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考上了一所东北的211大学,和秦爽在大一新生老乡见面会上一见如故。成了朋友后,我们干什么都常一起。她喜欢看创业和管理类的书籍,我喜欢看文学和哲学类的书籍,我们都知道对方是不甘于现状、有想法的人。
一次找兼职的时候,她无意间在教学楼下的柱子上看到了“寻找创业合伙人”的小广告。她顿时热血沸腾,拨了小广告上留的电话,对方称自己也是在校学生,约秦爽在某个教室见面。
秦爽一个人逃了选修课去赴约。对方是本校经济学院一个大三女生,叫何红,宁夏人,人很朴实,很快便博得秦爽的好感。
交谈中,何红了解了我们大一课不多,秦爽家庭条件一般,最重要的是,秦爽有野心、有想法。当秦爽问到“创业”具体是做什么,何红说,会把她介绍给一位“导师”,让导师给她介绍详细的信息。
当天下午,何红带着秦爽一起过去见了导师朱小波,到了见面的快餐店,何红给每个人都点了一份小吃和饮料,便开始让朱小波进入正题。
“小爽,你听过‘管道的故事’吗?”寒暄之后,朱小波问秦爽,秦爽摇了摇头。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有A和B两个人,靠挑水维持生计,A老老实实地挑水,而B则是一边挑水一边修筑了一条管道。最后A老了还在挑水,子孙后代也靠挑水过活,而B却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后代都跟着享福……”他一边讲故事,一边在纸上画着挑水的小人和管道,还时不时看看秦爽的反应。
秦爽很快就明白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问到:“波哥,我需要怎么做才能修筑一条属于自己的管道呢?”
“待会儿,我再给你讲我们的创业所起到的作用。” 朱小波好像就是在等秦爽问这个问题,随后反问道:“你平时买东西是在哪儿买的呢?”
“商店。”
“零售店对吧?可是你知不知道,零售的东西到你的手上已经转过好几道工序了。”朱小波又边说边画,“比如一件化妆品,从工厂生产好了,要先到总代理商吧?然后到分区代理商,再到批发商,经过批发商之后还要通过零售商,最后才到你的手里面吧?”
秦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然而你想一下,有没有商品从工厂直接到你手里面的可能?”朱小波一边看着秦爽的表情变化,一边用笔把中间那几道程序划去,“这样你是不是可以省掉中间的很多钱?试问哪个消费者不愿意呢?”
秦爽醍醐灌顶:“所以波哥你的意思——我们要找的是从工厂直接到消费者的管道?”
“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