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星光大道》总冠军后 这位盲人歌手准备拍电影
2019-05-05 中国人的一天
“如果我能看得见,就能轻易的分辨白天黑夜。就能准确的在人群中,牵住你的手……”
提起杨光,人们首先会想到他在《星光大道》上演唱的这首《你是我的眼》,当时这首歌打动了在场的观众,杨光也成为2007年度《星光大道》的总冠军。十多年过去,如今杨光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摄影/李亚隆 陈磊 剪辑/lynn
海报设计/haoMe 统筹/伊豆
策划/中国人的一天 X 篝火故事
出品/腾讯新闻
1979年,杨光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八个月的时候,他被医生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神经瘤。从此,杨光完全失去了视力。
起初杨光并没有觉得到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直到有一次他跟小伙伴在一起追逐,当时院子里边晾了一盆水,其他孩子都绕过去了,只有他按照直线跑,结果一头栽到盆里头,“然后我就听见身后的奶奶说,这孩子眼睛看不见还这么淘,这可了不得。”从那时起,杨光才发觉自己跟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家人并没有因为杨光的视力障碍而阻碍他接触外面的世界,小时候妈妈会经常带他去单位看电影,下雪天奶奶也会带他去外面感受雪。这些经历让杨光学会用其他方式感知这个世界,“人的感官功能,你用的越多他肯定就越灵敏,你越是不用他可能就会越迟钝。”
七岁时,杨光进入当地的盲校上学,并开始系统地接触音乐。每天杨光都会花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来练琴,寒暑假的时候可能练七个小时左右。杨光的姑父在中学任教,也是他音乐的启蒙老师,“那时候家里没有钢琴,姑父会带我到他们学校去弹钢琴,他对我的影响很大。”
杨光在14岁的时候参加了黑龙江残联旗下的乐团,有活动的时候所有人都汇聚在一起演出。“90年代初哈尔滨市发大水,我们当时在江边巡演,那一个礼拜演了七场。然后当时也是为了赈灾,我那七天没回家就跟部队吃住在一起。”这段经历也在杨光心里埋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
2019年5月2日下午,杨光参加《中国味道》节目录制。
2001年,杨光满怀希望来北京寻找机会,但屡屡受挫。“当时很多酒吧需要歌手,但是一个视力有障碍的人,基本上没有人接受你。”
后来杨光终于在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唱歌的工作,每天晚上弹唱四节,一节15分钟。但是在那工作一个多月后,酒店以需要新歌手来满足客人为由,换掉了杨光。
初到北京的那段时间,杨光过得非常艰难。他住过地下室,睡过15块钱的床位,没有钱每天可能只能吃一顿饭,“当时就是早晨不吃,然后晚起来一会儿晚上也不吃,然后赶到中午和下午的衔接处的时候,然后再吃,这一顿饭基本上就可以顶一天。”
2007年,杨光参加星光大道获得月冠军。
艰苦的生活不能阻挡杨光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他的努力也终于收获了回报。
2007年杨光参加了《星光大道》的比赛,他从周冠军、月冠军一路成为当年的总冠军。
一夜间,他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成名之后,杨光参加央视春晚、担任2008年残奥运火炬手……他通过音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017年6月,四川甘孜,杨光在学校教孩子们唱歌。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当时杨光听到地震的消息后特别震惊。第二天回北京他就去红十字会捐了3万块钱,“我跟我妈说,虽然我现在刚出道也没有多少钱,但是我觉得这么大的事,我得为它尽一点我自己的责任。”
从支教、公益讲唱会到教学,杨光公益的脚步从08年开始一直没有停下。
2009年,杨光推出了原创专辑《我是杨光》,并把专辑卖掉的钱,全部捐给了“光明行动——白内障复明工程”。十多年来杨光一直实践公益,他个人的捐款也超过了百万。
2011年杨光参加”让世界充满爱“公益演唱会,现场与成龙合影。
“这么多年我做公益也得到了很多的认可,但每一次我都不觉得这种认可会让我感到骄傲,我只是觉得有这种殊荣,自己会觉得责任很重大,因为需要帮助人特别多。”
现在,除了日常的演出和节目录制,杨光把重心放在了公益事业上。
每周空余时间,杨光会去健身馆练拳。对他来说,打拳是舒缓压力的方式,也是为筹备中的格斗的电影做准备。
最近杨光跟团队正在策划关于残疾人的纪录片和电影,他希望用影像为残障群体发声,“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残障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其实现在有很多身体上有障碍的人,他们是能够创造奇迹的,而且他们能够给社会创造很大的价值。”
谈及未来,杨光希望能通过音乐让更人收获感动,用公益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乐观和自信一直是杨光性格的原色,在他看来,生活中充满阳光,“一个人的生活当中不可能只有灰色而没有快乐,为什么不把更好的一方面去展现给别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