。
可是多数孕妇怀孕期间,身体各种小问题,婴儿各种小风险,一般医院对孕妇的诊治就没有那么周全了。一般医院能做的检查缪缪无几,许多重要的检查做不到位,也无能为力。胎儿很可能因为一项孕期指标不正常,导致流产,本该阖家高兴事情却悲剧收场,对孕妇的身心打击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一般医院诊治不周全,也做不到预防,为了放心,大家都去大医院挤,哪怕多掏钱。
妙手仁心是患者对医生最高的道德期望,可那种道德与医术兼备的医生实属凤毛麟角。况且真正的医疗届大牛,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如果一项医疗技术只有极个别医生掌握,那真如神仙下凡,人人追捧,根本轮不到你,花多少钱都请不来。
说了这么多,无非想告诉大家,目下国内医疗资源仍然是稀缺的。面对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我国能做到让患者对一般性疾病和常规医疗项目能挂上号,及时接受治疗,真的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加拿大 33 岁女子 lnez,在脸书上传了一段视频痛斥加拿大医疗系统。表示自己花了两年时间才等到家庭医生,导致肿瘤变大,在确诊时已经癌症晚期!甚至现在预约心理医生,也得 7 个月后才能见到。据悉,lnez 所在省,一名家庭医生的候诊名单上就有 55801 个人。
这位女子有个 4 岁的女儿,精神几近崩溃,在视频上痛哭流涕,让人看着心痛。
发达国家说好的全民免费医疗呢?病人一等就是几年,估计都病死了,医生连影子都没有。这样的免费医疗不要也罢!
医生作为一种职业,救死扶伤,为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应该是全社会极力抬举和尊敬的对象,现在反而成了某些人眼中可以肆意喊打喊骂的人,还有天理么?
医德的问题不是医生的问题,而是这种持「医生就得给老子跪下看病,不然就可以痛骂医生祖宗十八代,痛殴甚至消灭医生肉体」观点的人有病。
某些人先给医生群体扣一个高高大大的帽子,以最高标准要求医生的一切思想言行,看似合情合理。然后吹毛求疵,某一个医生稍微不合所谓的最高标准,便笔诛口伐,针对一个黑点,以点带面,大肆泼脏水,企图描黑整个医生群体,进而挑拨医患关系。这种人才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