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这一天原本是愚人节,但经历沧桑,越过人生的山丘后才漠然发现,我们已经渐渐淡忘了愚人节,哥哥张国荣才是我们的内心归宿。
风继续吹张国荣 - 风继续吹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心里亦有泪不愿流泪望着你/过去多少快乐记忆/何妨与你一起去追
如今我们对他的怀念正如那首《风继续吹》,多少记忆等我们去追。
不敢相信,哥哥已经离开我们15年了。

1989年的那个晚上,他在告别演唱会上略带悲伤地问台下的歌迷:“你们会不会很快就忘记我?我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如果有一天你们的朋友问起你们,八十年代有哪些歌手,你们随便提一下我的名字就好。”
他渴望被人记得,不是因为贪婪,而是他对这个世界太过眷恋。

我张国荣 - 大热
15年前的那一声巨响打破了所有人的宁静。我们想不通,哥哥生前那样活泼开朗、体贴入微,为何会选择用这样惨烈的方式与世界告别?

很多很多年前,张国荣回忆起童年时说:
“没有多少值得我记着的,没有什么值得我留念的,就度过了我的童年。唯一记得的是我童年时,我婆婆的逝世,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别人的死亡,留下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

△少年时的张国荣
那是他对作为一个孩子,对死亡的第一个认知,而在这之前,他一直以为婆婆只是“睡着了”。
但就是这次让他第一次看到死亡的样子。

△张国荣(左前)难得留下一张与父母一起的合影
1956年,张国荣出生了,在他生长的家庭里,父亲是香港洋服店的裁缝兼老板张活海,而当时马龙·白兰度、希区柯克、加里·格兰特等好莱坞明星都是他们家的顾客。
家中还有9个兄长和姐姐,张国荣在家中排行最小,所以大家都叫他“十仔”。
春夏秋冬张国荣 - 陪你倒数
尽管身边的家人很多,但张国荣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心和疼爱,张家的十个孩子年龄相差较大,对于最小的张国荣很难融入到哥哥姐姐的生活当中。
而对于在那个香港赫赫有名的父亲,两人也是鲜少见面。
由于家庭的一些矛盾,母亲张氏对张国荣的童年成长也没有太多过问。

△张国荣和哥哥合照,因为年纪相差很大,两人很少在一起玩
还是孩子的张国荣还不太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有人疼,什么又是有人照顾,他只知道,他渴望有个能陪自己说话、嬉闹的人。
但似乎这一切并不那么容易得到。

△张国荣参加姐姐婚礼
后来,因拍摄《霸王别姬》与张国荣相识的中国京剧院程派青衣名家张曼玲老师说:“国荣是一个需要爱的人,需要温暖,需要真诚。在我们面前,他特别天真,跟孩子似的。
一到我家,就坐在地上,跪在地上,无拘无束跟我们聊天,每次他到我家来,我就烙萝卜丝饼给他吃,这孩子吃东西可香了。”
当年情张国荣 - 张国荣

△13岁时,张国荣到英国读书,他说那时自己闲得发慌
相比其他同龄人眼中的童年,他对于童年的记忆只留存了空白,甚至像他说的那样,没有太多可留念的。
对于苦涩的童年,他只留恋一个人。
他的六姐。
他回忆说:“六姐她对我嘘寒问暖,从小带大我。这位工人在我心目中虽已经不是工人,地位已超越我母亲,我非常珍惜六姐,我觉得亲密情人失去后可以再找,但如果她突然消失,我指的是百年归老,我会非常伤心,她是我一生之中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六姐对于当时的张国荣来说,是他生活中的依靠,是他情感上的支撑。
尽管后来的很多路都要自己去走,但很长的时间里,正是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张国荣内心的不安和恐惧才有了暂且的安放之处。
有谁共鸣张国荣 - 张国荣
据张国荣回忆,有一次在朋友的邀请下,他决定参加“亚洲歌唱比赛”。
可当时还只是打工仔的张国荣却怎么也凑不出报名费,回到家中只好找到六姐帮忙。得知这个消息,六姐全力支持,尽管自己是一个佣人,不言一语的马上拿出二十元给张国荣。
而当时的报名费只要五元。

玻璃之情张国荣 - 一切随风
正是这五元的报名费,让他如愿站在舞台上,力求完美的张国荣从初赛、复赛直到最后拿到奖项,他的每一次等待都显得有些忐忑。
但他有一种锋芒,让他对自己信心十足。
那是1977年,张国荣在香港正式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