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跟我同岁,人却长得老成。2007年去大学报到那天,他穿着件破旧的高中校服,扛着个大麻袋,汗流了一脸,乍一看,我还以为是个帮别人扛东西的小工。
他当时斜眼看着我,问:“‘一教’怎么走知道不?”
我愣了一下说:“我也去,一块吧。”
路上,陈志一直说个不停,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我没听懂多少,只听出他说自己是山西人,刚坐了一夜的火车过来,跟我一个专业。
当天晚上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让大家轮流做自我介绍时,陈志带着浓厚的山西口音认真地说:“我来北京上大学,就是为了以后能当官!”
底下的同学们一片哄笑,大家笑过之后,只当他是说玩笑。
往后,陈志也不怎么爱说话,吃吃喝喝的聚会一概不去,大家跟他都不是很交心。
整四年,我和他的交流也是屈指可数。一次是在大一军训结束,各个社团开始招新,那段时间,同学们见面总爱互相问“加入了什么社团?”听我说想加入话剧社,陈志一脸不屑地说:“整那没用的干啥?就进一个学生会得了。”——陈志没有参加任何社团,只报了校学生会,只是连笔试都没有通过,更别说面试了。
之后,大家陆续配上了电脑,没课的时候就窝在宿舍看电影、打游戏。一天晚上,我去陈志宿舍借衣架,发现他竟然在看新闻联播。后来听他舍友说,陈志每天晚上都要看新闻联播,就算有事儿错过了几分钟,都要看重播。
从大一开始,陈志每年都会写入党申请书,只是他成绩一般,还挂过一科——在我们学院,想入党,成绩是个很重要的指标。等到了大四,也还是因为入党的事情,我俩的关系才慢慢近了起来。
大四那年,我是班里的班长,有天陈志找到我,开门见山:“这都大四了,再不入党我就没机会了。”
他的话让我很为难,这事儿也不归我管,我便让他去找团支书李静。可陈志说,李静是个女生,平时也没什么往来,这么冒昧地让人家帮忙,说不出口,万一再被拒绝了,更麻烦。
我想了想便说:“这么着吧,我跟咱们的分团委书记王浩还算熟悉,我跟他说一下。明天约个时间你们见一面,说说你的想法。”
当天晚上快熄灯的时候,陈志又来找我,还专门把我拉到楼梯口说:“这个……我跟王浩也没打过交道,你跟他熟,他这人啥脾气,好说话不?”
“人挺好的,就是咱们专业工作保研的师兄,比咱大两届。”
陈志搓搓手:“你说我明天就这么见人家行吗?用不用送点东西?”
“不用,真不用。你想入党是好事儿,再说咱们都是学生,不用整这些。”
我说完,陈志显得有些尴尬,苦笑一下后就离开了。
第二天我把陈志带到王浩办公室,之后就出去了。大概十几分钟后,陈志出来了,我问他聊得怎么样,他笑笑说挺好的。
一个月后,陈志被列入“考察对象”,接下来的程序也走得比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