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0

即便达成协议也只是“创可贴” 已非一纸协议可解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0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即便达成协议也只是“创可贴” 已非一纸协议可解决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19-05-10 15:17:59

Sky News
✔
@SkyNews
Theresa May is 'concerned' about the trade war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after Donald Trump increased tariffs on Chinese imports http://po.st/gFbL22

65
7:04 AM - May 10, 2019

t680.jpg

Beijing, CHINA: A US and a Chinese flag wave outside a commercial building in Beijing, 09 July 2007. US Secretary of State Condoleezza Rice 06 July 2007 accused China of flouting the rules of global trade in its headlong economic expansion as the US administration "has not been hesitant" to deploy trade tools against China, including a complaint lodged with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over copyright piracy. AFP...
US-China trade war: Tensions rise as Trump increases tariffs
Donald Trump's increased tariffs on $200bn (£153bn) in Chinese imports has taken effect - heightening tensions with Beijing.

news.sky.com
70 people are talking about this

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在贸易代表办公室等待中国副总理刘鹤到来举行贸易谈判。(2019年5月10日)

美中最新一轮贸易会谈星期五结束,双方都没有提及是否达成期待中的协议。分析人士说,即便达成协议,也只能起到“创可贴”的作用,因为美中之间的竞争关系已非一纸商业协议可以解决的。两国之间的关系将会越来越趋向不稳定。


即便有协议,也不能解决美中贸易的重要问题

迈克尔•舒曼(Michael Shuman)是一名驻北京的记者,著有《孔子与他创造的世界》和《亚洲追求财富的史诗故事》。他5月7日在彭博通讯社发表评论文章说,美中有没有协议一点也不重要了。

他说,即便有协议,一些重要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 舒曼在文章中写道:协议不会改变北京对高科技行业的扭曲的补贴。即便达成协议,所谓的执行机制最后也不过沦为两国无休止的互相指责。舒曼认为,两国的对抗性关系已经超越了商业协议的解决范畴。

两国的竞争关系超越商业协议的解决范畴

甘思德(Scott Kennedy)是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研究项目资深顾问暨中国商务与政治经济研究课题主任。他5月7日在推特上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不管这个星期会谈是取得突破性进展还是谈崩,会谈之外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即便是达成了商业上的协议也不会阻碍特朗普政府同时进行的其他努力,扩大对高科技投资和出口的限制,并在亚洲和其他地方为美国的朋友们与中国激烈竞争等等。”

美国对华敌意增加,视中国为“对手”和“敌手”

不管是不是与贸易谈判有关,在贸易谈判进行的同时,华盛顿也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美国现在把中国看作对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主要战略威胁。

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5月8日就美中建交40年美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举行听证。在听证会上,议员们有的把中国看成主要的挑战,有的直接称中国是威胁。而美国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在听证会上说, 用“竞争者”来定义美中关系已经不够,应该增加“对手”和“敌手”的元素。

2020年美国大选也逐渐融入了中国元素。美国一些媒体说,一场有关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初选已经开打。不论左派还是右派都在争先恐后表示自己对中国会更狠。

美国外交和军事上已经不再“接触”中国

除此之外,美国在外交和军事上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接触”政策。2018年以来,美国派遣军舰频繁通过台湾海峡。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在多个场合警告美国盟友们与中国的接触。他告诉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以色列不要与中国走得太近,并指出与北京进行技术合作存在风险。美国还告诉德国,如果不停止购买中国通讯设备生产商华为的产品,将限制情报共享。美国还警告意大利不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声称这一步骤"为中国掠夺性的投资方式增添了合法性。最新的例子是,蓬佩奥对中国在北极的投资发出警告,说中国自称为近北极国家是无稽之谈。

分析人士说,这一系列事件无不体现了美中之间高度失调的关系。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和国际事务学教授,曾担任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办公室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范亚伦( Aaron Friedberg)星期三在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说,美中关系这样的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美中之间的合作会越来越艰难。

贸易争端的破坏已经产生,美中“分手”并非不可能

驻北京的记者舒曼说,贸易争端对两国经济关系的破坏已经显现。过去三十年,在美国的商界和政治界,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融合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现在已经不是这样的情况了。

因为美中关系的不稳定,美国的一些公司在重新考虑他们对中国制造的依赖。越来越多的报道说,美国企业在考虑将他们的工厂迁出中国。而中国的一些公司也在考虑要不要在美国投资。根据美国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一份报告。2018年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下跌了60%。

舒曼说,虽然美中不能完全脱离对方,但是,如果两国关系继续这样下去,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可能会受到影响。

前美国贸易代表,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美方的主要谈判代表查琳·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曾经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告诉记者,美中“分手”并非不可能。

巴尔舍夫斯基说:“我自己的看法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只是取决于成本是什么样的?如果成本太大的话,这个事情是不那么令人满意。不那么满意,但并非不可能的。在美中问题上,成本将是非常巨大,但这并不能导致‘分手’成为不可能。”

她说,美中分手会是一个错误,非常危险,有可能造成不稳定,也会导致‘自我实现’的一种预言,造成两国间敌对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

美中关系将越来越不稳定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甘思德还认为,贸易谈判产生的一个副作用是,美中关系可能会越来越不稳定。

他把特朗普政府有意制造不确定性的战略称为“疯大叔”战略。他觉得这种战略虽然让美国对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制衡力,但是,也会进一步加深中国人的印象,那就是与美国的任何协议都只是暂时的,只能提供暂时的平静,迟早特朗普政府会再次提出更多的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7 08:53 AM , Processed in 0.0652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