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3|回复: 0

[中华瑰宝] 巅峰瓷代:清三代创烧的瓷器釉彩品种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3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巅峰瓷代:清三代创烧的瓷器釉彩品种赏析

小文来了  2018-08-23

清三代瓷器釉彩创新品种

清代康熙、雍正与乾隆三代皇帝先后当朝,历时近两个甲子,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同时三位皇帝又颇为附庸风雅,在他们的倡导下,清三代创造出了许多顶级的宫廷艺术品,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瓷器一类。

清代是中国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时期,较好的吸收了前几个朝代精湛的技艺。清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清三代瓷器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多样,风格多变,清三代瓷器不仅在技术上讲究精工细作,不惜工本,还在釉彩釉色、造型和技法上不断创新,烧制出了让人赞叹不绝的许多创新品种。

在继承前朝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瓷器在釉彩和釉色上进行了诸多尝试,创新出诸如珐琅彩、粉彩、釉里三色、虎皮三彩、炉钧釉、淡黄釉、金红釉等新品种。

清康熙 红地开光珐琅彩牡丹纹杯

珐琅彩

珐琅彩瓷器初创于康熙晚期。珐琅彩瓷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宫廷御用瓷。珐琅彩瓷是在已烧好的素胎上涂彩料作底,在底色上加绘纹饰,再经炉火烧制而成。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珐琅彩瓷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珐琅彩瓷的制作程序是:先在景德镇烧造里白釉外无釉的瓷器,送进宫中(个别的使用宫中收藏的明代永乐白瓷),再由清宫造办处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在碗的外部涩胎上用进口珐琅料描绘纹饰,然后入窑焙烧而成。雍正以后则以景德镇新创的细白瓷为胎,在白釉上施彩。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主要模仿铜胎画珐琅器,传世品多为色地画珐琅瓷器,均署“康熙御制”款。

清雍正 粉彩团蝶纹碗

粉彩

粉彩始创于康熙晚期,极盛于雍正时期。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其中雍正粉彩瓷器在造型、胎釉、彩绘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器工艺的影响而创烧出的一种新型釉上彩瓷。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清雍正 黄地绿彩云蝠纹碗

以娇黄釉衬托绿彩,点缀红、蓝粉彩,这是雍正时期新创的粉彩品种。

清康熙 釉里三色山水纹笔筒

釉里三色

釉里三色创烧于清代康熙时期。“釉里三色”,是以素白坯为地,用竹刀先“刻划”出主题纹饰轮廓后,再根据需要在纹饰上填绘铜红色料与钴料着色的釉里红和青花;豆青为铁的呈色,通常用来填绘山石。釉里三色在青花釉里红的基础上增加了豆青色,使物象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

康熙“釉里三色”,由于采用了胎体“刻划”与釉彩“着色”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器物表面纹饰均凸凹起伏。加上釉下三种色彩相互映衬,富于立体感,使得釉下彩绘制瓷工艺更前进了一步,更加绚丽丰富,更具观赏性。康熙“釉里三色”,是豆青与青花和釉里红的产物,其制作工艺复杂,烧造难度大。成品多为豪门赏器,足底多有铭文款识。尤其是釉下这三种色调都能够发色鲜艳色正的器物很难兼得。康熙“釉里三色”,为明清时期瓷器品种中稀少瓷种,历来被喜好古瓷赏藏的人士所钟爱和追宠,是较为难觅的佳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6 04:51 AM , Processed in 0.0362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