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布林:“2001年,火星学会在硅谷地区举办了一场募捐活动。晚宴的门票价格是500美元一位,我们收到了一张5,000美元的支票,签发人名叫伊隆·马斯克。”
巴雷特:“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在现场,伊隆、祖布林和一帮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的人都坐在那里,谈论着机遇和未来。”
祖布林:“他读了我的书《火星案例》(The Case for Masrs),被这样一个想法深深吸引,即把人类的触角扩张到火星,从而成就一种太空文明。”
霍尔德曼:“他经常说,他一直在想太空旅行的事情。他最喜欢的书是《银河系漫游指南》,他十几岁时就看过。”
巴雷特:“我记得他说自己别无选择,只能追求这个梦想,因为他一想到太空旅行,便再也无法释怀。”
坎特雷尔:“他最初的想法是把老鼠送上火星,我称之为‘YY之旅’——他希望证明,老鼠可以在火星繁殖并重返地球。”
祖布林:“他对此非常着迷,当时,最便宜的运载火箭在俄罗斯,我把他介绍给我的一个朋友,也就是吉姆·坎特雷尔。”
坎特雷尔:“他的语速非常快,以至于听上去显得不太连贯。不是那种‘你好!’式的推销员说辞,而是像在听电视布道者说话,或是这样的人给我打电话。我几乎可以背诵那篇我多次听过的演讲词,他说,‘我是伊隆·马斯克,我是一个互联网亿万富豪,我创办了PayPal和X.com,我把X.com卖给了康柏(Compaq),拿到了1.65亿美元的现金。我本可以在海滩上喝着迈泰鸡尾酒度过余生,但我认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成为一个多行星物种。我想用自己的钱做一些事,证明人类可以做到。我需要俄罗斯的火箭,这就是我给你打电话的原因。’”
祖布林:“他们(坎特雷尔、马斯克以及美国宇航局后来的局长麦克·格里芬)去了俄罗斯,在那里,他们体验了一番盗贼文化。每个人都想敲他们一笔。”
坎特雷尔:“(在俄罗斯火箭公司NPO Mashinostroyeniya)有一个人,他身材单薄,骨瘦如柴,还缺了几颗牙齿。我们被告知,他就是首席设计师。伊隆又把在电话里跟我做的那一番演讲,对着这个人重复了一遍。对方明显不高兴,但没说什么,只是开始烦躁不安。他问了我们几个问题,然后断断续续地说,火箭是一种战争武器,不是给资本家用来发射到火星、执行什么狗屁任务的。然后,他把口水吐在了我们的鞋子上!伊隆转向我,问道:‘他是在朝我们吐口水吗?’我说:‘是的,我认为他是在这样做。我觉得这是不尊重我们的表现。’”
2001年,一场有詹姆斯·卡梅隆和罗伯特·祖布林参加的筹款活动,激起了马斯克征服火星的愿望。
祖布林:“他从那次经历中意识到,如果要有廉价的运载火箭,就必须有人在这里(美国)制造它们。”
坎特雷尔:“他离开了俄罗斯,决定不在这个国家制造任何东西,因为那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像是疯人院。他不希望自己的钱消失在俄罗斯的某个仓库里。他宁愿在美国做这件事。”
坎特雷尔:“我们离开了,登上了返回纽约的航班。格里芬和我坐在后面,伊隆坐在我们前面。他在电脑上疯狂地打字。格里芬用手肘碰了碰我,说:‘你觉得这个白痴天才在那儿做什么?’伊隆转过身,对我们说:“嘿,伙计们,我想我们可以自己建造这枚火箭。”
祖布林:“亿万富豪认为自己将成为开拓太空边界的人,这种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他们会拿出5,000万美元给某个富有远见的工程师,让后者去折腾。等折腾到某个程度,事情的难度会不断增加,然后他们就放弃了。每一次差不多都是这样。当伊隆创办SpaceX时,我们很多人认为,他也会是这样。这简直成了一种模式:一个有钱的大孩子,对火星着了迷,折腾一阵子,然后放弃。”
坎特雷尔:“2001年秋天,火箭专家约翰·加维带伊隆参观了他所有朋友的家。这些人甚至带着伊隆参加了一次火箭发动机测试,火箭发生了爆炸,就在试验台上。但伊隆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这些只有一点小钱的人都能在车库里造火箭,那我们用大笔资金和硅谷风格的领导方式,又能做成什么呢?伊隆就是在那里真正得到灵感的。他在那场火箭测试中完成了一次宗教式的皈依。”
祖布林:“伊隆所做的事情截然不同。他不仅仅是投入了用于折腾的资金,还投入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他把自己的才能融入其中,而且不仅是技术才能——虽然我认为他的技术才能是一流的,但还是有其他人能够和他比肩。只不过,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是他的商业才能,也就是招募合适的人才、创建适宜的公司文化,以及击败那些试图在政治领域摧毁他的对手。”
坎特雷尔:“伊隆真的不在乎钱,他想要去火星。他做的一切始终聚焦于火星,而不是市场。我才是那个聚焦于市场的人,我对他说,‘我们的投资必须要有回报才行。’他的回答是,‘我真的不关心投资回报。’”
霍尔曼:“他很看重自己赋予公司的唯一目标。无论是特斯拉,还是SpaceX,抑或是他在做的其他事,总会有一个至高的目标。从SpaceX诞生之初,我们就已经知道,‘猎鹰1号’是用来测试的,‘猎鹰9号’的个头会更大,而最后,我们将发射更大的家伙去火星。整个计划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让人类加速成为一个多行星物种。”
坎特雷尔:“他甚至想象不到自己会失败,这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当我们来到SpaceX的第一家工厂时,绝缘层从天花板上掉了下来,地板脏兮兮的,我连不上网络,而他正因为其他事情朝我大喊大叫。我走到厨房,朝外看着车间,我看见一只老鼠从他的迈凯伦底下跑过。我当时想,‘我们就要在这种地方造火箭?’”
“你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事充满信心和热情,才能把它做成,他做到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看不出他怎么可能成功,而他看不出自己怎么可能失败。”
克里斯蒂·尼科尔森:“我认为SpaceX是他的情感和灵魂所在。我知道,有人觉得特斯拉是第一位的,但我认为,SpaceX才是他的心之所系、魂之所系。我觉得,他对其他一切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