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一个月之后,我去泉州采访,小区的不少路人看到我们仰头在拍,还能立刻明白我们的来意,七嘴八舌地地描述着那天的场景。有阿姨给我看她手机里拍的照片:“我是买菜下来看到的,真是吓死了哦,那天这里好多人。”
在消防队那里,我看到了更清楚的视频:小李一身黑衣,站在窗台外侧,双手动来动去。50米,这个高度让消防人员打的气垫聊胜于无。
我们终于了解到,事情的导火索和小李的继父有关。
继父说,5月22日凌晨4点半左右,他起床上厕所,听见小李的房间传来打游戏的声音。“我就把开关关掉了。”卫生间靠近总电闸,继父把电断了。
小李显然很不满,与继父隔着房门吵嚷了起来。
“一关掉(开关),就听到里面杯子盆子砸的声音。我越说,他敲得越厉害,我说你再敲我要报警,他说你报啊,有种你报啊!他还说,你今天出去,我把你所有东西全都砸掉。”
继父太生气了。他说,虽然和小李两人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当时他们有大半个月没见面了。小李的母亲也躲回了老家,继父说,“相当于被孩子逼回去的”。小李一直一个人躲在房间打游戏,不出房门,也不给开门,当他猜测继父白天上班去了后,会出来给自己做饭——因为厨房能看出动过的痕迹,而且,厨房的菜刀还不知什么时候被他拿进了自己房间。
其间,楼下也有住户投诉,说小李在阳台往下撒尿。可即便是物业来了,小李也没给大家开过门。继父猜测,小李是害怕房间里的电脑被收走。
5月22日那天继父报警后,小李还是不给大家开门。警察正在撬门的时候,邻居从自家窗台那里看到小李在翻阳台。警方的执法记录仪拍摄下的第一个画面是,早晨7:34,几个警察从邻居的窗户探出身去,拉住小李的衣服。特警在劝他:“自己慢慢挪过来,听话,来。”
一分钟后,小李开始顺着栏杆往内侧爬,几个警察也就松开了手。
但小李只是虚晃一枪,警察们一松手,他就以很快的速度从割开的防护网里爬了出去。很快就贴着楼房外墙,手握着空调外管,谁都够不着他了。执法记录仪里是所有警察的措手不及:
“完蛋了。”
“晚了晚了……”
“小孩你听我说……”
“过来过来!”
“叉子,叉子有吗?”
接下来,就是长达3个多小时的谈判。
“你这样很酸的,下来吧。”
“你有什么意见,或者有什么话,都可以说。”
“你继父给你断电了是他不对,我们批评他了。”
……
警察让小李的母亲和姑姑打电话劝他,母亲在电话那边说:“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手机也给你。”
可这些都没有打动少年,他根本没抬头。
整个过程中,唯一引起他注意的,是消防战士在楼下打起了气垫,“突突突”的声音吸引了他,他低头往下看,问民警:“他们在楼下打什么呀?”语气轻松得好像置身事外。民警告诉他,那是气垫,没什么用。又问他:“你害不害怕?”他说了声“怕”,然后又不说话了。
此前小李打了一整夜游戏,已经十几个小时没吃没喝、也没休息了。但他还是大咧咧,在连声劝阻中几次变换姿势,还试图往更远爬。警方把水和士力架远远丢给他,他只喝了水。
上午10:30,消防战士准备实施救援。他们到了18楼,在翻窗台的时候,小李抬头看见了,下意识往远侧身。一直劝他的警察马上安抚他:“要不要我叫消防战士帮你?不要的话我就让他撤回去。”
小李说:“不要。”
消防战士退了回去,小李继续低着头。又过了会儿,他说要一把刀,警方当然没给。他随后扒拉下空调外机上的一块铁片,开始轮流刮双手的手臂。
眼看着他不太可能配合了,救援的方案渐渐明晰。消防战士一直在楼上观察,寻找时机。接近中午12点,看他不那么警惕了,一个消防战士吊着绳索,从18楼降到16楼。
两人距离接近时,小李还是看到了,显然怔了几秒,随后便开始往远爬,双手还握着空调管。他没爬多远,消防战士就一把抱住了他,小李放开双手开始乱蹬。两个人都在外墙挂着,就靠绑在战士身上的那根绳索保证着生命。
“太危险了!”周围的人都在喊。此时,一个特警跨过阳台,伸手从内侧抱住小李。连拉带拽地,硬是把小李塞进了阳台,又给他身上系了一根安全绳。
消防战士脱下头盔,露出一张稚嫩面孔——那也不过只是一个1997年出生的年轻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