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红毯背后的中国90后高定设计师
新浪图片 2018-05-22
我是刘力司,是一名在巴黎工作的高定设计师,1990年出生在四川成都,2011年赴法国攻读服装设计专业。大学期间,我拿下了“国际青年设计师”大赛的第一名,同年便在巴黎创立了高级定制品牌,成为最年轻的中国高定设计师。如今,我已在巴黎时尚圈小有名气,举办过4场反响不错的品牌时装秀,参加了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皇室贵族、商界大亨和明星是我的座上宾。
如果说有一种时装能被拔高到艺术品的高度,那么非高级定制服莫属。高级定制代表着一种奢华的生活方式,处于时尚产业链的顶端。它是一种为少数人服务的高品质生活方式——设计师根据每位顾客的身材、气质等因素,为个人设计高级服装。有人说,它是梦幻的衣裳,可以完全对市场忽略不计, “美”是评价它的唯一标准。这是我曾经举办的一场时装秀现场。
我的父母从事服装产业工作,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我从小对服装设计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1年,高中毕业后,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来到法国一所知名的时尚设计学校,攻读服装设计专业。2014年,大二实习结束后,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在实习单位和一位法国名人的推荐下,我参加了由巴黎市政府和Labo Ethnik基金会举办的“国际青年设计师”大赛,并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我喜欢将中西方的元素做一些融合,例如获比赛第一名的这件黑色露背礼服,露背体现的是西方文化中对于身体的张扬和开放,而正面的遮盖则显现了东方文化的婉转含蓄。那次比赛后,有不少买手和潜在客户开始关注我。当时恰逢戛纳电影节,有人开始穿着我设计的衣服去戛纳走红毯。
同年,我第一次参加了戛纳电影节。电影节和我第一次参加的时装比赛开幕日期刚好是同一天。在时装比赛开始之前,已有女星Aurelia Kahzan看中了我设计的衣服,并穿上它上走了红毯。此后,每年的戛纳电影节我都参加,成了戛纳的“常客”。到第四次,我们已作为“一带一路”戛纳环球电影节的主办方之一参加。
与不少同学毕业后进入时装公司“打工”不同,我2014年便在巴黎这片街区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开始制作定制服装。我希望先通过实践,积累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多尝试新东西,即便失败了也可以从头再来。未来若有大品牌和我洽谈合作,他们会更认同我的能力,而非“比赛第一名”这样的头衔。
2014年,我还举办了人生中自主举办的第一场秀,主题是“永不陨落的巨星”。首次办秀面临着不少“理想和现实”的问题。首先是资金和人力不足,设计出来的衣服在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要做出不少妥协。人手不够的情况下,我和2名制版师制作了十几套衣服,并把每件衣服按照不同的巨星的名字进行命名。当时帕瓦罗蒂基金会成为了我们的总赞助商,还给我们配备了一名意大利歌手。回头看当时的走秀,现在已觉得有些青涩。
这几年其实我并没有做太多宣传,因为定制服的宣传和成衣不一样,成衣是可以炒作的,但是定制服装不适合。定制服需要一步一步来,炒作就没有意义了,而且炒作对于定制服装的品牌形象来说不好。虽然外人看来这样可能很傻,但是我觉得没关系,可以一步一步地走。经过努力,这几年我们的品牌在巴黎时尚圈子里已经积累了一定人气。
一件定制服从零开始,到最后走上伸展台,通常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开足马力加班加点,最快也需要一个半月。遇到工艺复杂的服装,比如蕾丝多且繁复的服装,最长要达到半年时间。这件衣服的裙摆上有上万片羽毛,需要缝纫师一片一片地手工缝上去。
制作定制服装的步骤,不同的设计师在顺序上会有所不同。在巴黎举办一场年度走秀,我通常的顺序是找寻灵感、画出草图、找面料和制版、模特试衣,最后是真实的走秀。在正式踏上伸展台前,模特通常需要试衣三次。走秀衣服的制作中,我更多的是负责设计环节和找面料,具体的打版和制衣流程则交给更专业的团队成员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