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9-5-4 11:00 AM 编辑
肆 | 火人节
美国,内华达州,黑石城。
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世界各地的七万多人,都会聚集到黑石城的沙漠之中,参与一个声势浩大的盛典:火人节。
简单来说,为期八天的火人节,就是给全世界人类,一次“燃烧自己”的机会:
有人改装了600辆大炮外形的汽车,驰骋在沙漠之中;
有人用蛋壳搭了一个棚,邀请陌生人来观摩;
有人用无数的光线,照射成一间房子…
人们在这里尽情歌舞,举杯畅饮,挥洒汗水…
干涸之地的七万多个生命,在这里释放着,远离现实烦忧的自我。
沙漠中的神庙里,放着成千上万个小物件:照片、钥匙扣、吊坠、信件、首饰、衣服…
每一个物件,都承载着人们的痛苦回忆:亲人离去,恋情消逝,婚姻失败,友谊远去,生命终结…
到了晚上,神庙将会被无数的火把点燃,所有的过往,在熊熊火光之中,付之一炬。
30多岁的玛丽,刚刚失恋。沉浸在悲伤之中的她,在纸上记录下了这段恋情,放进了神庙…
她说:我想让这段痛苦,随着火焰,彻底消失殆尽。
当天完全黑透,随着几十个喷火器里,陆续发出的火炮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纷纷投进神庙…
霎时间,漆黑、寂静的夜空,像被火龙在其中划过,耀眼、炫目…
有人忘我歌唱,有人狂欢热舞;有人颤抖哭泣,有人疯狂大笑…
人们透过火光,想到那些被烧毁的物件,仿佛看到,过去被痛苦纠缠、被回忆困扰、被情绪折磨的自己…
痛苦的玛丽,在周围陌生人的欢声雷动之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火人节的负责人说:有人骂我们,说这是嬉皮士吃饱了没事干…可是,只要能治愈一个人,我就心甘情愿,接受这样的羞辱。
纪录片《非凡仪式》2018年由纪录片霸主BBC出品,豆瓣得分9.0,目前仅278人评价。
有网友评价:人生而孤独,但仪式教会我们去爱,去依靠,去归属,去放手,去离开,去继续前行,告诉了我们人生的意义。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无数仪式:毕业典礼、葬礼、婚礼、考前宣誓…
网络上也总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但是,仪式,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第一集里,有这样的故事:18个月前,印尼村子里75岁的老人太段,去世了。
神奇的是,这段时间,他的尸首,仍被安置在家里。
因为,托拉雅族人认为,在人死后的18个月里,只是身体不适。经过福尔马林浸泡的尸体,风干后放在家里…
太段的妻子,每天仍然会在厨房里为他精心烹制三餐。
妻子一边做饭,一边自言自语:我和他在一起50年了,没有人比我更熟知他的口味。
在这段时间里,妻子没有掉过眼泪。
18个月后的一天,人们终于决定,为老爷子举办葬礼。
在丈夫被盖上棺木的一瞬间,她的眼泪流了下来: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
或许,仪式,是为了让人能够有一个正式的场合,一个合适的理由,给需要前行的人,一次排遣心中情绪的机会…
世界各地的仪式,千奇百怪,有的热闹,有的安静;有的喜庆,有的悲伤…
人类的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现代文明和传统观念,文化的起源和断裂,被浓缩进了或简单、或隆重的仪式之中;
人们在仪式之中,相聚,相拥,在痛哭、欢笑之间,靠近彼此,了解彼此,拥抱彼此。
我们了解到,生命离去之后,可以被千百人簇拥,在一片喧闹、热烈的叫喊之中,安葬在山腰之间,也能在高耸入云的现代科技大厦之中,获得安宁;
为了“吓退魔鬼”,父母会让婴儿面对面大哭,哭得越凶,“魔鬼”就越忌惮,孩子就越平安;
为了“成为男人”,非洲部落的男孩能忍受剧痛,在身上钻上几百个小孔,却没有一丝惧色…
人类的诞生和终结,成长和结合,悲伤和痛苦,快乐和忧愁,需要一个宣告,需要一份郑重。
仪式,给予了不同的文明,存在的意义。
它让我们知道,或熟悉、或陌生的人,在同样的时间和空间里,用不同的方式,在发泄、在面对、在审视、在离别…
因为仪式,文明被承认,生命被真诚地记录…
在这偌大的尘世间,留下珍而重之的记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