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就在王俊工作的公司入了职,岗位是业务员,经过短期培训后正式上岗。经理发给我几张印满某楼盘的房主信息表单,让我拨通每一个手机号,推销公司装修。
那半个月,我平均每天都要打500个电话,可效果微小,竟没有一位客户愿意合作,只有寥寥几位愿意到公司看一看,之后也都没有后续了。反观王俊,虽然他每日都不在公司,但成单量始终是公司第一,我入职后不久,王俊就签下了几个20余万的单子。
那晚回到住处,我话里有话地对他说:“我明天不去了,你替我辞职吧。起早贪黑半个月了,我一个单子都接不到。你不是要带我挣大钱嘛,就是这样?”
王俊见我生气了,嘻嘻笑了出来:“我肯定是说到做到。但如果不体会一下基本的工作,高端的操作你是驾驭不了的。”
王俊没有食言,一周后,还真带我做成了一笔全款30万元的装修大单,其中我提成就有3万。而王俊的拉单方式至今都让我咋舌。
他给我了一份从房产局买来的名单,上面的人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领导,住宅也全是高档小区。这样的消息,每条能卖到30元,而那次王俊一次性就给了我500条。
后来我和王俊一起开公司后,才了解到这些客户信息的来源——除了房产局,公司还会去各楼盘销售中心乃至房屋中介购买客户名单。而且这种合作并非是单向的,有时他们里面的工作人员也会主动找到装修公司进行合作,这是他们收入中占比很大的灰色收入。
王俊像侦探一样,在互联网的角落中搜寻着这些人的各种喜好。因为这些人目标庞大,王俊撒出去的网从来没有脱网过。
在王俊的布置下,我换上高档西装,将头发打理得一丝不乱,摇身一变成为了资深的家装策划师,主打新中式、北欧等装修风格。接着,王俊又花1300元给我租了一辆120万的路虎揽胜,要我去一家4S店,以看车的名义找到那个店的总经理——他拥有一套价值200万房产。
走进店内,我选了一辆50万的汽车和导购攀谈,还要在举手投足间表示出50万是小数目,而且随时可以交钱。等真到交钱的时候,王俊会打电话给我,我便顺势以急事为由,推辞繁琐的提车手续,约定改日再提,并提出见总经理,再三强调要把那辆车留给我,最后附上我的名片——高级设计师XXX。
这位个子不高的张姓总经理当即问我:装修一套23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多少钱?
我随口报了一个王俊告诉我的价格,并称自己主要做工装设计,很少设计家装。接着随即走出4S店,坐上早已准备好的路虎。
两天后我又去了一趟4S店,称想买一辆再贵一点的车,这次是总经理陪我看车。期间他不停地问我关于装修的问题:“230平的房子要装多久?露台上盖个阳光房得多少钱,属不属于违规建筑?榻榻米用好一点的木材多少钱一平?……”
我都有条不紊地回答了——不懂装修的人问的基本都是那几条,王俊早早就让我熟悉了。
等再要付款提车时,同样是王俊打来电话,我随即谎称有事离开。
当晚,张经理就主动拨打了我的电话,提出要见面。我们在一个咖啡厅会面时,他独自来的,我则带了“助理”王俊,王俊替我挡下了他的所有问题。这时张经理已经产生了“区区一位助理都有这种能力”的错觉,再加上我之前表现出的“阔绰”,他完全相信了我。
第二次见面仍在这家咖啡厅,他带上了太太和孩子。在这3个小时的交谈中,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沉默地喝着咖啡,具体装修细节则均由王俊敲定。只是在开始时我提出由于要保持“设计灵魂”,拒绝“大包小包”,要“软硬全包”——实际上家装中最赚钱的就是软装了。
不到5天时间,我们就签完了合同,这期间,我甚至还和张经理成了朋友,他拍着我的肩膀殷切地说:“来我这买车,给你打8折!”
可事实上,等两个月后装修结束,我也再也没去过那家4S店。这期间我只到装修现场了两次。第一次张经理在现场,他热情地和我探讨起厨房的布局,我怕说错话,只是点头。第二次是恰巧在楼下碰到了正准备离开的张太太,她高兴地表示很满意。
后来的3个月,我在王俊的“布置”下挣了9万。我开始不满足于这样的进度、想要继续扩展“高端客户”的时候,王俊却带我来到了开发区的一片回迁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