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第169期:出狱后,重刑犯成了殡葬师
凤凰图片 2019-04-04
金子(左)和范三(右)都是辽宁抚顺人,也是曾经的发小,如今都在沈阳从事殡葬行业。此前,他们都是高墙里的重刑犯。在八九十年代的抚顺,范三是黑道上的大哥,名声在外。范三全身有多处文身,背上文的是一条下山虎。他说,饿虎下山是最威猛的时候,他最喜欢。范三曾先后五次入狱,服刑共23年。金子则因多起盗窃罪服刑17年。出狱之后,他们和所有重刑刑释人员一样,都要重新回归社会生活。谋生,成了难题。Kuangshi Xie/摄
2002年,35岁的金子因多起盗窃罪被判入狱21年,当时被抓的时候,金子没有告诉家人,“父亲身体不好,怕他承受不了”。在监狱里的17年,金子和家庭失去了联系,以至于此后整个家庭的变故在他脑海里成了一片空白。2019年1月25日,减刑四年之后,金子终于刑满释放。他走出监舍,坐上了从凌源回沈阳的火车,再连夜倒大巴车回到他记忆中的抚顺老家。
到了村子,他傻眼了,全都变了,原来他家房子的地方变成了马路,周边的公司和工厂以前也没有。眼前的场景,他只认得这棵最大的树,“小时候还没这么大”。当天晚上,金子找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通过户口档案联系到他同母异父的姐姐。他才得知父母亲已经双双离世,房子被不识字的父亲在生前卖给了村联社,后来此处动迁,一切变得面目全非。
金子1968年出生在抚顺矿区周边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家里特别贫穷,父亲最早的时候在矿区的工厂生产队工作,后来生产队黄了,父亲只能帮周遭的一些企业打更,收入低下。父亲身体不好,患有脑血栓,此后父母两人离异,金子跟着父亲生活,饥一顿饱一顿,经常吃不上饭。早年的家庭变故,让金子在青少年时期就染上了很多坏习惯。抚顺是一个煤炭城市,有着号称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西露天矿,这里养活了大批的工人和家庭。但金子家里条件差,进不了矿里和大厂工作。初一没读完,金子走向社会,为了生活,他只能偷一些矿区里的铜铁和机械等物品。从16岁开始,金子以各种大大小小的盗窃为生,并以此获得非法的经济利益,也因此走向了犯罪的不归路。
在进监狱前,金子也有过一段“辉煌时期”。1997年,他留着时髦的发型,去了北京、上海等地玩耍,还在广州买了7000多元的大哥大。年轻时候不懂事,懂事之后已经不年轻。金子进监狱时35岁,出来已经52岁。看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金子说变化太大了,以前的很多工厂没了,都成高楼大厦了。以前用的是大哥大和BB机,现在都是智能手机了。“智能手机我一下子还玩不转,微信也是刚刚学会用。”“高墙内的世界,不管是劳动、吃饭还是睡觉,都有人看着,而且就那么大的地方,很憋屈。外面的世界是自由的,想吃什么吃什么,想走哪就走哪。”金子不停感叹,自由真好。
回归社会,金子期待能够重新生活。对于原来的房子,金子声称他和父亲有共同居住权,现在他人回来了,房子没了,他这一部分权利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目前,金子正在和村委会商讨解决方案。
一无所有的金子简单办理了身份证之后,在曾经的狱友介绍下,到一家殡葬店上班。这一行,金子此前没有接触过,他甚至连自己父母的具体去世时间也不知道,也很后悔没能够给父母送终。
3月的沈阳,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天气寒冷。金子坐在小床上守店,店里摆放着木棺、骨灰盒、寿衣和一些祭灵用品。目前,中国首家重刑刑释人员创业项目有三家殡葬店,取名“妈妈送你去天国”。每家门店由一名社会企业家投资经营,吸纳重刑刑释人员再就业。金子所在的门店有五六位重刑刑释人员在此工作,金子是工作时间最短的新人。
店里摆放的祭灵用品。金子在2002年被抓进监狱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罪大恶极,会被判死刑,根本就没想着自己还有机会出来。“既然老天给了我这条命,那我就还得珍惜,好好活着。”
尽管殡葬是大家比较避讳的话题,但这个行业的竞争却是相当激烈。沈阳某医院的急诊室,金子正在观望着病人的情况,如果患者死亡,需要殡葬服务,他们需要第一时间递上名片。而围绕在患者身边的除了家属之外,还有十来个像金子这样的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