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l 愤怒篇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电视剧自然少不了这种剧情,因为只有愤怒,才能把戏推向最高潮,观众也知道有好戏看了。
但是怎样愤怒才明显呢?中国电视剧对此早有研究,基本分为5种。
第一种,恨在心里型,关键在于,恨的时候要像气喘一样,一边恨一边拼命喘气,嘴角向右上方牵动。
第二种,咬牙切齿型,牙齿需拼命的磨、咬,就像上下排牙齿有仇一样。
第三种,全身发抖型,全身要动起来,抖得越厉害就代表越恨,参见病例“羊癫痫”。
第四种,张牙舞爪型,比较简单,一副要把人吃进去的样子。
第五种,瞠目结舌型,眼珠子一定要瞪得很大,快要掉下来为止。
想必观众们,对于这样的“愤怒”,一定很熟悉...
这部《中国电视史》于1988年10月开播,豆瓣得分高达9.5分,好评如潮。
有网友评论道:全程高能,旁白无节操,笑得腹肌快出来了!看1000部电视剧,不如就看一部《中国电视史》
值得一提的是,王伟忠制作节目的初衷,是源于对电视节目的不满。
那个时候,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观众有什么看法,只限于和朋友交流,或是写信给电视台,但对电视剧本身影响不大。
当时王伟忠就有想法,做一档节目,把这些不成文的规定和不可思议的情节积累起来,替观众说出想吐槽的话,进而督促这些电视剧的进步...
当年的节目演员,大多没什么名气,经验也不够,八个字的台词就会有负担,三个字常要NG,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只能录一集。
也正是因为“什么都不是”,演员们都“豁出去了”,在节目中,他们常常自由发挥,甚至临时加戏,大家仿佛在玩一个游戏,制作人王伟忠更是把每个人当成“道具”来玩...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为整个节目增添了不少笑料,而参演节目的澎恰恰(代表作《家有仙妻》)、杨丽音、郭子乾、许效舜...
也因为这个综艺,走进人们的视野,最后成为了台湾家喻户晓的演员。
《家有仙妻》剧照
由于看不惯电视剧里的套路,王伟忠在旁白中,经常会吐槽说:也不知道是谁规定的。
这些规定,常常有一套自洽的逻辑,电视人会不自觉地去遵守,观众更是习以为常,让人既无奈又好笑...
你会发现,这些三十多年前的陈年老梗,就算放在今天,依旧熟悉、不过时。
比如,爱情剧的女主角总是漂亮且穷,男主角总是又高又帅又有钱,还有一个强势的妈妈。
当发生误会时,一个苦口婆心:听我解释!
另一个捂耳晃脑:我不听!我不听!
即使有漂亮、温柔、又有钱的女二(或是男二),男女主之间依然情比金坚,忠心不渝。
虽然观众始终搞不懂,男主到底喜欢女主哪点...
比如,明明是暗器伤人,发镖前总会说一句:看镖!
就像警察准备跑过去抓人前,一定大喊“站住、别跑”,屋内的人发现有人偷听,总会大喊“是谁”…
耿直、诚信得让人发指...
说遗言,要么就是太长,滔滔不绝如做报告,要么就是太短,只说出凶手名字的第一个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男女吵架,或独自悲伤时,总会有说来就来的倾盆大雨;
吻戏、床戏,关键时刻,总会虚化…
电视广告,一定要出现在最精彩处...
但最令人反感的,是有些影视剧严重注水,废话太多,将原本20集就能交待清楚的剧情,硬生生拖到50集、80集…
这不仅仅是中国电视剧的问题,外国电影、电视剧的套路也不少...
比如,在好莱坞电影中,英雄人物身后有炸弹爆炸,他一定一直往前走,不回头。
韩剧,曾经也是车祸、失忆、白血病三大法宝…
日剧,怎么突然就跑起来了?
印度片,为啥又开跳了?
迪士尼,又开始唱歌了...
王伟忠大概打死也想不到,《中国电视史》过了三十多年,还能引起这么广泛的共鸣。
回顾这些年,我们的画质变高了,服饰更美了,动辄国外取景,制作费从万元级别飙升到亿元级别,可套路还是那些套路...
玛丽苏,爽片套路,集数越拖越长…
王伟忠曾经说:做《中国电视史》的本意,是督促电视节目能够反思自己的刻板套路...
从这点上来说,《中国电视史》失败了。
回复电视史 获得观看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