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树蚍蜉不自量:浅谈印度调查分析局在中国周边的阴谋行径
新浪军事 2018年11月28日
据国内媒体援引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本月23日3名非法武装分子试图闯入中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领事馆未得逞,并在随后的交火中被击毙。25日巴基斯坦警方透露最新调查进展,指整个袭击事件是由巴基斯坦分离主义组织“俾路支解放军”策划,而背后真正的主谋则是印度调查分析局。巴方指,印度调查分析局(RAW)试图借此打击中巴两国之间的外交及经济关系。那么印度调查分析局到底在印度对外布局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该机构又与中国有什么关联。本期出鞘就来谈策划此次袭击的印度调查分析局。(查看完整内容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在这起袭击事件中,我驻卡拉奇总领馆的所有馆员及家属均安全,而巴方则有两名警员在交火中不幸英勇殉职。据巴基斯坦《国际新闻》报道称,本次牺牲的2位巴基斯坦警员,一位有两个孩子,家里需要照顾,另一位警察也已经是家中第三个殉职的警察,他有四个孩子。袭击发生后,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工作人员以及商界代表、留学生纷纷自发给殉职警员的家人捐款,网上还曝光了多张捐款截图,这也再次展现出中巴人民间的深厚友谊。知悉此情况后,许多国内网友也纷纷登陆社交平台看是否有捐款通道,但可惜的是国内几家社交平台却对此并没有给予多大关注度。
这次背后主导袭击事件的印度调查分析局,虽然表面上不如美国中情局、俄罗斯格鲁乌、英国军情五局和以色列摩萨德那样有名,但也是目前印度国内实力最强和规模最大的情报机构了。目前印度情报系统有三大机构组成,分别是直接向总理报告的印度调查分析局、直属于内政部的情报局和军方领导的国防情报局。因为过于神秘,调查分析局的新闻鲜有在印度媒体上曝光的。但2001年《印度斯坦时报》却曾曝光消息称,这个印度情报机构会时常打着“政府内阁秘书处某部门”的旗号公开招募工作人员,而且要求应聘者须精通汉语、藏语、尼泊尔语、孟加拉语、缅甸语或英语,月基本工资则合2100元人民币左右。
相比于更知名的印度内政部情报局,印度调查分析局一般很少为国内关心印度时事的读者所注意,但事实上这一机构的成立却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据2007年该局前特工辛格所著《印度对外情报——RAW的秘密》一书透露,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由于当时印度最主要的情报单位——1887年成立于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内政部情报局,“未能发现中国军队为进攻而做的准备”,战后检讨时有关各方纷纷要求建立一个单独的对外情报机构。于是1968年在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拍板之下,印度调查分析局正式成立,负责统管印度对外情报活动,并直接对印度总理负责。
1968年9月,原本被派往加纳帮助该国建立对外情报机构的印度特工纳斯·考受命回国,他仿照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军情五处的模式组建了调查分析局并任首任局长。纳斯率领250名工作人员,先是在新德里北区一处废弃棚户区和南区一栋楼房里开始办公,之后又在一个破旧招待所里成立了第一所特工学校,开展包括秘密接头、摆脱盯梢和传递情报等情报训练。之后在其策划下,调查分析局又陆续设立了安全总局和四个地区科(巴基斯坦、中国和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其他国家),以及电子技术科、行政管理处等支援单位。此外由于享有专用外交邮袋传递情报和向总理直接汇报等特权,该局在迅速扩充人员的同时,工作效率也不断提升。
印度调查分析局首次建功是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该局不仅直接负责印度政府对逃难孟加拉人的武装策反工作,还向孟加拉地区派出大量特工人员。印度军队在对孟加拉的巴基斯坦军队发动全面进攻后,正是在调查分析局特工人员的情报支援下,才改用快速调遣和迂回战术,成功绕过巴军据点猛攻达卡,并最终使得巴基斯坦东线司令部陷于瘫痪。此外在1971年12月12日,调查分析局又在截获巴方电报的基础上,引导印度空军“猎犬”式飞机轰炸正在开会的达卡政府大楼,吓得时任东巴省省长的马立克直接宣布脱离巴基斯坦中央,随即2天后尼亚奇将军便宣布了投降。
由于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印度调查分析局又被委任负责印度首次核试验“微笑佛陀”的情报保卫任务。其实在1968年调查分析局成立的同一年,印度就已经储存到足够的钚用于制造原子弹进行首次核试验。为了严守核试验的秘密,时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将情报保护工作交给了印度调查分析局负责。该局首先将参加核试验的所有科学家分成了互不联系的工作小组,以最大程度降低秘密泄露的风险;然后是精心炮制“假新闻”,用于应付自认聪明的媒体记者;最后则是事先故意炸毁假核试验场,制造核试验失败的假象去迷惑外国情报机构。
在负责首次核试验的情报工作之余,印度分析调查局也没有放松对锡金的渗透。虽然锡金于1947年就已经成为印度的“保护国”,并在经济、外交和国防等各个方面被控制,但印度却并不满足于此,一直试图通过情报单位的渗透和策反一举“吞并”锡金。1972年调查分析局寿命对锡金展开渗透,并在当地扶植亲印政府,1975年甚至故意煽动民众游行示威,以向锡金国王施压。最终在印度调查分析局的操纵下,锡金举行全民公投,有97.5%的选民投票支持与印度“合并”。之后1975年5月16日,锡金正式成为印度第22个邦,锡金国王也被调查分析局操纵的政府所废黜。
在解决了锡金之后,由于恰逢斯里兰卡爆发民族冲突,印度调查分析局看准这一介入邻国局势的机会,又开始为斯里兰卡的泰米尔武装“猛虎组织”提供装备和训练,试图重演“吞并”锡金的一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7年和平协议签署前,印度调查分析局已经为1300名“猛虎组织”成员提供过训练。但泰米尔“猛虎组织”却并不甘愿一直充当调查分析局的打手,在接受其军事援助的同时,也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分离主义组织“眉来眼去”。于是在印度总理的直接干预下,该局还是中断对“猛虎组织”的援助。1987年印度军方更是和斯里兰卡达成协议,出兵对这一由调查分析局一手扶植起来的游击队痛下杀手,当然印军伤亡也不小。
调查分析局在“猛虎组织”的问题上,坑的自己人可不止印度军方一个。1986年印度政府派出代表协调处理斯里兰卡“猛虎组织”问题时,发现斯里兰卡对印度代表的底牌总是一清二楚。于是印度情报机构发动大规模的反间谍行动,在把泰米尔纳德邦几乎所有官员给监听了个遍的情况下,终于发现问题出在调查分析局一名叫做昂尼克里什南的副总监身上。原来早在一年之前,这位曾被推荐给印度总理的印度高级情报人员,就已经被美国情报机构利用“美人计”给策反。一次他与一名声称是泛美航空“空姐”的美国女人鬼混时,被美国情报人员给拍了照,后来美国驻印度大使馆就借此要挟他提供印度在“猛虎组织”问题上的各种情报,其中就有一部分被美国人传给了斯里兰卡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