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海军成立70年之日,细数那些刻进历史的画面2019-04-23 姜鸣 大家近代军事史学者,著有《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续编》《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等书。
导读相比十年前的海军成立六十周年海上阅兵,中国海军实力有了巨大提升。
4月23日,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七十周年,今天下午,中国海军在青岛及其附近海空域举行盛大的海上阅兵。 由新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核动力攻击潜艇和常规潜艇组成的潜艇群,由当下最先进的055导弹驱逐舰“南昌”舰领衔,包括052D、052C组成的驱逐舰群,以及护卫舰群、登陆舰群、辅助舰群,在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声中,依次以单纵队,整齐通过检阅舰117“西宁”导弹驱逐舰左舷,接受检阅。最后面,“辽宁”号航空母舰以其庞大伟岸的身躯,劈波斩浪,将海上阅兵活动推向高潮。 空中,39架受阅战机,编为舰载直升机梯队、歼击机梯队、侦察机梯队、预警机梯队、反潜巡逻机梯队、轰炸机梯队、舰载战斗机梯队,与受阅舰艇相配合,以一组组箭形编队执行海上分列式,轰鸣掠过。
055导弹驱逐舰“南昌”舰 相比十年前的海军成立六十周年海上阅兵,中国海军实力有了巨大提升。海基核力量构成我国核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航母为代表的战略威慑力量,成为大国重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基石,也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种常规水面和水下打击力量,有力地捍卫着万里海疆,捍卫着中国人在海外日益发展的权益、投资和生命安全。中国,正朝着建设强大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海军目标扎实前进。 http://mat1.gtimg.com/joke/shany ... repeat_x3.png") left top repeat-x;">白马庙会议和海军建军以4月23日作为海军成立的纪念日,源于1949年4月23日张爱萍将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渡江战役指挥部召集的一个简短会议。 1946年,内战初起,时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的张爱萍因车祸转往苏联和大连治疗,1949年返回部队时,已是渡江战役的前夕了。3月下旬,陈毅找他谈话, 传达中央政治局年初在西柏坡的会议,决定筹组空军和海军的要求,三野决定创建华东区海军,并要他承担起领导和组织的责任。 张爱萍回忆说: 听了陈毅同志的传达,我感到非常兴奋,又感到压力很大。然而,要我来组建海军,我毫无思想准备。海军是技术性很强、具有陆海空诸兵种特点的现代化军种,组建这样一个军种一时还感到无从下手。白手起家,难度很大。 1949年春天,是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凯歌行进的日子。 4月20日深夜,南京政府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当日午夜起,第二、第三野战军全线发起渡江战役。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3日,南京解放。 就在当日下午,张爱萍召集会议,筹备组建华东军区海军。到会者包括28军84师参谋长李进,三野部采购科长张渭清,三野司令部作战参谋黄胜天,管理员温礼芝等四个干部,以及他们的警卫、司机、炊事员等八名战士。张爱萍传达首长指示,决定立即行动,一切从速从快;首先成立临时党委,部队边打边建;要尽可能吸收起义、投诚的国民党海军人员参加工作。 同日下午3时半,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领30艘军舰,在南京附近芭斗山江面起义。这些军舰,后来成为华东海军的最初构成。显然张爱萍急迫地要在这天开会,当与准备接受第二舰队起义有着直接关系。 当晚,张爱萍乘木船渡江,来到已经解放的江阴。次日,粟裕以三野前委名义致电渡江战役总前委和中央军委:“海军接管及训练机构,拟定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区海军司令部’。以张爱萍为司令兼政委。”27日,三野前委再次致电军委和总前委,询问对24日请示的批复。
三野前委4月24日给总前委和中央军委的请示电报
三野前委4月27日《请即批示海军司令的建议》 4月28日,张爱萍在原国民党军江阴要塞司令部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华东区海军正式成立。5月4日,中央复电三野前委并转告总前委,批准请示。5月8日,华东军区下达命令: 奉中央军委电令:为适应形势发展,决定成立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其司令部、政治部各设一办公厅。并任命张爱萍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华东军区对张爱萍的任命 5月1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于5月1日成立。 新中国人民海军由此起航。
1949年5月12日南京《新华日报》第一版刊登华东军区海军成立的消息 历史总是在连续的时间过程中推进。最新研究表明,是三野和华东军区主要将领根据中央决议精神和解放战争形势,先行创建了华东区海军,后经军委批准成立,反映了前线指挥员果敢担当的优秀品格和中央军委对前线指挥员的充分尊重。 在瞬息万变的战争环境下,三野前委不失时机地做出符合军委战略意图的决定,成立新的军种人民海军,得到批准后进一步完善了海军的各项组建工作,使人民海军得以顺理成章地接受国民党海军的起义人员和舰艇装备,为不久即将进行的解放沿海地区各岛屿作战奠定了基础(参见高晓星:《四封电报见证人民海军的创立》,《南京党史》,2019年第1期)。华东军区海军,就是后来的东海舰队。 上图:1949年8月28日上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国民党海军起义人员。前排左起:黄胜天、徐时辅(原国民党海军司令部办公室代主任)、张爱萍、毛泽东、曾国晟(原国民党海军司令部第六署署长)、林遵(原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 198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批复海军,同意以1949年4月23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成立日期。
中央军委对海军成立日期的批复 由此,江苏省泰州市白马庙镇成为人民海军的诞生地。 前几天,我专程来到泰州白马庙,来到三野前委所在的那座二层小楼。楼下是粟裕、张震、张爱萍的办公室兼宿舍,楼上是会议室。一切是那么的简朴,中国人民海军就是从这里启航,开始了70年的风雨征程,走向今天的灿烂辉煌。
泰州白马庙三野前委旧址,人民海军诞生地 http://mat1.gtimg.com/joke/shany ... repeat_x3.png") left top repeat-x;">055,101,“南昌”舰今天海上阅兵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首次亮相的055导弹驱逐舰 “南昌”舰,舷号101。它在驱逐舰群中以领队的姿态前行,迎接着全国人民的掌声和欢呼。 “南昌”舰,这是个光荣的名字。因为南昌是“八一”起义的发生地,是解放军的诞生地,也因为华东海军初创时的旗舰,就叫“南昌”舰。
第一代“南昌”舰 第一代“南昌”舰,原为日本海军驻华舰队“桥立”级河用炮舰“宇治号”,排水量1350吨。日本投降后为国民党海军接收,改名“长治”舰,1949年9月19日在长江口起义。1950年4月23日华东海军成立一周年之际,该舰被命名为“南昌”舰。1953年2月24日上午,毛泽东主席在南京下关视察“南昌”舰,应舰长曾泉生的请求,为官兵写下著名题词: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1953年2月24日,毛泽东与第一代“南昌”舰官兵合影
毛泽东为“南昌”舰题词 人民海军成立之后,1953年6月4日与苏联签订《关于海军交货和关于在建造军舰方面给予中国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其中包括从苏联购买4艘二手驱逐舰。1954年10月26日,苏联将“列什切里內依”号驱逐舰在青岛移舰交给中国海军,中方命名为“鞍山”舰,这就是后来构成北海舰队主力的“四大金刚”首舰,排水量1855吨,舷号101。目前 “鞍山”舰陈列于青岛海军博物馆,是人民海军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物。
“鞍山”舰,舷号101
中苏海军舰艇交接仪式上,海军参谋长周希汉在文件上签字 1959年,中国开始研制第一代051国产导弹驱逐舰,1971年首制舰交付使用。1979年12月底,051D导弹驱逐舰163舰下水,排水量3250吨,1982年交付南海舰队使用。2004年调入北海舰队,2016年9月8日退役。这是第二代用“南昌”命名的战舰。
第二代“南昌”,舷号163 055导弹驱逐舰见证着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在向南太平洋发射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实验过程中,考虑到火箭发射数据和远洋观测,必须出动海上测量船、护航舰艇和后勤补给船只。1968年2月,六机部第七研究院根据海军党委给聂荣臻并中央军委《关于建造远洋护航舰船的建议》,向有关所下达开展大型火炮导弹驱逐舰战术技术和方案论证任务,确定设计型号为055。 1970年6月,周恩来总理对大型驱逐舰研制任务作出批示: 同意。大型导弹驱逐舰(055)的作战任务,如只在近海,可以对海对空为主,兼顾反潜。如有出洋任务,似拟在反潜的武器配套上再多加考虑,妥否请酌。 经过多年论证,1976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研制055大型驱逐舰。但终因国家经济实力、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及组织管理,尚不具备研制大型驱逐舰的能力,这个项目有始无终。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最近二十年来,中国整体国力日益增强,中国造船工业的水平稳步上升,军工人为提升新型战舰技术水平呕心沥血。海军装备的导弹驱逐舰从052B、052C到052D,逐步实现了燃气轮机国产化,掌握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各种舰载导弹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以055为型号的万吨大驱终于从江南长兴驶向蔚蓝色的大海。这型驱逐舰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先后突破了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关键技术,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强大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
新“南昌”舰和第一代“南昌”舰对比(顾伟欣绘图)
新“南昌”舰和第二代“南昌”舰对比(顾伟欣绘图)
两代101舰对比(顾伟欣绘图) 这实在是一个传奇。延续着两代“南昌”舰英名和101舰传统,传承着三大舰队血脉,代表着中国国防军工研究和建造的最新水平,展示出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新型大型驱逐驱首舰行驶在万顷碧波之上,继往开来,向前辈致敬。大概没有一艘军舰拥有这样的光辉和荣耀。新“南昌”舰的排水量,是一代“南昌”舰的十倍,二代“南昌”舰的四倍,它所拥有的作战能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http://mat1.gtimg.com/joke/shany ... repeat_x3.png") left top repeat-x;">建设强大海军是无数志士仁人的梦想和期望回到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已经做好了渡江战役的一切准备。拂晓,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护卫舰无视解放军公告外国舰船撤离长江的期限,以为停泊在南京江面的“伴侣”号换防为名,强行闯入解放军前线预定渡江江段,遭到我军射击,双方展开炮战。不久,“紫石英”负伤搁浅。当日下午至21日,解放军炮兵又将先后赶来增援的英军“伴侣”号驱逐舰、“伦敦”号重巡洋舰、“黑天鹅”号护卫舰击退。中国军队在鸦片战争之后,第一次在长江上与英舰展开战斗。 这是人民海军成立前夜爆发的炮战,是陆军炮兵与海军之间的相互射击,显示出建立海军的紧迫性,同时也宣告了外国军舰随意驶入中国内河历史的终结。 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就感受到来自海上的威胁,提出了“海防”和建设三洋海军的目标。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学校,是马尾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最早公费派遣的成年留学生,是前往英法两国学习海军和造船技术。最早的国营企业,是建造军舰的江南制造局和福建船政。以从德、英购买的新型铁甲舰“定远”“镇远”等为主力,北洋海军于1888年成军。 那时,中国人为建设海军走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留下的却是失败和痛苦的记忆,直至人民海军的建立,才有了真正的国防和海防。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一个半世纪以来无数志士仁人的梦想和期望。 当下,中国海军正由近海防御向近海防御与远洋护卫相结合的转型。在艰苦中创业,在战斗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朝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开启了向海图强的新篇章。几乎所有关心中国海军的人都在惊叹,这些年来,海军发展太快了! 今天是中国人民海军建军七十周年的日子。我想起当年建设北洋海军第一个大型基地旅顺口时,工程负责人袁宝龄为黄金山炮台写下的一幅对联: 大海澜回忆从前,唐战辽征往昔英雄垂信史 高山天作愿此后,镐京丰水中兴日月丽神州 这个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努力去实现。
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这是中国某新型核潜艇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