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当时还不叫五中,名声也没有现在这样如日中天,2000年以前,这座学校还背着“牛城少管所”的“雅称”。
那只是一所普通乡镇初中,收纳着周边十来个村子的学生。学生们在山野田间长大,寄读进这所城乡结合部的中学后,靠着一身好力气分成了两拨:一拨辛苦锻炼,3年后通过体育特招考进市体校,另一拨则打架滋事,占据着牛城社会问题的绝对C位。
老邓是五中的体育教师,两拨人都管得住,学生提起他,都是两个字:“牛X。”
学生们当面叫他“老邓”,并不是因为他年龄大——那时老邓还不到30岁——而是因为学生们喜欢给所有老师的姓氏前面都加个“老”字,有个师专刚毕业的女老师姓牛,被几个学生挤眉弄眼地叫“老牛”,她气急败坏,拿起教鞭冲过去将他们挨个抽了一顿。
老邓又黑又瘦,梳着中分的“汉奸头”,终年肩头披着一件皱巴巴的浅灰色西服,走路带风(我想他是港片看多了),唯有脚下的一双白色“双星”跑鞋和脖子上挂着的不锈钢口哨可以显示出他的身份。上体育课时,他能不转动头只靠一对小眼睛扫描一长排列队的学生,口哨大多时间叼在嘴上,说话时就用牙咬着。
其实我们说老邓“牛X”,除了管得住学生,还有一点,就是命中桃花不断。
1999年底,离异的老邓二婚娶了女学生的新闻,伴随着牛城人跨了世纪,一时成为整个小县城都在津津乐道的谈资。按理说,女生早已毕业,两人领证也合理合法,可是寡淡的县城生活最缺乏的就是这类八卦,这场婚事,居然最后被添油加醋地描绘成了伦理桃色事件。
因为风评问题,一名校领导端着茶杯摆摆手,劝老邓先去后勤食堂工作一段时间,等风波过了再回到教职上来。领导还没说完,老邓就急了:“凭什么让老子伺候人?”
从办公室吵到走廊,领导也上了劲儿,冲出来指着老邓的鼻子骂娘,老师和学生都挤在阳台看戏。那时我正读初二,至今仍然记得,领导抹起袖子,将胳膊上一条长长的褐色伤疤拍得“叭叭”响:“别给脸不要脸啊,你说玩白道黑道?我他妈奉陪到底!”
老邓像只跳虾,对着领导长长“呸——”了一声说:“玩黑道?你也不看看老子是干啥的!”
这话说得底气十足——这些年老邓做体育老师,手底下尽是彪猛的愣头青,体校的运动员、街头的摩托党,对他来说都不过是一个招呼的事。领导口中的黑道,在老邓看来,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