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下水怎么了?我就喜欢骚
原创: 老艺术家 九行 2019-02-22
如果人类要对世界上的美食来个“性感指数”评比,外国人可能会选择生牛肉或者海鲜刺身,但中国人肯定选“下水”——实打实的让人产生强烈“生理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吞口水、翻白眼、捂嘴捂鼻子、呕吐等)的性感尤物。
下水,注意,不是叫你下水畅泳。在老艺术家这里,下水是一种美味食材,顾名思义——因为体积较小,一下到沸水里面去就可以起锅吃了。
广义上,它是指禽类的内脏,通俗点,就是“鸡鸭鹅、猪牛羊の心肝脾肺肾肠肚”。虽然在很多西方国家,下水是被作为厨余垃圾扔掉,但是这货在我们大中国,却是被捧上了天。
穷 人 才 吃 下 水 ? NO
关于人类吃下水的历史,吃货界的误解一直很多。 呼声最高的一个说法是:外国人不吃甚至鄙视吃下水的人,比如,中国人。 那么,闻名世界的“法国鹅肝”是怎么回事?(难道法国人也鄙视他自己?) ▲法国名菜:煎鹅肝。
已经有无数“死忠粉”写过文章帮下水洗白:“西方国家一开始是吃内脏的,后来不吃是因为食品工业化之后,生产加工内脏的成本比肉类要高,内脏才开始少吃。”用人话说就是——下水生产成本太高,没钱吃不起。
第二个误解是:只有穷人才吃下水。 有这样看法的人,老艺术家断定他肯定没好好研究过历史。就拿我们中国来说,在古代,吃得起下水的,都是达官贵人。 “通花软牛肠”就是一道用下水做的菜,它经常会出现在唐朝官员庆祝自己升迁的烧尾宴上。
牛直肠是这道菜的关键。嫩牛肉调味后用上火煮至烂熟,灌入洗净的新鲜牛肠,用细绳把肠口扎紧,再放进沸水里面煮,加入香料。等牛肠入味后,压扁放凉,用刀切成斜片装盘,浇上酱油蒜汁,撒上些许青椒丝,大功告成。
清朝御膳房的菜谱还收藏了一道用羊下水做的菜:烧羊肉烧羊肝攒盘。将汆好的羊肝和羊腿肉放进油锅里爆香,再加入口蘑、木耳还有胡萝卜,酱油料酒调味,用水淀粉勾芡,最后上盘。作为下水的羊肝被端上了乾隆的宴席后,身价暴涨。 而北京的名小吃“灌肠”,最初也是作为御品进献给慈禧太后的。往洗净的猪大肠里灌进肉碎,切片后用从猪大肠里炼出来的猪油来炸——这样的灌肠有一种特殊的“猪味道”,但慈禧太后就好这一口。 ▲北京名小吃:灌肠。
瞧,在穷人吃不起的宫廷菜里面,就经常出现“下水”这种食材。而且,下水真正在民间普遍流传,成为中华民族日常小吃的“宏愿”,则是在最近几十年才实现的。所以,老艺术家拜托大家奔走相告,坚决抵制“下水=穷”这个谬论。
对 于 下 水 中 国 人 有 着 最 崇 高 的 敬 意
想把下水做得好吃,关键一步:除味。 一股难以言喻的“骚味”是下水不受人待见的硬伤,除去异味是每个厨师征服这道美味的第一道关卡。 怀着对下水的最深敬意,中国厨子排除万难“以身试臭”,终于摸索出一套有针对性的“下水清洗操作手册”。老艺术家以猪下水为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套操作系统。 猪肠、猪肚 对于肠、肚这些柔韧度强的部位,不断地大力抓洗、反复冲水才是王道。清洗的同时,加上盐、醋、生粉和白酒,去除异味之余还能丰富口感。
猪心、猪肝、猪腰
清洗这三者,谨记八字真言:反复浸泡,因材施法。 猪肝要加点盐,利用盐水的渗透作用将毒性物质带走;猪心要用上手,不停挤压,将污血排出;猪腰得动刀子,去掉表层薄膜再剖开,剔去里面的筋,口感会更好。 猪脑花 像脑子这种“易碎易爆炸”的,请动用阴柔力。轻轻地在清水中搓洗;轻轻地然后用牙签剔除里面的血丝和薄膜;最后再轻轻地漂洗干净,千万别抓洗。
清理下水,考验着每个厨师的耐心。在繁杂而又充满细节的清洗过程中,每个人必定会对“食材的多样性”有更深刻的理解,而把下水烹饪成绝世佳肴的决心,则变得异常坚定。
吃 下 水 吃 的 就 是 那 股 “ 骚 味 ”
清洗干净后的下水,绝对是料理中的一级食材。它既考验着厨师对于“不能单纯归为肉”的下水的理解力,又需要充分调动个人的想象力和感受力进行创作。
烹饪下水的最高境界,便是让它始终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骚味”,挑逗着每一位“觅骚”食客的心。让他们小心翼翼地在试探的边缘浅尝一口,满怀着对下水那股骚味的“心理准备”,却始终无觅处,一点“骚”的底子都找不到。
爆炒,下水的主场 油锅烧好,倒入新鲜下水进行爆炒,再加上蒜粒,酱油,料酒调味,最后点上一碗白米饭,绝对是人间美味。火爆腰花,爆炒鸡心,酱爆肥肠,一个个都是爆炒界的好家伙。 ▲爆炒羊杂。
高温油炸后的下水改头换面,与最初的形态相差甚远,经姜蒜、酱汁和料酒调味后,口感更加刺激。哈尔滨的一道东北熘腰筋,让《街头美食圣斗士》的大胃王白钟元早早去店里等候,就怕错过这一道每天限量供应的美味下水。
▲熘腰筋。 ▲一口熘腰筋,一口大蒜,韩国大叔根本停不下来。
麻辣,下水最反叛的对抗 麻,让舌头迷失而忘却下水真味;辣,将下水的本味彻底消灭。
▲夫妻肺片。
一道以牛头皮、牛舌、牛心、牛肚为原料的夫妻肺片,能够让每个尝其味的人都沉浸在麻辣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一碗四川红油肥肠面,能够让吃货陈晓卿“以身相许”,在汶川地震中,不畏余震的威力,不顾性命安全,毅然坐下来、淡定品尝。 麻辣火锅是属于下水的世界。 ▲烫牛肚。
毛肚、鸭肠、鹅肠、猪脑花、牛腰花、通通是必点。真正的麻辣火锅爱好者,必须懂得欣赏下水的美味——目不斜视地从一盘猪脑花里夹起一块放进滚烫的火锅里,凝神屏气地等几分钟后,淡定自如地夹起来,不紧不慢地蘸酱吃。 ▲猪脑花。
在麻辣的世界里,下水的天性得到释放。在放飞自我的同时,它还能与过去的自己来个彻底的断离。 烧烤,下水最直白的叫嚣 没有一种食材,能够逃掉烧烤这一“大众烹饪技术”的考验。常见的水果蔬菜、飞禽走兽,统统都能被端上烧烤炉。豆腐、面包片、榴莲、还有下水,这些看似毫不关联的食材,一旦被放在烤炉上,其美食潜力将被无限激发。 别看烤下水一串一串小小的,吃不饱,它分分钟能叫嚣硬菜,让吃货在下水的盛宴中开启全新的美食体验。
▲炭火烤牛舌。 在麻辣火锅里不及脑花出彩的鸡心,一到烧烤炉上就大放异彩。烤至金黄后撒上孜然粉,再配上秘制的酱汁,绝对是宵夜大军的宠儿。
还有不管在东西南北,都大受欢迎的烤鸡胗,爽脆有嚼劲。带着纯正炭烧味道的烤下水,呼唤着每一个酒鬼的心,这时候,再来杯冰镇啤酒,嘶~啊~完美! ▲烤鸡胗。
中华食客对于下水,总是怀着最高的敬意:不管你生前担任过什么“污秽”角色,只要你能“干干净净”地登上烹饪的擂台,就一视同仁。
下 水 ,在 “ 杂 ” 中 见 高 下
吃下水最大的特色,便是“杂”。心肝肺肚肠,全部煮在一起,也称杂碎。一份好的杂碎,各种内脏必定发挥出色。 ▲“食神”点评杂碎面。
最能体现下水深得人心的,便是它以各种形式加入到日常美食中。金陵人吃粉丝,要加上“鸭杂”。这份牵动着每一位南京人的“鸭血粉丝汤”,鸭肠鸭肝鸭血少放一样,金陵游子都能立马哭给你看。
十个广州人里面,至少有八个是以一碗瘦肉粉肠粥和一碟猪肝肠,来开启每一天的生活。剩下那两个人,应该是早起失败——但这绝对不能成为“错过下水”的借口。
▲猪肝肠。
一到晚上,痛失”猪肝粉肠“的他们,会提前去大排档“霸位“,静静等待深夜时分送来的新鲜猪杂。一煲鲜得不能再鲜的自选猪杂粥,再来个干炒牛河,才能弥补自己早上没吃到猪杂的遗憾。
城市的小巷中,往往隐藏着做杂碎的绝世高手。街头巷尾的牛杂档,牛筋牛肺牛蒡牛肚牛骨牛腩在汤锅中翻滚,店家往往拿着一把专门剪牛杂的剪刀,即点即剪即上桌。这时候再挤点海鲜酱、辣酱、番茄酱,简直是人间天堂——而这份小确幸,只在街头有。
南有牛杂,北有羊杂。一到冬天,寒气四溢,北方人的身体发出强烈的食欲信号:好想来一碗羊杂汤!
热气腾腾的羊杂汤一上来,先吃一口杂碎:羊肝口感紧实,羊肚筋道十足,羊肺软而不老,还有那羊肠嚼劲十足,每一口羊杂都是不一样的味蕾体验;再来一口热汤,寒气散尽,这种舌尖上的幸福,妙不可言。
来到台湾街头,请务必点上一碗“下水汤”。鸡鸭内脏加上姜葱做成的下水汤,是台湾小吃界的一股清流。觉得口味淡的,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乌醋或者芝麻油。如果喝完下水汤觉得“不够喉”,还可以向店家追加一份“脑花面”——芝士般口感的嫩脑花,再加上爽滑的面条,一个字,正!
▲《孤独的美食家》里出现过的下水汤。
一份份为下水“正名”的美味,都传递着中华美食的最高哲学:食材无分贵贱,巧手成就佳肴。 走,今晚宵夜来份新鲜猪杂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