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军事] 《出鞘》2019-04-26:若知四海皆兄弟:印度加尔各答号是称职的区域防空驱逐舰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6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若知四海皆兄弟:印度加尔各答号是称职的区域防空驱逐舰吗?
新浪军事  2019年04月26日


1.png
在4月23日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除了新亮相的我海军055型导弹驱逐舰和094A型战略核潜艇,吸引观众眼球的还有一款造型相对奇特的外军舰艇,这便是隶属于印度海军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加尔各答”号。作为两国现役主力驱逐舰,有中国军事评论员曾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它与我052D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如果将052D比喻成“智能手机”,那么加尔各答级就只能算是一个“大哥大”。那么加尔各答级驱逐舰的战力到底如何,它在设计上又有哪些问题?本期《出鞘》就来谈印度加尔各答级驱逐舰。



2.png
作为一款设计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舰艇,加尔各答级的外形还是具有一定科幻色彩的。它在舰体上层建筑外形上采用了流线型隐身设计,舰体明显外飘,上层建筑呈倒V字形,外壁也采用了倾斜面设计,边角又采用了圆弧过渡,使得敌方雷达所能接收到的回波强度大为减弱。原本按照印度人的设想,加尔各答级会成为亚洲先进驱逐舰的代表作之一,但却由于种种原因使该舰后来要比原设计逊色了不少。



3.png
比如作为“神盾舰”,印度海军尤其罕有地在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上,将相控阵雷达布置在了桅杆顶端,做法堪称清奇。因为现有的各国海军“神盾舰”基本都是仿照美国海军“宙斯盾”系统的经典布局,包括中国海军的052C/D在内,都将相控阵雷达天线分别装备在舰桥四角,并各自负责90度的搜索范围,以达成对360度范围的全面探测。这种布局与现有相控阵雷达的体积和重量有关,比如阿利·伯克级上的雷达天线就重达4吨,考虑到全舰的稳定性,相控阵雷达的布置位置就不宜过高。



4.png
这种布局方式有一问题,那就是雷达位置相对较低,受制于地球曲率的影响,雷达探测距离受到了一定限制,对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反制能力下降。不过之后随着相控阵雷达小型化技术的发展,一大批小型化高性能的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出现,使将雷达的布置位置提高成为可能。印度在建造加尔各答级驱逐舰时,由于装备的以色列EL/M-2248 MF-STAR有源相控阵雷达相当轻巧,便采用了这种布局。因此仅就作为防空舰灵魂的相控阵雷达布局而言,加尔各答级的相控阵雷达设计并没有那么奇葩。



5.png
EL/M-2248 MF-STAR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号称是世界上最轻巧的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之一,其架构与“宙斯盾”系统类似,同样由4块固态天线面组成,每个阵面仅有1.5吨重,系统全重约7吨,其波束则可覆盖到高低角-20度~85度的范围,能够锁定250公里距离上类似战斗机的高空目标,对掠海反舰导弹类目标的探测距离则不小于25公里。该雷达分辨率和杂波抑制能力据说都要略高于“宙斯盾”系统,可同时跟踪近300个目标,引导8至12枚“巴拉克-8”舰空导弹升空拦截。



6.png
除了相控阵雷达之外,加尔各答级在设计上还有些怪异的地方在于,其一体化桅杆采用了颇为难看的非常规六角形设计。其实印度海军在设计加尔各答级初期,只是希望小幅度提升其隐身能力,并没有考虑一体化桅杆。之后由于进度缓慢,印度海军造船厂开始尝试学习英国45型导弹驱逐舰那样的一体化桅杆,但加尔各答级的问题在于,其一体化桅杆的下半部分因为舰上电子设备交付时间的原因并没有被完全利用,加之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到设置冗余空间,导致最后仍然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被安装在隐身桅杆外部。



7.png
在一体化桅杆的后方,加尔各答级驱逐舰还装备有一架欧洲泰勒斯公司研制的LW-08型D波段对空警戒雷达,最大搜索距离达300公里,(因为主桅杆上的相控阵雷达已经采用S波段,长程对空雷达选用波长更长的D波段比较有互补性)。而在一体化桅杆前方,加尔各答级还安装有一架对海的3TS-25E反舰导弹搜索/火控雷达,该雷达应该和“音乐台”一样,是利用大气波导条件实现超视距探测的。据俄方资料,主动模式下的该雷达,在正常条件下对水面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5到45公里左右,在大气波导条件下对反射面积为1000平米的舰艇目标的探测距离则达250公里;而在被动模式下,探测距离为50到500公里。



8.png
在防空导弹方面,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上装备的是由以色列和印度联合研制的“巴拉克-8”舰空导弹。“巴拉克-8”舰空导弹是世界上最袖珍的舰载区域防空导弹之一,其弹体长仅有4.5m,直径0.25m,却号称拥有80公里的射程,增程型更是号称有100公里的射程。“巴拉克-8”以袖珍的体积却能取得长射程的原因,在于其采用了双脉冲发动机,并且最大飞行速度仅有2马赫。这种做法虽然导致“巴拉克-8”仅能在远距离上拦截不做大幅度机动的目标,比起亚洲其他国家“神盾舰”上的舰空导弹要逊色不少,但用来对付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邻国也基本足够了。



9.png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加尔各答级驱逐舰舰空导弹的选择上,最初相中的是法国的“紫菀”舰空导弹(此次新加坡海军来华受阅的可畏级多功能隐身护卫舰“坚强”号便装备有这一款舰空导弹),但因法国当时开价太高而作罢。后来以色列趁机抓住机会邀请印度一起研制“巴拉克-8”舰空导弹,并说服后者将其装备于加尔各答级。虽然期间由于“巴拉克-8”研制进度缓慢,印度海军曾经差点转向俄罗斯9M317M3“施基利”舰空导弹系统,但后来还是全部采用了“巴拉克-8”舰空导弹。



10.png
而在舰载武器方面,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采用了俄印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和16单元UVLM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对海打击能力相当强悍。“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的射程为290公里,最高速度达2.8马赫,大约是美国亚音速战斧式巡航导弹的三倍,这也使得“布拉莫斯”成为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反舰巡航导弹。不过作为一款承担航母护航任务的驱逐舰来说,本应以防空作战作为主责的加尔各答级,却搭载了威力如此巨大的反舰导弹,这其实是在印度航母舰载机实力不够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11.png
加尔各答级上垂直发射系统的布置方式,这里还得再提一句。在之前的《出鞘》分析日本海自秋月级驱逐舰时,文章中曾提到高波级相比于村雨级的一大改进在于,前者取消了MK-48垂直发射装置,并将MK-41垂直发射装置设置为可兼容反潜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模式,使得舰艇弹药兼容能力和多用途性大大提高。目前包括我军052D在内,各类主流垂直发射系统基本都可以支持不同大小、用途的导弹混装,并且同时支持冷发射和热发射。印度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采用两种垂发系统的配置,显然让通用型降低了不少。



12.png
不过这一问题似乎将在加尔各答级的次型舰维沙卡帕特南级上得到解决,据悉该舰将像我军052D一样,把“布拉莫斯”反舰导弹、“无畏”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和“巴拉克-8”舰空导弹都整合到一种通用垂直发射模块中去。此外该舰还解决了部分加尔各答级在舰体隐身设计上问题,比如在舰桥前部增加了两条折线,而不是像加尔各答级那样是一个垂直于舰体的平面。此外维沙卡帕特南级还采用了平甲板设计和雷达透明甲板配件设计,并增加了降噪设备和红外信号遮蔽装置,隐身能力估计会较加尔各答级有不小进步。



13.png
而在近防武器方面,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只有4门老式的AK-630近防炮,比中国海军052D驱逐舰上最高射速达4200发的730近防炮要落后不少。况且中国海军目前最新的052D驱逐舰已经开始换装了每分钟射速达1万发的1130近防炮,两者差距十分明显。此外,052D还在舰体后部安置有24联装红旗10近程导弹发射装置,而加尔各答级却没有配备此类装备。



14.png
在电子战方面,加尔各答级普遍采用了以色列制电子战系统,包括Deseaver MK-II电子反制系统与防卫强化套件,以及MBAT/RAN-1020多波束干扰系统,取代了原本德里级的TQN-2。此外在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上的电子战武器还有Ellora MK-1电子支援系统和Kavach诱饵发射器等。



15.png
在舰炮方面,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原本计划采用的是俄罗斯A-190E型100毫米舰炮,不过后来在实际建造过程中换装为意大利奥托76毫米舰炮。A-190E炮射速达80发/分,最大射程有20公里,而且还采用了多棱面炮塔,隐身效果相当不错。印度海军换成意大利舰炮的原因在于,100毫米炮相对于130毫米炮,其对海和对陆火力不足且射程不够,而相对于76毫米炮,对空射速和精度又不够,所以包括中国海军在内的世界各国舰艇基本都在用76毫米炮和130毫米炮取代100毫米炮。值得一提的是,在装备奥托76舰炮后,加尔各答级也是世界上主炮口径最小的驱逐舰之一。



16.png
由于反潜作战并不是主要任务,所以加尔各答级基本沿用了前型舰德里级的相关装备。比如远距离反潜任务,就由舰上的2架“海王”反潜直升机或印度国产DHRUV轻型反潜直升机承担;而近距离反潜任务则由舰体中部的4管533鱼雷发射管和位于舰首垂直发射系统后方的2座12管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负责。此外为了配合反潜武器使用,加尔各答级还装备有印度自研的“马里奇”反鱼雷诱饵系统等设备。



17.png
在动力系统方面,印度海军最初希望在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上安装美国当时最新的LM2500G4型燃气轮机,结果印度进行核试验后被美国制裁,这一引进美制燃气轮机的计划也被取消。无奈之下的印度海军只好继续沿用德里级的燃气动力系统,继续采用乌克兰的2台M-36E燃气涡轮机组和2台KVM-18柴油机。这套动力系统可说是相当复杂,每台M-36E燃气涡轮机组由2台DT-59燃气轮机与可反转齿轮组构成,分置于两个独立机舱中,并通过2套RG-54传动齿轮箱来带动双轴推进器。这种动力设计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提高加尔各答级的战时抗损能力,不过由此带来的双烟囱布局却对军舰的隐身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



18.png
总的来说,虽然与中国海军052D驱逐舰、日本海自爱宕级和韩国海军世宗大王级等亚洲其他“神盾舰”相比,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在区域防空能力上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在设计上暴露出不少设备搭配不合理的情况,但就此论断其战力过弱却有些不合理。毕竟对于一个造船经验不足、武器研发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印度海军能在本世纪初搞出这么一款驱逐舰还是有值得称赞之处。况且印度海军目前已经在推进其改进项目——维沙卡帕特南级驱逐舰,我海军竞逐印度洋显然不能过于忽视印度“神盾舰”的相关战力,恐怕这也是印度海军此次派舰来华的用意。那么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图片来自于中国军视网和浩汉防务,特此鸣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4 04:06 PM , Processed in 0.0716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