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0|回复: 2

一生未见中国民主化 李锐女儿拒绝中共党旗盖父遗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8 06: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生未见中国民主化 李锐女儿拒绝中共党旗盖父遗体

文章来源: 中央社
于 2019-02-17 12:50:04
a220.jpg

2018年8月8日,内地记者高瑜去年曾到医院探望李锐


任毛泽东秘书的李锐16日上午在北京过世。他曾被关押秦城监狱8年,主张中国实施民主宪政,并提出平反"六四事件",也批评习近平废除国家主席任期制的做法。

李锐16日上午在北京过世,享年101岁。

除了批评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废除国家主席任期制,李锐去年卧病在床接受外媒访问时曾说,习近平上台以来,展现的文化水平低劣,"我那时不晓得他文化程度那么低,你们知道吧?他小学程度"。他并暗批习近平刚愎自用,听不进中共元老的忠告。

李锐一生大起大落,经历带有传奇色彩。虽然工科出身,多年从事水利电力工作,但他酷爱历史,善于笔记、直言不讳,所著"庐山会议实录"、"大跃进亲历记"、"早年毛泽东"、"毛泽东晚年悲剧"等书,成为研究中共及中国历史的重要著作。

李锐生于1917年4月1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负责宣传工作,中共执政前的1948到1949年间,他做过中共领导人高岗和陈云的秘书;中共建政后,他在1958年1月担任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的兼职秘书,同年8月出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

位居要津没有太久,1959年7月,上演中共高层政治斗争大戏的庐山会议召开,李锐受到严厉批判,被开除党籍并撤销一切职务;1960年开始断断续续被下放到北大荒的农场和安徽的水电站劳改;文革期间关押在秦城监狱,1975年出狱。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走向改革开放,李锐也再次受到重用,1979年起陆续担任电力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不过,正如他的女儿李南央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所写,李锐有名气,不是因为做过多大的官,而是因为他是个"有独立见解、有骨气的知识分子"。

对于发动文革浩劫的已故领导人毛泽东,李锐曾说他"革命有功,执政有错,文革有罪",并直指以暴力夺得革命的胜利,仍以暴力执政是绝不可行的。

根据前新华社记者杨继绳写的"评李锐",李锐研究毛泽东和造成大饥荒的政治运动"大跃进"得出结论:中国必须尽快改变"马克思加秦始皇"的极权制度。

2002年11月,已经85岁的李锐在中共第16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中央上书"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建议",并在小组会上宣读,内容提到要"改革不合时宜的旧政治体制,加快民主政治建设,使国家真正走上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的长治久安之道。

由于中共治下的中国大陆有宪法而无宪政,他还建议成立宪法法院,并制定"保护公民利益法"、"政党法"、"参政法"和"监督法"等。

李锐在中共16大的发言中还提出要为1989年中共血腥镇压的"六四事件"参与人士平反。全篇发言刊登在2003年的"炎黄春秋"杂志,但有关六四平反的内容则被删去。

中国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去年3月通过了修宪,取消对国家主席任期的限制。李锐当时接受港媒明报采访时感慨表示"习近平要搞终身制",又指中国文化容易产生个人崇拜,还说习近平保护毛泽东,"他不保护毛泽东他自己就垮了"。

直到李锐过世,他所期待的民主化并没有到来。

中共自由派代表人物李锐2月16日在北京去世。中国政府通知李锐家人说,他的葬礼将按照正部级规格在八宝山举行。李锐的女儿、目前旅居美国的女儿李南央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说,她不能接受把她父亲作为共产党干部,她说,那不是真正的李锐:“我不能接受那沾满了人民鲜血的旗盖在我父亲的遗体上。那是对他的最后的侮辱。”  

李南央说,她的父亲在1989年六四时曾在北京木樨地的一座楼房里亲眼目睹了共产党对人民的屠杀。她说,父亲生前就曾表示,身后不去八宝山。他说,八宝山的人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八宝山的人。李南央说,如果父亲在天有灵,他一定会揭去盖在他身上的那面旗。

李锐曾任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的秘书,是中共自由派人物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他曾在几十年当中经历了中共内部的整肃,特别是延安整风使李锐受到政治和家庭的双重打击。

李南央表示,父亲生前将自己的手稿、日记等等很多珍贵的资料交给了她。这十多年来,她一直在做这些资料的整理工作,并将在今年经由胡佛研究所公布于众。

李南央声明

李锐生前的朋友、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黄万里的女儿黄肖陆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李锐的经历相当特殊,他年轻时追求宪政民主,加入到共产党,但后来理想的破灭。她说李锐始终有很强的独立思考精神。黄肖陆说,在中共庐山会议时,李锐是毛泽东的兼职秘书,他把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为后人了了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留下了历史证据。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06: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锐一生坎坷:秦城8年大起大落 情路崎岖前妻背叛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2-18 06:29 AM 编辑

李锐一生坎坷:秦城8年大起大落 情路崎岖前妻背叛

文章来源: 星岛日报
于 2019-02-17 13:34:52
a221.jpg

李锐和第二任妻子张玉珍。

锐一生中,有四段婚恋经历。其情感生活的波折,皆与政治密切相关,可谓若干历史的折射与照影。当年李锐在庐山会议中惹祸被除党籍,首任妻子范元甄为求自保,多次揭发他「罪状」,是为大难临头各自飞之典型。

李锐的第一个恋人,是武汉秘密学联领导成员之一的万国瑞。据《炎黄春秋》报道,万国瑞1936年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认识李锐,彼此渐生爱意。交往期间,李锐为万国瑞起了个化名「杨纯」(延用终生),以纪念两人的爱情。卢沟桥事变后,李锐、杨纯和一批流亡学生撤往济南。之后,李锐随山东省委转移到泰安,杨纯等一批女生去了济宁。从此,这对情侣失去联繫。

后来李锐接受委派,到湖南省委负责青年工作。武汉沦陷前夕,大批进步人士和团体撤到长沙,李锐频繁接待。期间,原武汉秘密学联领导成员、懿训女中的范元甄与李锐萌生爱意。由于杨纯一直没消息,1939年夏李锐去重庆参加会议期间同范元甄结婚。

1943年,时任《解放日报》评论编辑的李锐被指是特务并被逮捕。在李锐被关押期间,范元甄与政治研究室指派「抢救」她的官员邓力群产生婚外情。李锐平反出狱当晚,范元甄告诉李锐实情,两人离婚。当时,邓力群有老婆孩子,他和范元甄的事情传出后,成为延安一大丑闻。名声扫地的范元甄向李锐表示忏悔,同时提出复婚要求。虽然多名挚友都劝止李锐,可两人还是于一年后复婚。不过两人的婚姻并没有维持太久,1959年庐山会议后,水电部揪出「反党集团」,李锐遭批斗。为自保,范元甄全力揭发李锐,以求得自身的解脱。结果导致李锐被开除党籍,劳改,坐牢。

1960年5月,李锐流放北大荒劳改。在获得援助后,1961年11月20日,李锐得以从北大荒回到北京。没等他缓过神来,范元甄即于当年11月31日逼他到法院办理离婚手续。离异后的李锐一直鳏居,直到1975年文革中,李锐被遣送到大别山中的磨子潭水电站期间,一位上海女知青走近他的生活。但当地官员以阶级斗争为由,禁止女知青与李锐来往。

1979年,李锐平反、复职。当时,范元甄想同李锐复婚。李锐知悉后一度犹豫,但李锐的亲友都竭力阻止,并为他寻找老伴。很快,建设部负责老干局工作的张玉珍被推荐。据悉,张玉珍是陝北米脂人,丈夫已去世。两人1979年结婚,当时李锐62岁,张玉珍49岁。婚后的张玉珍对李锐体贴入微,悉心照顾。李锐两次心脏病突发,全是张玉珍发现后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李锐也尤为称许张玉珍,他曾对友人说:「老伴贤良,因此晚年有一个如愿幸福小家。我这条命是她给的,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我的文章和书一多半是晚年写的。」

李锐一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1943年延安「抢救运动」中,李锐被诬为特务,遭关押一年多。文革中,他又被关在秦城监狱8年多。

2010年,李锐在与朋友聚会时曾讲述在秦城监狱的遭遇。1967年11月11日,李锐从「流放地」安徽磨子潭被「请」上一辆吉普车来到合肥,然后被一架专机送到北京,直接投入中国级别最高的监狱——秦城监狱。在那里,李锐度过8年单牢生活。

牢房中,除一张矮木板床外,没有任何物件,被褥很薄,且没有枕头。李锐说,好不容易攒下一些手纸当枕头,都被查房的没收。没办法,他只好把鞋脱下来当枕头。狱中规定夜间睡觉必须面朝门上的哨兵观察孔,因此整夜不许翻身,不得仰睡。

虽然经历一些磨难,但由于问题简单,刑讯和逼供等李锐都没有受过。1972年以后,秦城囚犯的待遇有所改善,可以有限制地看书。负责审问李锐的人,从他北京旧居中找了《马列选集》等十来本给他。

1973年的一天,李锐在房内跑步不慎摔倒,手腕碰破了,护士给了他一瓶龙胆紫药水和几根棉签。于是,李锐突发奇想:此可作奇墨怪毫也。从此,他每天靠牆坐在矮床上,捧着原本的《马列选集》读,用棉签蘸着紫药水,把他几年来吟得的一首首「铁窗诗作」,写在两本《马列选集》的空白处。1975年5月,58岁的李锐走出秦城监狱时,还带着他在狱中用棉签蘸着紫药水写成的四五百首旧体诗词,这就是《龙胆紫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8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7 06:00 PM , Processed in 0.0360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