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3|回复: 0

[影乐之声] 乌鸦电影|时间到了,这个养蟑螂的男人,鞠躬下台,渐行渐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6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到了,这个养蟑螂的男人,鞠躬下台,渐行渐远...

 写字的乌鸦 乌鸦电影  2018-07-23

1990年8月30日,香港文化中心。


有个30岁的年轻人,在一间300多人的小剧场里,做一场个人表演。



那是他进入娱乐圈的第6年,没少折腾,还是混得默默无闻...

 

于是他做了个决定:老子要退出娱乐圈!在30岁生日前,做一场演出,第二天就转行!



他豁出去了,自己掏了几万块,到马路边、天桥上贴海报、挂宣传标语,自己印票上街兜售。

 

他特意选了一个最难、也最冒险的表演形式:一个人站着,干讲俩小时,没道具、没配乐,甚至几乎没动作。

 

在美国,人们叫它:Stand-up comedy

 

他跟朋友想了一晚上,硬是憋出个中文名:栋笃笑(粤语“栋笃”的意思是:站着)。



怎么看,都像个任性的“自杀行为”,然而,命运就是这样猝不及防。一夜之间,他红了。

 

这个人叫:黄子华。



这场名叫《娱乐圈血肉史》的栋笃笑,不夸张的说,是黄子华的自传、辛酸史。

 

光是剧本就写了9个月,大半是他在娱乐圈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他讲周星驰的爆红,羡慕张国荣可以在红馆唱足30场后退出歌坛,也细数临时演员的辛酸,以及自己的演员梦。

 

半真半假、戏谑夸张,又充满了自嘲与自怜。



1984年,黄子华大学毕业,从加拿大回到香港,一心想做演员。

 

他熟读俄国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名著《演员的自我修养》,迷恋方法演技,偶像是罗伯特·德尼罗。



他本打算考TVB艺员训练班,就是周星驰梁朝伟都上过的那个,可是不巧,那个班取消了,只好报了编剧训练班,伺机转行。谁知兜兜转转,做过编剧、电视台助导、主持人、话剧演员…就是没机会好好演一部戏。

 

有段时间他很迷茫,时常失眠,下班后不想回家,回家后不想再上班。但他还是安慰自己:周润发在红之前,也挨了好多年。


TVB艺员训练班


直到有一天,有人对他说:你当不了演员的,因为你不够帅。

 

他觉得委屈:长得不帅关我屁事啊,你去问我爸妈啊!



栋笃笑成功了,黄子华出名了,可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有颜值有演技的鲜肉,数都数不过来,他不够帅,想拍电影?没那么容易。

 

他为许冠文写剧本,把自己想象成男主角,写了一部《神算》。结果毫无悬念的,导演选了黎明当主角,他只做了个滑稽的跑龙套。



没办法,那是1992年啊,他的颜值怎么干得过92年的黎明?


有段时间,根本没人找他拍戏。

 

他说:没人找,和失业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失业是有仪式感的,那个仪式叫炒鱿鱼。而没人找,是没人告诉你,你是没人找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后来,终于有人找他拍了,但大部分都不是他想拍的戏:比如,鬼片,于是他合作过最多的女演员,是罗兰姐。

 

比如,山寨电影,周星驰要拍《少林足球》,就有人找他拍《武当篮球》,还要比周星驰那部早上映。


黄子华参演的恐怖片


还有些老板直接对他说:华仔、伟仔,就帮我拍“这些”电影,你呢,就帮我拍“那些”电影。

 

他推了很多戏,多到比接的戏还多,但还是挡不住票房连连扑街,香港媒体叫他:票房毒药。


内地上映过《霹雳火》《呆佬拜寿》里,黄子华都有份出演,但大家只记得成龙和刘青云


有影评人说:黄子华滥拍!

 

他不服气:我十几年就拍那么几部戏,这也叫滥?

 

最后他决定,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戏。他说:我有个梦想,就是死都要死在自己手上!

 

终于,《一蚊鸡保镖》(《一块钱保镖》)上映,票房又扑街,他“得偿所愿”。



多年后,他在栋笃笑上自嘲:其实我也挺厉害的,起个片名都能成功预测票房。



在电影圈里无路可走,他开始尝试拍电视剧。

 

2000年,一部《男亲女爱》红遍香港,收视率创下TVB史上最高的50点,至今没人打破记录。


《男亲女爱》剧照


因为黄子华在剧中喜欢养蟑螂,剧集播出后,饲养蟑螂竟然成了一种潮流。



2004年,《栋笃神探》问世,成为当年TVB收视冠军,要知道,它的竞争对手可是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金枝欲孽》啊。

 

香港人有多爱这部剧?因为黄子华与蔡少芬没能大团圆结局,不少观众打电话到TVB和各大报馆投诉,最后TVB只好补拍了一个完美结局。



所以,黄子华终于可以证明演技了吗?并不,赢了收视,却拿不到奖。

 

有人说:又贱又衰的搞笑角色,是为黄子华量身定做的吧,还用演技?

 

他不信邪,跑来内地,拍了部悲剧《非常公民》,演溥仪。



为了让自己外形更像溥仪,开拍前一个月,他减肥30斤。


有一天对着镜子一照,把自己吓了一跳:屁股瘦得没肉,都耷拉下来了。而在拍摄的4个月里,还要一直节食、吃减肥药。



拍摄地在天寒地冻的长春,整个剧组一百多号人,只有他一个香港人。渐渐的,他开始抑郁,每天晚上回到宾馆,就开始莫名其妙的掉眼泪。

 

他心有不甘,终于等到向往的角色,身体却承受不住。

 

他常常思考:溥仪一辈子身不由己,究竟人生有没有自由,有没有选择?还是,我们都只是不同程度的溥仪?



不久后,电视剧出街,业内好评,坊间再也没人说他没演技了,因为,根本没什么人看…

 

就这样折腾了十几年,慢慢的,他看淡了…



谁知,2013年,一部糊出天际的港剧意外把他捧上了TVB视帝宝座,而今年,他主演的电影《栋笃特工》票房突破4500万,拿下香港上半年票房冠军。


黄子华是TVB史上唯一缺席颁奖礼的视帝。在颁奖礼上,郑裕玲打电话给他,恭喜他获奖,他有点懵逼,问:有几个视帝啊?


人生就是这样奇妙,你想要的,总是得不到,你放手了,它却从天上掉下来。


所幸的是,演员之路如此坎坷,却给了他充分的空间,打响了栋笃笑的招牌,成为香港独一无二的存在。



很多人说:栋笃笑舞台上的黄子华,才是最精彩的黄子华。

 

演艺生涯中的那些辛酸、尴尬、咬牙坚持,他在栋笃笑里,毫无保留的讲给你听。只不过那些敏感内心的伤痛与挣扎,全部化为一个个自嘲的笑话,云淡风轻。

 

他说:我知道我不帅,我只是耐看。



他说:我做栋笃笑,就是为了赞助我拍电影拍电视剧。

 

他说:为什么拍戏那么辛苦我还要拍?因为我就是电影界的一支火柴,不燃烧就会变成废柴。



香港作家黄碧云曾说:看黄子华栋笃笑,像看斗兽——惊心动魄的残酷,难得是众人都笑得出…我知道黄子华凄凉的日子,都在他的笑话里。


从1990到2018,28年间,他做了14场个人栋笃笑,从300人小剧场,换到伊馆,再到容纳万人的红馆。

 

他自称口才不好,每次都要提前一年写剧本,不抄网络段子,也没有内容创作团队,全凭一个人,天天对着天花板想破脑袋。


1990《娛樂圈血肉史》现场


他形容这就像打擂台,太辛苦,怕观众不买账,又时不时要被媒体写:黄子华江郎才尽了。

 

但有时,没有后路就是最好的出路,别人说不行,他就继续做,结果,做了一场又一场。



有时,你觉得他离柴米油盐的市井生活特别近,对底层的观察细致入微。

 

他了解股民的心态,懂得上班族的难处,明白老百姓对政府的诉求,他讲的东西总是很接地气:失业、负资产、通货膨胀、国民教育、从众心理…

 

他说:老板发工资给你,一半让你工作,另一半是让你受气的。



他说:你戴劳力士,很有幽默感啊,有谁靠劳力赚钱的可以戴得起劳力士呢?

 

他说:香港一位高官说,在他的有生之年,香港的失业率都不会怎么下降的。按说,也不难解决的,干掉他!缩短他的有生之年!



但有时,他就静静的看着台下的观众笑,自己却一脸镇定,你又觉得,他仿佛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有着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独。



他不肯站队。

 

他说:香港特首要连任很简单,自己一个人不带保镖,走进一个很大的屋邨,还能走出来,就连任了!


但是,他也不同意香港人把所有问题都推给特首:过了几年,董先生下台了。我们还有问题怎么办?



他不怕得罪权贵,讽刺过贪官、调侃过首富。

 

连马云也逃不过他的讽刺:有钱真是可以为所欲为啊,不如下次买下整个好莱坞,一次性打败复仇者联盟。



他宁可逆着大众舆论的方向,也要说一些刺耳的真心话。

 

早在2009年,他就敢为“艳照门”受害者“平反”:你们偷看了人家的东西,还要人家出来道歉,有没有礼貌?难道不是应该你们说声谢谢吗?



他说:什么叫做真正的天真,就是他相信,一个艺人的形象就是他本人!

 

他还为同性恋、性工作者、低收入人群争取权益…

 

他怀念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那时的社会包容而开放。

 

他说:罗文曾拍过裸体写真,因为他相信香港人不会因为他露过屁股,就抹杀他所有的成就。他相信香港人是有空间、有包容的,我们可以某种程度的抛开彼此心中的矛盾…


昔日乐坛天王罗文


年度洗脑神曲,超多金句。我也就听了200多遍吧


2018年,黄子华58岁,他终于决定,不再做栋笃笑了。

 

“封麦”演出叫:《金盆𠺘口(漱口)。7月6日的首场演出,就激动到哽咽。



他尊重和热爱这个舞台。

 

他舍不得离开,但同时也觉得,再做下去有点尴尬...



更要命的是,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太明白他在说什么了。


那些他觉得不该被遗忘的、值得怀念的、必须在乎的、决不妥协的,年轻人听都没听过。

 

他不止一次说:你们出生太迟,听不懂我的梗了。

 

有点唏嘘,有点寂寞。



他以粤曲《幻海奇情》告别:

 

劳碌半生忙打拼,想在太平盛世,做个小明星,赢咗有粒糖,一输乜都冇剩,时光荏苒…能够与各位喺度欢乐一宵,都真系属于幻海奇情。



在香港黄金时代,那些曾经陪伴过我们的港片港剧港乐,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如今,连黄子华先生,也要鞠躬下台了。

 

一个时代,落幕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7 08:34 AM , Processed in 0.0352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