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不到上野看熊猫,白来世上走一遭。
与此同时,因为国民迫切想见到熊猫,上野动物园决定在11月5日向公众开放。
薛定谔的风险,再次横亘在大家面前:园方得知,康康和兰兰本来是野生的熊猫宝宝,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
紧张感再次弥漫上野动物园。
保守起见,园方决定,先来一场小型“热身”。11月4日的媒体见面会,有350人来到现场。两只熊猫在镜头动个不停,媒体老师喜出望外:“这不是很健康嘛!”
但在旁观察的工作人员却十分警惕。
熊猫是喜静的动物,基本都在睡觉,这样兴奋背后应该有异常。果不其然,两小时后,兰兰一反常态——因为过度紧张,呼吸数是平常的15倍,达到了每分钟300次。
为了照顾兰兰的状态,园方决定把第二天的公众展示时间缩短至两小时。
在紧张与不安中,第二天的公众展示来了。

这天,上野动物园附近被热烈的气氛包围着,就像《樱桃小丸子》里全家老小一起排队看熊猫的情节一样——
这天一大早,来看熊猫的人,从上野地铁站一直排到公园门口,足足排了两公里。
有人从别的城市赶来,更有3000多人彻夜排队。
 热闹程度堪比十一期间的旅游景点,机动部队、警察叔叔不得不筑起人墙维持秩序。
排队3小时,见面10秒钟。
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瞬间化身痴汉——眼睛不转了,路也不走了,除了“卡哇伊内~卡哇伊内~”之外,就说不出别的话了。
 老中青三代,基本全跪,无一幸免。 来源:BBC纪录片
曾任园长土居利光说起熊猫宝宝时,更是一脸温柔:
“他们的体型和身姿都很有趣,脸部正面看非常圆,身体更像婴儿的头身比,坐姿是所谓熊猫坐。
对普通人来说,就像看小宝宝一样,即使长大也是。”

很快,两只“初代旅日大熊猫”就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熊猫热。
开放熊猫馆的第一天,一共有5.5万人来到上野,最后只有不到1.8万人见到了熊猫。第二年,上野动物园以920万参观人次打破了历史记录。
此后七年间,到访的人数达到3200万人,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1/4。
 不过天天让你见那么多人你也得疯,经历了几天惊心动魄后,1972年11月9日,园方宣布开设“闭馆日”,在游客最多的周末前后(周五和周一)让康康和兰兰充分休息。
“熊猫热”逐渐渗透到方方面面。凡是跟熊猫沾边的饮食、玩具,都十分畅销。
 1972年,东京,两个抱着熊猫玩偶的姑娘。
荧幕上的熊猫形象,也在一夜之间流行开来。
 日剧《推理要在晚餐后》,剧中的警部很喜欢熊猫。
更重要的是,这对萌兽从此成为了中国的象征。
“此前没有建交、十分陌生的中国,从此成了熊猫的国度。”
 1972年,与熊猫玩偶互动的日本小朋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园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979年9月,兰兰病倒。
病情持续了三天,兰兰的体温一度上升到四十度,脉搏微弱,几乎没有排尿。
从全国各地打来的鼓励电话接连不断,鲜花、书信也堆满了动物园的收发室。
然而,1979年9月4日,在陪伴了人们9年之后,兰兰还是离开了。
兰兰离开那天,田边也陪在她身边。
 “看到她的时候,我就知道她救不回来了。”
负责解剖尸体的也是田边。“我没有哭,查明病因是我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
后来他痛心地发现,当时兰兰已经怀有身孕。
凌晨一点,饲养员向外界宣布了噩耗,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日本。
清晨6点,天刚亮,两、三百个小孩来到了动物园悼念兰兰,随后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就像1972年9月公众展示那天一样,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有孩子甚至为“兰兰”手缠黑纱,带着水果、鲜花,站在熊猫馆前双手合十,为她祈祷。
十个月后,康康也随之离开了这个世界。
 1974年,在雪地里玩耍的康康。
因为难以接受,本间辞掉了饲养员的工作,把“像孩子般照料多年的康康、兰兰作为职业的终点”。
而田边则继续当了30多年的兽医。在熊猫舍角落的仓库,百余卷饲养日记被保存着,几十年来一日不落。
如今他在家里种了好几种竹子:“万一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熊猫宝宝没有食欲的时候,算是有备无患吧。”
 田边家的竹子
 康康和兰兰之后,代表中日友好的熊猫一只接一只来到日本。
目前,共有10只胖达生活在日本——这是除中国以外,全球饲养熊猫第二多的国家。
 其中人丁最兴旺的是和歌山白浜动物园。1994年,2岁的大熊猫永明从中国来到和歌山,目前已是15只熊猫的爸爸了。
2017年6月12日11点52分,上野动物园也迎来了一只熊猫宝宝。
——这是动物园首次自然繁殖的重大成果。为了给熊猫宝宝起名字,东京都甚至设立了“选考委员会”,最终,从32万份投稿中选出了“香香”这个名字。
 香香的熊猫坐。高氏贵博 / 摄
“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排便”、“第一次从树上掉下来”……香香的一举一动牵动人心,上野再次成为熊猫狂热者的耶路撒冷。
更重要的是,胖达永远肩负着日本民众的期望:平和の象徴になりますように。
“请成为和平的象征。”
参考资料 -----------------------------
[1] 「パンダが日本にやって来た」~カンカン重病・知られざる11日間 [2]パンダが来た!~日本初公開 知られざる大作戦~ [3]あの日々のこと・蘭蘭(らんらん)、康(かんかん)とその死 [4]シャンシャンの可愛さに負けず、パンダのビジネスモデルを図解・分析してみた。黒澤 友貴 [5]《一见熊猫误终身……这些日本人还有救吗?》,天天快报
供图 视觉中国 | 撰文C尘 | 编辑 简晓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