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8.08.08
候鸟迁徙跨越千里 留守儿童的团圆假期
每年寒暑两假,都有数以万计的小孩离开家乡,去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和他们团圆,他们就像每年迁徙的候鸟一样,小小的身影在一列列火车上显得那么让人牵挂。在王嘉广的印象中,从老家到广州是一段越走越长的旅行,这种记忆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清晰。
湖南衡山县福田铺乡千家村山清水秀,翠绿的稻田分布在道路两旁,王嘉广和弟弟王嘉鑫与爷爷和奶奶在这里上学生活。 远离父母的生活。 7月16日傍晚,王嘉鑫把最后一只鸭子赶进鸭圈便钻进房间收拾行李,哥哥王嘉广在一旁帮忙拾掇。两个鼓鼓的书包装满了作业本和拼图小玩具,他还特意把妈妈买给他的两本童话故事书也塞了进去。每年寒暑两假,都有数以十万计的小孩离开家乡到父母打工的地方,与分别半年的父母团聚,度过暑假。而广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容纳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王佳鑫的父母王斌和刘敏也是如此。(摄影&撰文/肖雄 徐勉 朱红鲜 胡林)
衡山县老家,王嘉广带着小伙伴一起去河道抓鱼。20年前,17岁的王斌跟着南下打工的大潮从湖南一个小山村来到广州打拼,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如今王斌和妻子刘敏长期在广州务工。
王嘉鑫在老家看书。衡山县老家,墙壁上贴满了王嘉广俩兄弟的各种奖状,由于奶奶管教的严,看书成了他们日常的一大喜好。
湖南衡山老家,王嘉鑫和留守在家的小伙伴一起下象棋。与往年一样,每到暑期,王嘉鑫和王嘉广俩兄弟都会跟随奶奶,一起前往广州和父母团聚。每年放暑假后,兄弟俩就盘算着到广州后的行程。
衡山县老家,奶奶在做饭菜,王嘉鑫则在一旁帮忙烧柴火。“吃饭了,吃饭了”,晚上7点,王大爷为两个孙子准备了告别晚餐,桌上有孩子们最喜爱的卤猪蹄。“路上要听奶奶的,车站人多,不要乱跑,到广州后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别忘了做作业。” 席间,爷爷也不断叮嘱奶奶,“你也要看好他们,千万别大意。” 虽然再过一晚就能和父母团聚,饭后的王嘉广回到房间显得有些沉闷,他说离开家里的小伙伴有点不舍,去到广州其实会很无聊。
出发前一天晚上,父母跟王嘉广视频聊天。“宝贝,怎么了,听说你不高兴啊?”“妈,我挺好的,准备睡了。”“宝贝路上注意安全,带好弟弟,要听奶奶的话。” 晚上10点半,妈妈刘敏打来了视频电话。这是刘敏每天的下班时间,也是全天最放松可以和儿子通话的时间。与妈妈通完电话后,王嘉广徐徐进入了梦乡。
迁徙的路途 第一缕晨光射穿薄雾,千家村迎来了一个温馨的早晨,近处的民房传来公鸡清脆的鸣叫声。奶奶早起洗漱。17日凌晨5点,天色微亮,为了赶路,王嘉鑫兄弟俩就被奶奶叫醒,换上了新衣,准备启程。
早上6时,还未睡醒的王嘉鑫和哥哥拿着行李在楼下等摩托车前往火车站。
王嘉鑫俩兄弟和奶奶坐上摩托车离开千家村。“路上一定注意安全,早点回家。”兄俩提着大包小包和奶奶从家门口出发,爷爷在晨光中目送三人远去。从千家村出发,需要先乘坐摩托车半个小时到达镇上,然后再转车前往衡山火车站。俩兄弟和奶奶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赶路的颠簸和辛苦。
衡山火车站候车大厅,王嘉鑫和哥哥看着一旁打游戏的乘客一动不动。10时30分,在候车室候车多时的王嘉鑫孙奶终于进站登上了K字头软卧列车。暑假车票紧张,提前几天抢了几次硬座无果后,最后还是狠心买了软卧。在王嘉广的心理,从老家到广州是一段越走越长的旅行,这种记忆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清晰。“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坐火车很快就到了,现在觉得火车开得好慢,”王嘉广站在过道里望着窗外,一直询问奶奶还有多久到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