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8.11
捕鱼达人靠水吃水脱贫致富,年近花甲依然忙到凌晨
年近花甲的渔民刘冬丰靠水吃水,凭着他捕鱼手艺和细心的烤鱼技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刘冬丰今年59岁,是靠水吃水的典型。以前,网箱养殖,他们只要早晚按时出船,还能有固定的收入。近几年,水府庙水库成了娄底市的饮用水源,所有的网箱养殖都全部取缔。(图文/彭雪花《中国人的一天》第3145期)
为了维持生计,没有其他技术,需要照顾家庭,不能外出务工的他,只能就近安排,每天起早贪黑,晚上的时间在水里网鱼,白天的时间搞火焙鱼加工。
别人的一天要从天亮或者早晨算起。他的一天应该从凌晨开始算起。凌晨十二点半,手机闹钟响起,一起出船的同伴打来电话约他出门。刘冬丰拎着水壶和打鱼用的头灯,走出家门。
行船二十分钟左右,到达目的地。刘冬丰开始出去撒网。一般每次出行带五个网,每个网长约300米,五条网全部撒好后,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接下来就从最先撒下去的那条网开始进行收网。
刘冬丰为人厚道朴实,自己的网撒完,如果时间还早,就会帮同行去布网。而且他布网动作利落,不会缠绕覆盖其他渔网。沉浸在忙碌的捕鱼行动中,时间飞逝。等大家忙完了舒一口气时,天已大亮。
这次他们收获一般,总共才29斤。前一天他们捕获了90斤。一年的旺季也就是六到八月,其他季节里只有运气来了才能捕到一点鱼,但更多的是空手而归。
接下来对鱼的处理是保持鱼肉鲜美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将鱼剖开洗净,用盐腌渍。鱼和盐通过合适的比例搭配起来,才能使鱼肉鲜美而不过咸。
处理这些鱼,对于刘冬丰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更何况还有老岳母帮忙。不足半个小时,就剖完、洗净、腌制成功。有些村民不愿意继续加工,就卖给他,而他则赚点加工费,虽然苦点累点,能帮助大家他也很开心。
刘冬丰妻子自幼体弱多病,除了听力有问题,还有轻度脑梗塞,糖尿病,必须终生服药。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在坚持服药的情况下,她已经能生活自理,有时候还能帮忙做点家务事。一般的家务事还是以刘冬丰为主,他83岁的老岳母会帮他料理点家务。图为老岳母在帮忙煮早餐。
吃过早餐,刘冬丰就把昨天的鱼端出来晒干。这么热的天,稍微疏忽鱼就会变质,就会前功尽弃。有的渔民靠腌鱼时使劲加盐来防腐。而他的鱼不靠加盐,而是靠细心打理来保证鱼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