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0

[人世间] 一棵树,一头猪,一块地基,贫困户老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3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10-3 11:16 AM 编辑

一棵树,一头猪,一块地基,贫困户老甘

2018-09-27  赵清山  大家

导读

夫妻俩住在在一间不足12平方的屋子里,十年前建的烤烟房改造的,狭窄但兼具多种功能,厨房、餐厅、卧室、储物间、炕房等等。




这个学期,老师们都分到了任务,每人帮扶一户贫困户。

许多老师非常不解,觉得自己也是贫困群众,如何去帮扶更贫困的人?可乡里说了,教师去帮扶主要的目的是要查清贫困户的台账,摸清贫困户应该享受的政策是否完全覆盖,重点是宣传咱们脱贫攻坚中的教育扶贫政策。

四月底,老师们就领到了负责帮助的贫困户信息,走访立即开展了。

1,我负责老甘

我负责老甘一家,大家都说老甘夫妻俩是村里贫困程度最严重的。

他们夫妻二人都是五十多岁,具体多少岁,他们两个自己也不知道,上户口的时候,是胡乱说的年份和日子。两人结婚有三十多年,没有养育孩子。听村里的人说,妻子脑子不好,这可能是他们没有孩子主要的原因。

请了村里的罗主任领路,村主任对村里特别贫困的几户了如指掌。

村主任介绍,老甘妻子生下来时不是这样,只是有些智力低下,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这样。当年的老甘老实巴交的,大家都觉得他们俩在一起挺好,后来他们俩就真成了夫妻。

老甘家在村子的最西边,穿过寨子才能到。

刚进村子,一老妈妈就拉住村主任的衣角:“罗嬢嬢要去哪儿?是不是又要去老甘家?”

村主任笑着点头说:“带老师去看看他家情况。”

老妈妈瞬间来了精神:“我跟老师讲,那对孤寡夫妻可怜啊,命真不好,小娃不得一个,婆娘又疯,但是勤快啊,请来干活从来不会偷懒……”

夫妻俩住在在一间不足12平方的屋子里,十年前建的烤烟房改造的,狭窄但兼具多种功能,厨房、餐厅、卧室、储物间、炕房等等。据说这小烤房也不是他自己的,屋子里有回风炉、两个箱子、一张床、一张小桌,剩下的空间看着怎么也不够两个成年人的活动。

村主任说:“今年年初为老甘谋了个职位,一个月500元,去离老甘家5公里远的集上打扫卫生,每到赶集那天打扫,或者平日里有活动时就打扫一下,其实蛮轻松的,但老甘不去。”

我建议道:“可以让老甘带着他婆娘去啊!”

“可能他是担心扫地的时候,他婆娘犯病。”村主任说。

他们两口子一直生活在这里,日复一日,一切都围绕着这间屋子,听说他妻子从没有一整天离开过屋子。

老甘唯一的屋子老甘唯一的屋子

2,民政兜底

老甘有两块地,一共两亩多点。去年乡里让种青贮玉米(全株玉米卖给村里的育种场),他就全部种上了,玉米挂果不久乡里就来收购,一吨450元,老甘卖了玉米,净收入一千多元。这是他这两年来最大的一笔收入,夫妻俩特意盛装赶了一次集,买了些肉回家,提前过了个年。

夫妻俩养了头猪,卖猪应该可得两千多,但老甘说:“一头猪,本钱都是几百块钱,每天还要喂粮食,根本就没赚钱。去年买了两头,死了一头,现在我是亏着哩。”

老甘家的猪圈跟他们住的屋子面积差不多,仅有的不同是,住人的屋子用砖块把四壁的窟窿填上了,而猪圈四周通风,猪圈的门是锈迹斑斑的铁栅栏,而老甘的门是用了几十年的木门,其它差别也没多大。

我建议老甘多养两头猪,空间够大,死了一头,现在只剩一头。

“都是两个活动的空间,我们两口子的屋子这么大,给两头猪的圈也应该这么大。我婆娘死了,我也不会再找了,再说也没粮食了……”老甘怅望着趴在圈栏旁的猪崽子,淡淡地说。

老甘养的猪崽老甘养的猪崽

老甘没有出门打工,平日里地里没活,他就打些零工,寨子里打烤烟、薅苞谷(玉米地除草)或者别的什么农活,也都会找他,一天辛苦下来也有七八十块。老甘做事勤快,村邻也都喜欢找他。有时运气好,村里或邻寨有人家建房,跟着施工队一起去扛水泥、搬砖,一天能有一百多的收入,总之有力气,糊口没有问题。

老甘笑眯眯地说:“放心不下这疯婆娘,不敢走远,倒不是怕她跑咯。现在干活中午都得回来做饭给她吃,一天不回家,怕她没吃的。出远门又怕她被欺负,你不晓得,村里的光棍多着哩。”

妻子在一旁依旧笑眯眯的大喊:“我没疯,我没疯……”

老甘赶紧回应:“你没疯,你没疯……”

听老甘讲,妻子的疯病不是一直疯,时好时坏,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就会把自己全身都脱光,自己抓挠自己,谁也不认识,也可能一个星期都不会犯病。疯的时候歇斯底里,清醒的时候恭顺安静。早些年有点钱去医院瞧病,钱花完了却没什么效果,后来没钱,也就不再提医病这件事。

2016年,村里考虑到两人的实际情况,认定他们夫妻为最贫困一档,上报民政部门,获批以后每月一个人能领113元,这叫“民政兜底”。

同去的村干部赶紧跟我们普及民政兜底的知识。

说到兜底,老甘有些害羞。

他说:“兜底就是自己是最穷,有些没脸见人,但是想到自己婆娘,一个月两个人能领两百多,脸皮就厚了。

为了他的女人,男人的尊严被一点点磨得殆尽。

老甘悄悄透露,其实厚着脸皮要两百多也许不算什么,他给不同医院的医生都跪过,后来觉得再怎么跪,病治不好,也就不再跪了,回家好好照顾婆娘到死算了。

说起这些,老甘不再微笑,一丝忧伤浅浅挂在眼角,转瞬就消失了。

脱贫攻坚工作全面铺开后,村里给老甘上了政策,用贫困户特惠贷款的方式帮老甘买了一头牛,政府贴息。牛牵到村里的育种场,不需要老甘喂养,每年还能分到1600元。今年6、7月应该就能拿到钱。老甘说:“政府的政策确实好啊,等拿到钱,再去集上买点肉,改善一下生活。”

老甘的门上有一张连心卡,上面写有老甘的基本信息和贫困户的帮扶政策。

最醒目的是每年人均可支配的收入是2580元,也即是说每个月能支配的是215元。

把215元细分,一包50斤的米最少125元,一桶油50元左右,再买些日用品,几乎就剩不下多少。但老甘能节省,油少吃,洗衣粉、牙膏、卷纸买一次能用几个月。各种省吃俭用下来,每月还能给妻子买些吃的。

刚吃过饭,碗还没洗刚吃过饭,碗还没洗

3,皂角树

老甘家门口有一棵很粗的皂角树,一个人勉强能抱完,据说长成这么粗这么高的皂角树要几十年。

去年村里来了一帮专门收老树的,出价也挺高,老甘没卖。那段时间,他妻子正犯病,他无暇顾及其它,整天守着房门,怕妻子脱光了跑出去。他说:“疯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让她光着身再跑出去过,让村里人看见了,肯定风言风语。”

老甘说:“自打他记事起就有了这棵皂角树,习惯了每天出门就看见它,卖了舍不得。”

每到皂角树变绿的时节,老甘就砍拾了许多皂角刺,用竹萝盛着,赶集的日子去街上卖。据说皂角刺是一种中药,老甘也不清楚,只是有人买他就去卖。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都不少,但是精明的商贩们都勒着价。老甘也没觉得亏,以前的皂角刺都任由它掉落,烂在地里。调皮的孩子会把坚硬的刺撒在路上,扎过往的车辆的车胎。现在皂角刺能卖钱,不管多少,都觉得好似捡来的意外之财,反倒觉得赚了。

等到皂角成熟,还能卖钱,会有专人来收购。

老甘说:“守着这棵树,就像守了棵摇钱树。”

4,看风水

今年年初,村里的危房改造指标下来后,老甘的房子自然被列为改造对象,根据老甘夫妻的现实情况,他们是最贫困一档,有3.5万的危房改造资金。

修房对于老甘来说可能是后半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村里告知老甘,只需要他把建房的地基打好,建房的所有工作都会承包给施工队,今年年底,他们就能搬进新房子里住了。

老甘最不缺的就是力气,挖地基的事全由他自己一个人完成,当然他也请不起人帮忙的。

我们到老甘家时,他正在新房地基上一锄一锄卖力地挖,手上的泥土和两手浑然一色。

老甘说他的地基完成了一半。邻居都说,真是佩服老甘,一把锄头,一把撮箕,每天起早贪黑的忙活着,干劲真是足,疯媳妇也争气,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再犯病了。

新房的选址就在老房旁,新房是南北朝向,看上去很明显,没有充分用好地块,而且那棵被老甘称为“摇钱树”的皂角树就在地基的中央。如果朝向变成东西,既能充分利用地块,也能把皂角树的位置留出来。

可老甘说:“找阴阳先生看了,南北朝向风水最好,为建新房,皂角树要砍了。”看得出,老甘舍不得“摇钱树”,但为了好风水,该砍还是坚决砍。

阴阳先生是老甘媳妇弟弟的丈人,老甘买了一条五十多元的烟,专门去请他来看地基风水,阴阳先生现场观察了许久,才定下来的这个朝向。

老甘笃信阴阳先生,请罗盘看房子朝向的时候,老甘又在罗盘底下放了12元钱,这是老辈的人传下来的规矩。老甘说:“先生请罗盘之前就要先用红纸包好钱,不能等先生开口要,先生双手捧罗盘的时候你就得把钱塞到罗盘底下。”老甘自信地跟我传授经验,抬头看见我正认真地听,老甘脸上满是骄傲。

“你不信不行啊,你看,自从我这地基这么朝向,我婆娘都没再犯过病……”老甘双手搓着手上的泥说。

罗主任半开玩笑地说:“看好了就好嘛,风水这么好,今年怕要抱个大胖儿子?”

老甘降低了音调:“生小娃是不可能生的了,生不了,疯婆娘一个,你又不是不晓得。”话没说完,老甘默默的把头转向另一边,脸上的皱纹明显收缩了许多,刚刚的自信和骄傲消失得无影无踪。

村主任告诉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老甘不愿意建房,他觉得自己没有后代,建新房没多大意义,等到以后他不能干活了,两口子就死在老房子里,房子垮了,刚好把他俩埋了,谁也不用麻烦。所以,当初怎么劝,他就是不想建房。

后来村主任跟老甘说:“你这个烂烤房,死在里面风水都不好,死了你们俩都还要受罪。”没想到这句话触动了老甘,自此以后老甘像上了发条一样,每天起早贪黑就忙建房的事。

我问老甘:“死了还怕受罪吗?”

老甘严肃了,郑重地跟我说:“怕,怎么不怕,你们小年轻不懂,埋的地方风水不好,到了阴曹地府要受罪。我婆娘都受了一辈子的苦,下去了还受罪,我过意不去啊。”

老甘觉得所有人死后都要去阴曹地府报道,他不知道什么叫天堂。他打算好了,建新房后,他也是死在房子里,只不过是找了个比老房子风水更好的地方。

村里上点年纪的老人,子女都会给他们修活墓。老甘没有子女,只能自己用尽力气,完成人生最后一件大事。在建的新房,在他看来也是他们两口子的坟墓,我看见老甘望向自己的地基总是充满了特别的希望。

和我们说话的老甘夫妇和我们说话的老甘夫妇

那一天,夫妻两口一直笑眯眯的,在他们眼中,看不到绝望、悲哀,生活的艰辛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不算什么,好像他们始终喜欢着生活里的每个细节和瞬间。每天清晨,他们睁眼能看到彼此,一日三餐能果腹,不操心也不担心,人生的其它,他们都不考虑。对于老甘两口子,所有的一切不过是活着而已,活着的时候真真的活,死的时候安然赴死,老天爷都安排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5 10:04 AM , Processed in 0.0682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