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7|回复: 0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纪念胡适逝世57周年(附珍贵影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4 09: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纪念胡适逝世57周年(附珍贵影像)

2019年02月24日 12:45:20
来源:凤凰 国学/ 學人Scholar

纪念胡适先生逝世57周年

学人君按:今天是胡适逝世57周年(1891.12.17-1962.2.24)。学人君搜集了胡适先生去世后相关的史料,并分享搜集的相关胡适的藏书,以供缅怀。

a633.jpg

胡适先生致词


1962年2月24日下午,在“中央研究院”第五届院士的欢迎酒会上,胡适致词。在致词结束后(下午6点半许),胡适“忽然面色苍白,身子晃了一晃,仰面向后倒下,后脑先碰到桌沿,再掉到了磨石子的地上”,再也没有醒来。

a632.jpg

胡适抢救画面


胡适去世的当天晚上,即组成治丧委员会,陈诚为主任委员;张群、王云五、朱家骅、蒋梦麟、王世杰、黄季陆为副主任委员;于右任、蒋经国等为委员,共103人。

a631.jpg

胡适先生灵堂


胡适先生的灵堂设在台北市极乐殡仪馆,遗体安放在冷杉木特制的灵柩里,身着蓝色长袍,黑色马褂,脚穿布鞋。遗体上覆盖着北京大学校旗。

a630.jpg

蒋介石亲往祭吊,并亲书挽联一副,辞曰:

适之先生千古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a629.jpg

蒋介石前往祭奠




3月2日,陈诚率治丧委员会全体委员举行公祭,参加公祭的有75个单位;此外,有各界名流、军人、学生、平民、家庭妇女及驻台外交人士等前往致祭,瞻仰遗容,与胡适博士告别,总计达38000余人。

a628.jpg

陈诚率全体治丧委员会公祭

a627.jpg

移灵

a626.jpg

胡适之先生的灵位

下午2时大殓。3时启灵出殡。从台北市到南港的马路两旁自动来送殡者多不胜计。灵车开至松山以后,沿途居民家家燃香,户户路祭,直到南港,一路鞭炮声不断。据目击的记者估计,自胡适逝世到出殡,前往祭吊和路祭送殡的市民,总计达10余万人。

a625.jpg

出殡时的路祭

a624.jpg

出殡时台北街头的送行场面

a623.jpg

移灵南港暂厝


a622.jpg

10月15日,胡适安葬于台北南港旧庄墓园。

a621.jpg


墓碑上刻着:

这是胡适先生(民前二十一——民国五十一年)的墓。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

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迁,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a620.jpg

附:学人君关于胡适的部分藏书

a619.jpg

图按:1938年9月17日,南京宣布胡适为驻美大使,时年胡适47岁。同年10月31日,胡适在赠陈光甫的小照上,题诗一首:

偶有几茎白发,

心情微近中年。

做了过河卒子,

只能拼命向前。


a618.jpg
a617.jpg

徽墨纪念品:1.努力做徽骆驼;2.蒋中正挽联;3.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图按:1953年1月10日,旅台绩溪同乡会在台北市泉州街铁路饭店举行茶会,欢迎胡适回台讲学,并祝贺其62岁生日。席间,乡亲恳请胡适题字以为纪念,胡适下笔前以徽州话自言自语:“写些什么好呢?”引起哄堂欢笑。略思片刻,胡适即兴题写了“努力做徽骆驼”六个大字,和绩溪乡亲共勉,并殷切叮咛到会同乡“要坚守徽骆驼、绩溪牛勤劳坚忍的本色”。

a616.jpg

胡适题写“努力做徽骆驼”墨宝时的情景


1959年3月16日,胡适在《自由中国》第20卷第6期发表《容忍与自由》一文,他在文中曾写道:

我们谈到英国史学大师阿克顿(Lord 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写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tolerance)比自由更重要。”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a615.jpg

徽墨纪念品:胡适遗像、兰花草(兰花草是胡适生前最为喜爱的植物)

a614.jpg

胡适日记全集

a613.jpg

a612.jpg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a611.jpg

胡适文集及相关纪念明信片


a610.jpg
a634.jpg


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

a609.jpg

胡适纪念茶杯:遥知天上桂华孤,为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a608.jpg

胡适纪念笔筒、铅笔: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图按: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桂源铺》。1961年7月5日,因文字狱身陷囹圄的雷震在狱中度过了他的六十五岁生日。胡适特题写此诗相赠,用日夜喧腾的溪水隐喻不可阻挡的世界新潮。

来源:微信公众号“學人Schol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7 05:40 PM , Processed in 0.0469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