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3|回复: 0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084期:他们翻山越岭再次拍到野生大熊猫的身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1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6-11 11:32 PM 编辑

腾讯网  2018.06.11
他们翻山越岭再次拍到野生大熊猫的身影


3084.png
5月14日,大熊猫进入了保护区红外相机的“视线”范围。这是继2012年之后,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一次发现野生大熊猫活体。



1.jpg
5月14日下午,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到中坝保护站管辖区内的糖桶岩区域回收红外数据时,意外地在红外相机里看到了大熊猫的影子。这是继2012年之后,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一次发现野生大熊猫活体。(摄影/成都日报 吕甲)



2.jpg
这只大熊猫在2月16日进入了相机的“视线”范围。只见这只圆鼻黑眼的大熊猫凑近镜头与相机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用牙齿各种“啃啃啃”。当工作人员捡起这个手掌大的相机时,它已“面目全非”。自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这些健康的成年大熊猫的身影一共出现了11次。2000年5月12日,大熊猫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彭州人的视线之中。每年的3月至5月底,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都非常繁忙,因为这个季节是大熊猫发情、交配的季节,大熊猫的活动异常频繁。四月中旬,摄影师吕甲曾跟随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上山,拍摄下了这些大熊猫守护者们的日常工作,以及背后的辛苦付出。



3.jpg
4月16日早晨6点刚过,天空还翻着白肚,保护区的伍国林(左二)就早早起床了,按照预定计划,他要带着其他11人上山。这是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次清林巡护行动,行动计划2至5天。为了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陆续设立了20条固定监测线路,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巡护和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安装那些拍到大熊猫的相机也是他们的工作。保护区还会与森林公安、森林武警等部门在保护区和相邻周边社区开展反偷盗猎、非法采集专项联合武装巡护工作。



4.jpg
熊猫之所以喜欢白水河区域这块宝地,和这里的气候环境等分不开。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温垂直差异明显,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雨日多,日照少,湿度大,年平均气温12.3℃,区内气候适宜大熊猫可食竹生长。



5.jpg
这次主要任务是寻找保护区大熊猫的踪迹,并会对区域内大熊猫的活动进行观测,追踪它们的脚印和粪便,取得标本并带回分析。这趟巡山并不容易,有时候除了辛苦,还要看运气。



6.jpg
大熊猫的活动海拔在2300米到2600米之间,为了寻找到大熊猫的踪迹,伍国林和同事们需要先从海拔1000米的中坝站出发,穿越深山,步行一天的路程抵达扎营才能到达大熊猫的栖息地。山中夏天雨水偏多,常常一连几天衣服都湿透,地面被雨水侵泡爬山时候脚下常常打滑,非常容易摔跤;入冬之后又下雪,冰雪覆盖的路上每一次落脚都有踩空的可能,十分危险;唯有春秋两季,相对来说危险少一些。



7.jpg
伍国林说:“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基本上是中国最难爬的山了,全程没有道路,基本在峡谷和丛林中穿行。山体的坡度大多在70度以上,只有依靠绳索才能翻越山岭。只要你在这里巡过山,基本就能跑遍全国任何自然保护区了。”49岁的伍国林半辈子都在和植物、动物、大山打交道。2015年,伍国林到彭州小鱼洞中坝站做站长,一年四季都泡在山里。



8.jpg
徒步5个小时后,巡护队员乘着太阳小憩一会儿。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近1万公顷,是大熊猫岷山B种群分布的最南端,是大熊猫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区域和“爱情走廊”。在地域上沟通了九顶山、龙溪—虹口等大熊猫保护区,使岷山山系南段的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对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稳定和发展种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9.jpg
自然保护区的山里不能生火,全程只能吃干粮,背夫们人均负重数十公斤。保护区工作人员也各自背着不轻的背包,包里有准备的红外相机,干粮、水、简易的帐篷布、睡袋等等。



10.jpg
登山是个体力活,背夫脸上布满了汗珠。两公斤的水壶是巡护队员的标配。



11.jpg
巡护队员正在安装红外相机,用来监控动物的活动痕迹。每次巡逻,他们不仅要寻找动物活动的痕迹,还要在不同海拔的地方记录植被的变化,检测生物的多样性。



12.jpg
白水河自然保护区迄今共收集到四川省大熊猫野外种群状况监测记录表近1千份,四川省大熊猫同城分布主要野生动物种群状况监测记录表400余份,四川省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受干扰状况监测记录表近200份,共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位点10余处。



13.jpg
巡护队员对沿途的动物粪便进行记录,便于对生物多样性的跟踪监测。



14.jpg
巡护队伍除了查看动物痕迹,还要保护植物,巡护队员查看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



15.jpg
阳光透过山林,巡护队小心翼翼地穿行在剑竹林间,生怕打扰了住在这里的精灵。巡护队员们手上、脸上早已被植物划了好多道鲜红的口子,一天走下来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16.jpg
下午五点过,太阳渐渐翻过了大山,山林立只剩下鸟儿回巢的叫声,巡护队结束当天的行程开始扎营歇息。



17.jpg
所谓的住宿扎营就是头上撑一块巨大的透明塑料布,以天为幕以地为席,身下的防潮垫下就是枯枝树叶。山里的夜晚孤独而又美丽,伍国林和同事们围在户外灯下一起吃简餐谈天说地,抬头望漫天繁星。白水河自然保护区迄今共收集到大熊猫监测记录表近以外,还收集到其它野生动物的活动痕迹位点近300处,鸟类活动痕迹200余处,监测结果数据汇总促使工作人员较清楚地掌握了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8 03:10 PM , Processed in 0.0466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