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8|回复: 2

[百家杂谈] 造就史上最欢乐演讲,高雅音乐原来这么好玩!|第262位造就者:刘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1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3-16 07:44 PM 编辑

春节特辑丨造就史上最欢乐演讲,高雅音乐原来这么好玩! 

 2018-02-15 造就 造就



第262位造就者 刘键

指挥家、导演



大家下午好,我是刘键。刚才演奏的曲目是《匈牙利舞曲》,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一场跨界的音乐讲座,是希望借助交响乐来带给大家一些启发。这个特殊的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施行多年,但在国内还不常见,不过它很有意思。



交响乐是人类科学文化艺术的最高成果,也是高度智慧的集散地;交响乐队非常庞大,多则有百来人。


一个乐队中有如此多的乐器,如何将它们进行有序组合是一门学问。对于交响乐来说,这就是交响法。


基本而言,交响乐队分为低音、中音及旋律三大块,旋律时而高时而低。我们分别来听听这三块的声音,听听看它们是怎么组合起来的。



总的来说,低音部分身在一线却默默无闻,如果你不注意,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们往往会注意到旋律,但如果乐队里没有了低音组,那就像失去了根基,一切都会变得虚无缥缈,所有的节奏都将混乱无章。


如果将交响乐队比作一家企业,低音组就是其中的核心员工和工程师,企业没他们不行,但他们又不常被看见。不到关键时刻,他们不会露出自己的个性。



正如有了低音组,音乐的和声才更丰满、更有力量,节奏更明确。一个企业有了那些核心员工、技术人员、质检员等等,才不是一个空心的企业。他们是听不见旋律的主旋律。


所以,在我做指挥的时候,不是只指挥一个旋律,而是要把所有脑子里听到的声音都指挥进去,哪怕这是最微弱的、观众听不到的声音。


指挥必须听见所有的旋律。


指挥不是即兴的,必须事先通盘设计


事实上,所有的乐器都能成为主旋律,但我们往往还是选择比较鲜亮的声音,比如小提琴、长笛这类高乐器,使得旋律更突出。


一般来说,经典的交响曲有四个乐章,指挥必须全盘设计,既要遵循几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典原则,又要有自己指挥的独特高明之处。



指挥既要设计全曲的「高潮」,又要设计每个乐章的「小高潮」,还要设计旋律。旋律如何进退、如何避让;何时开门见山、何时顺水推舟、何时力挽狂澜、何时乘胜追击、何时见好就收……这些都是招,都在指挥的肚子里,都要提前设计好。




音乐是一个生命,是一个梦,它不是一本教科书。它要讲究技术,也要自然、浪漫和情怀。一部音乐作品是否有魅力取决于它是否能让人听懂和感动。


要创造完美合作,指挥必须牺牲自己


乐队里常常有独奏者,即一个人演奏。此时,独奏就是旋律,也是炫技。独奏是这首乐曲的主角,但他的成功却离不开乐队的伴奏;而我作为一个指挥,必须兼顾独奏者的个性和乐队的惯性。



两者之间有时是矛盾的,有时是统一的,指挥必须永远要有耐心,要创造完美的合作,指挥必须牺牲自己。所谓牺牲,就是牺牲自己的个性,因为独奏者和乐队都已经够有个性了,指挥再有个性就天下大乱了。



当独奏者出现技巧或情绪上的偏差时,指挥必须成为双重保镖,来保护双方的合作。


指挥家只有一次生命


对于作曲家而言,假使他们曾失败过99次,但只要赢了一次就出名了,就够了;但是对于指挥而言,失败一次也就惨了。指挥只要在台上出过一次小问题,这辈子就完了,白干。


指挥只有一条生命。


成功的概念是什么?很好不算好,出彩才算好!对于如此苛刻的评判标准,只有乐队和指挥齐心协力,极度发挥,才有可能把一首交响曲、一个交响乐队完成得很好。



所以说,指挥和乐队的关系,其实是相互依存的。指挥要让那些乐队成员服你,必须具有以下三个本事:


  • 第一,靠本事,得要你自己的本事过硬;

  • 第二,靠你的工作方法;

  • 第三,靠呼风唤雨的性格。


反过来肯定失败,因为乐队员要找指挥的错实在太容易了。


我在美国交响乐团工作时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美国的乐队员工作时间到了就拎起乐器走了,所以指挥都要算好时间,一秒钟都要算得非常精确。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还要拿中国的那一套东西去,好像可以排练很多时间,但是不行。第二天我拿来一块方的木板让大家签字,说我这个小指挥需要在今天多排练一个长笛的独奏,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帮助这个长笛,可能会延长时间,愿意者签名。没想到,这个事情这么弄反而成了,所有的乐队员全部签名。


如果我前面来一个命令,必须怎么样,没用,理都不理你。但是要你来签名是体现你自身的价值,说明你愿意帮助别人。一件事换一个方法做,一下就做成了。


一名指挥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好的乐队


青年时代,我曾在北京看过一场柏林交响乐团的表演,看过之后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好了。柏林交响乐团的所有乐队员都把自己当成了首席,连坐在最后角落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队员也在忘情的演奏,仿佛自己是个首席。



我是一名指挥,我特别清楚,咱们国内的很多乐队,如果乐队员想偷偷懒,是会非常容易混过去的。但是我看这个德国的柏林乐队,每个队员都把自己当首席,我想那还得了。这时我才明白,一个指挥的成功,真是离不开一个好的乐队


乐队不要不痛不痒的老好人做指挥


指挥要在狭窄的机会里有极度地发挥,要突破逆境,首先要靠自己的专业精神,即读好谱子,找出与众不同的出彩方法去推动高潮。其次要做深思熟虑的准备者,同时也要预防各种不测,还要敢于冒险。



尤其在最后的关口,你要带着这个队伍去背水一战。乐队不需要一个庸庸碌碌、不痛不痒、这好那好的老好人做指挥,乐队需要一个靠得住、能担责任、有冒险精神的指挥,这样大家才愿意跟着你。


我们今天虽然讲的是交响乐,但我想,聪明如你们一定听到很多跟自己工作相关的东西,现在我们来为大家演奏最后一首曲子——《天堂与地狱之康康舞曲》,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有情有趣的上海爷叔,让音乐小白秒懂交响乐 

 2018-02-15 造就 造就


指挥家、导演刘键出生在上海,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前往美国学习。他留美生活多年,在纽约曼哈顿百老汇地区担任音乐活动指挥工作十余年,是第一位在美国同时指挥古典音乐和音乐剧以及爵士乐的华人指挥家


去年夏天,一位上海爷叔路见不平,拦停撞人女子的事迹引发网友一致点赞。而这位上海爷叔,正是刘键。在不久前的演讲中,他向观众详细介绍了交响乐从乐器到合奏、从智慧到管理的干货。无论对音乐小白,还是对领导者来说,都是极大的福利。


交响乐团的乐器结构比较复杂,对古典乐小白来说,第一次到音乐厅欣赏交响乐最好提前做好功课。否则在现场,难免经历「兴奋—困惑—无聊」这样的心路历程。


不少观众坦言,除了前排演奏者手中的小提琴、大提琴等几种常见乐器,后排乐器似乎都有些陌生。如此一来,面对一场音乐盛宴,也只能看个热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交响乐团有哪些乐器?


首先,虽然人数众多,但交响乐团中其实只包含五大类乐器:


  • 弦乐器

  • 木管乐器

  • 铜管乐器

  • 打击乐器

  • 色彩性乐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 ... ca0Q/640?wx_fmt=gif); background-size: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center;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1

弦乐组


弦乐组由提琴类乐器组成,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种乐器。



  • 小提琴犹如乐队的皇后,声音华丽漂亮,又有各种千变万化不同的拉法;

  • 中提琴则犹如一块丝绒,丝绒上面可以放最灿烂的珠宝;

  • 大提琴在乐队里或扮演低音角色,或单独独奏,它就像一个长者在跟我们说话;

  • 低音提琴就像只大象,它是乐队的支柱,基础中的基础。


这一组基本上占满舞台的前半部,它是乐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其中的每一种乐器都有一位首席演奏者。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 ... ca0Q/640?wx_fmt=gif); background-size: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center;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2

木管组


可不要被木管乐器的名字所误导,它的材质并不是仅限于木质,也有用象牙或动物的骨头材质制造的。多数情况下,用木管乐器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木管乐器组包括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巴松)四种主要乐器:


  • 长笛的声音清脆又华丽,它常常用来演奏旋律的最高峰;

  • 双簧管的声音非常特殊,个性鲜明,常用来演绎田园风光及非常甜蜜的声音;

  • 单簧管的声音像一个炉管;

  • 大管非常好听,可以吹得很抒情,但如果吹活泼的声音又会变得很滑稽,很诙谐。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 ... ca0Q/640?wx_fmt=gif); background-size: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center;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3

铜管声部


小/大号、长号、圆号......各种亮瞎眼的金属乐器都在这,看起来就高调:


  • 长号的声音既可以柔软又可以坚实刚硬;

  • 圆号的声音让我们感到阿尔卑斯山一般的苍凉,上面都是雪;

  • 小号是最雄壮响亮的声音,往往被喻为铜管中的英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说扑克脸对铜管声部来说是件好事,这样才不会因为脸部肌肉颤动而影响了音色。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 ... ca0Q/640?wx_fmt=gif); background-size: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center;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4

打击乐组


小/大鼓、定音鼓、木琴、马林巴、三角铁……在乐团中,最爆炸、最酷炫的就是打击乐。如今交响乐队使用的打击乐大部分是低音鼓和军鼓,包括镲,它们的声音令人振奋。


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 ... ca0Q/640?wx_fmt=gif); background-size: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background-position: 0px center;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no-repeat;">

5

色彩性乐器


色彩性乐器包括竖琴、吉他、曼陀铃、钢琴等。这些都不是乐团编制里的常规乐器,用的比较少,是否需要得看作曲家的安排。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这么多相同的乐器,演奏出错听得出吗?即便观众听不出,指挥也一定会发现。初识交响乐的观众们指挥的工作很轻松,负责激昂澎湃就好了。事实上,他们是一个乐团名副其实的领导者。听一个交响乐团的演奏,就是在听这位指挥的作品。


演奏时,乐手们为何时刻注意指挥的手势?


在一个乐团演出里面,团员所看的乐谱是分谱(他演奏的那一部分),作曲家写的总谱(大家要演奏什么)则早已在指挥的脑中存档。指挥不仅要控制曲目的强弱、快慢、情感的表达,也要把握各声部在什么时间点进行演奏。所以,乐手要在演奏过程中,实时关注指挥发出的指令。



虽然在整个台下的排练中,乐手们已经和指挥进行了磨合以及各种细节的沟通,但是由于曲目规模庞大,演奏家很难在看谱的同时记住排练时的要求细节。因此,指挥的手势会在关键时刻起到提示的作用


指挥与乐手如何实现完美合作?


指挥家刘键曾在造就的演讲中,用六首曲目向观众诠释「指挥棒中的管理哲学」。


《匈牙利舞曲》

匈牙利舞曲Classical Artists - 不朽经典 管弦乐

一个乐队中有如此多的乐器,如何将它们进行有序组合是一门学问。


《天鹅湖之四小天鹅》

四小天鹅之舞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 中国交响乐团合集

低音的巴松和贝斯存在感很低,但如果没有它们,这首曲子就不成音乐了。常常被忽视的中提琴,也是重要成员之一。


《红旗颂》

红旗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颂歌凯旋

虽然这首曲子我们只指挥了短短的四句旋律,但其中却包含了诸多要筹划的事情,我们要考虑何时开门见山、何时退让、何时舒展,何时要有细腻的、突然的情绪等等。


无论多么小的东西,在指挥的心里都必须要安排。对于整部交响曲,指挥的心中都要有一个统筹,且是心中早就想好的,不是不是即兴的,即兴是不安全的。


《拿波里舞曲》

II. Españoleta y Fanfare de la Caballería de NápolesMiloš Karadaglić;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Yannick Nzet-Sguin - Aranjuez

当独奏者出现技巧或情绪上的偏差时,指挥必须成为双重保镖,来保护双方的合作。


当小号手在演奏到激动时可能会出现晃动,指挥要带领乐队与小号手配合,共同完成这首乐曲。


“我们连站都有讲究,他站在这个角,我指挥的时候假装是看乐队,但实际上,我的眼角一直在盯着他看。小号手每次吹的时候都会激动,我真的不知道他会激动到什么程度,但他真的会很激动,叭叭叭叭、哒哒哒哒,一高兴就吹得很快。他激动起来了我们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就要尽自己的洪荒之力去保护他们了。”


《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施特劳斯家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在「迷你乐队」演出时,每个人都代表一片人,比如小号是要3个人,但现场只有1个。在这样的情景下,乐队就要自动调整音响比例。


《天堂与地狱之康康舞曲》

康康舞曲奥芬巴赫  (Offenbach)

乐队不需要一个庸庸碌碌、不痛不痒、这好那好的老好人做指挥,乐队需要一个靠得住、能担责任、有冒险精神的指挥,这样大家才愿意跟着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非著名”华人指挥家告诉你,交响乐究竟是怎么个交响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5 04:58 PM , Processed in 0.0503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