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4|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004期:“郁”火重生:与抑郁症相处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2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8.03.23
“郁”火重生:与抑郁症相处的故事


3004.jpg
“严重时,死亡对他们来说就是诱惑,像一个香甜的馒头,想马上吃掉”。据世卫组织2014年数据,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人。



1.jpg
“严重时,死亡对他们来说就是诱惑,像一个香甜的馒头,想马上吃掉”,一名患者如此描述抑郁症带来的巨大生理折磨。据世卫组织2014年数据,全球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人,抑郁症的发病率是11%,即每10个人中就可能有1个抑郁症患者。18岁的Karlie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回忆起发病的状态,她说:“我会对高度失去感觉,甚至有纵身跳下的冲动。”摄影/南方日报 罗斌豪



2.jpg
在确诊前,Karlie甚至没有意识到抑郁症的问题,直到和朋友Raegan交往。Raegan发现Karlie不爱说话,心情长期低落,但又很容易因一些小事产生过激行为,很快为Karlie找到心理咨询,随后转介到大医院就诊。



3.jpg
Karlie最终在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抑郁症,开始遵照医生的指引服药,图中是当时一天的药量。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抑郁症,但也会带来一定副作用。



4.jpg
在亲友的陪伴下,经过3年的治疗,Karlie的病情明显好转,已经接近康复并逐步停药。康复期间,Karlie重拾过去的兴趣到舞蹈室跳舞,Raegan在一旁陪伴,用手机放伴奏音乐。



5.jpg
拍摄这张图片的时候,Raegan开玩笑说像在摆拍婚纱照,Karlie被她逗乐了。Karlie如今就读于一所国际高中,她告诉记者心中梦想的学校是美国的沃顿商学院,目前正在加紧准备,她很期待即将到来的留学生活。



6.jpg
叶冬春在30岁的某天,突然感觉到自己已不再年轻。一场悄然而至的危机几乎把他摧毁。“从湖南老家来到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一定要闯出名堂,现实却是一无所有,感觉自己比谁都比不上,心态一下就崩了……”他睡不着、便秘、感觉肌肉整天都在绷紧,眼睛干涩,身体脱皮,打电话给老家的妹妹,经常说着说着就哭。发作的时候,整个人都没有活力。



7.jpg
叶冬春现在居住在白云区大源城中村,他养了一缸境遇,给屋里添些生气。患病时,叶冬春手上一有钱就在出租屋窝着,钱花光又再去随便找份工作。大学师范生毕业的他觉得无法从中体现个人价值。就像反复扭掰的金属,自己的状态每况愈下,头发都掉光了。家人也曾劝叶冬春回家休养,但他不甘心。



8.jpg
叶冬春在2016年确诊抑郁症后,才开始康复之路。叶冬春认为药物治疗对他非常有效。2年过去,他已处于稳定阶段,药量减少到每天一粒。受访的几位抑郁症患者表示,要把抑郁症当成普通疾病看待,及早发现,尽早求医。在康复初期,遵照医生的指示,坚持服药;情况稳定后结合自身情况,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让身体与心灵逐步恢复活力。



9.jpg
叶冬春把这段抑郁症经历形容为“浴火重生”。今年,他给定下了两个目标:一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启自己的电商事业,曾在深圳做过成衣销售的他踌躇满志。另一个是写一篇文章记录这几年来自己与抑郁症斗争的经历,久病成医的他希望以此鼓舞更多的病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大源村是广州有名的淘宝村之一,叶冬春在老同学的电商公司内学习,他自己的淘宝店计划在今年四月开张。他希望通过努力弥补患病期间所失去的时光。



11.jpg
76年生的李红是一家外贸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在2010年确诊躁郁双相障碍。早年读书的时候,李红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想保持领先,这种执念慢慢变成病态,“一定要考第一,考了第二都会失落。”她一度觉得自己没用,一无是处,认为美好的事物都是过眼云烟。这种低自尊与不配获得感一直困扰她。



12.jpg
2000年前后,李红感觉自己的颈椎出现严重的疼痛,她走遍广州各大医院,照了无数X 光片,医生没能发现问题,情况也一直不见好转。最终在2010年确认这是抑郁症伴发的症状。当时社区为她申请了四级残疾人证,在医疗报销与交通出行等方面能够享受一定的优惠。



13.jpg
患病期间,李红喜欢通过大量的写作宣泄压力,调整情绪。李红认为吃药虽然有效,但对身体的副作用也很大,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她更倾向于通过阅读、听书、写作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14.jpg
李红向记者展示了一本对他影响深远的哲学书籍。“要把自己当成朋友,接纳自己,爱惜自己。让自己忙碌起来就不会空想,从生活小事譬如家务、烹饪做起。”李红相信,抑郁症也可能“一念即转”。



15.jpg
患者八月在2008年确诊抑郁症。当时八月遭逢了工作和生活上的一系列变故,心情变得非常消沉,失眠问题越来越严重。她以为这是遇到人生低潮的自然反应,并没有往疾病的方向去想。直到亲戚提醒,才到医院确诊抑郁症,当时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单相抑郁。



16.jpg
2008到2010年,八月完全休养在家。感觉病情稳定后,她开始重新投入社会工作,并不断给自己加压,希望补回过去3年的时光。到2016年,因为一些家庭问题,八月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一度向主治医生救助,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图为八月在康复期间的画作。



17.jpg
像感冒一样,抑郁症也分很多种,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2016年年底,八月终于确诊为抑郁症中的噪郁双相情感障碍,具体表现为心情高涨时躁动,低落时又十分抑郁。换药过后,才开始慢慢调整到位。如今,八月的病情已达到“临床治愈”。她希望自己的误诊经历可以提醒病友,确诊抑郁症后,还要甄别自己的类别,针对性地开展治疗方案。



18.jpg
81年生的海森与抑郁症“相处”了20多年,过去辗转过多地工作,病情一直反复。在大学抑郁症最为严重的时候,海森也没想过将自杀的念头付诸行动。每次有可怕的念头,他都想起初中时暗恋过的一位女同学。虽然印象已模糊,但对这份美好感觉的渴望,帮助他克服了自杀的冲动。最近几年他的情况也开始稳定下来,他认为妻子的陪伴与包容,稳定的家庭和工作,是他病情转好的关键。



19.jpg
与高发病率相对的,是我国抑郁症极低的就诊率。病耻感与不了解,让抑郁症成为危害都市人群健康的“隐形杀手”。海森说,每次有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很多评论都会说:“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其实说这些话的人都不了解抑郁症。抑郁症病人大多内心敏感而善良,他们最渴求的是旁人的理解,最需要的是亲人朋友的支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5 04:58 PM , Processed in 0.0663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