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1|回复: 0

[影乐之声] 陈念萱:用最原始的爱,来面对无解的冲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1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念萱:用最原始的爱,来面对无解的冲突 

 2018-01-31 陈念萱 大家


地中海岸古希腊罗马海港城Antalya,举办了半世纪的地方影展,2017年扩张成国际影事,数量不多的片单有一甲子回顾,有向大师致敬的历史展望,有讨好新世代的絮语,有美食大观的时尚佳话,还有来自中国云南的剧组,以及进行中的70项制片计划论坛。即将前往平遥影展的开幕片《不要离开我》,则向波斯尼亚导演爱达致敬,开幕式上,便赠与荣誉奖项。


影展会场除放映厅外,还有玻璃金字塔里的电影论坛,最有趣的是早餐会,大会特别设置专属厨房与几张大圆桌,提供各不同主题主讲人招集会议,按照土耳其人热爱早餐的方式,丰盛而漫长,边吃边谈,从清早到中午,热烈又悠闲。


玻璃金字塔


前年在福州举办的丝路国际会议上,巧遇土耳其代表团一行,由于语言隔阂被冷落,我便充当地主,夹带他们去喝茶吃饭,认识这座颇有历史的南方海港城。于是,代表团中的安塔利亚市长,念兹在兹地邀请我去拜访他的海港城市,作为感谢。一年来,我并未放在心上,这种举手之劳,怎好意思让人回报?


既然我写电影,便有了蹭影展顺道旅游的机会,拍板这趟行程时,其实无法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待遇。不期待,是最不为难自己的旅行方式,既然决定去探访这座地中海处处废墟古迹的海港,便既来之则安之,自备盘缠一探究竟。却未料,影展包三餐,且提供当地最好的几家餐馆让访客任选,只要事先预约,便能欢畅地大快朵颐,吃完拍屁股走人,典型霸王餐,在山海一线间,浪漫地享用,食物精彩,景观更是秀色可餐。


影展包揽了市中心最大的酒店,后花园直达海岸,沿着海岸线的公园可散步到影展会场,复地甚广。酒店号称五星却并不奢华,甚至属于朴实型地实用,功能样样具备,餐饮相当丰盛,且日日更换菜式。


国际知名影星沃肯(hristopher Walken)、波斯尼亚导演爱达(Aida Begic)同时在54届安塔利亚影展开幕式上荣获贡献奖。这是半世纪地方影展首度转型成国际影展,就像金马奖初始从地方影展转进国际化时一样,邀请全球知名影星站台,且邀请了入围威尼斯、戛纳、柏林影展三大影展影片,作为此次影展观摩片,全程包机票三餐食宿,所费不赀。开幕式当日下午,全体嘉宾游街,声势浩大。


波斯尼亚导演爱达


最让人感动而震惊地,是主办方邀请了《不要离开我》全体剧组,含饰演难民的儿童们,他们在真实世界里,亦为叙利亚流离失所的孤儿。每天上午在酒店餐厅里,遇见这群孩子们,相亲相爱地彼此照顾,上演着比影片里更浓的呵护之情,举止优雅,毫无难民的狼狈与羞怯,着实令人大开眼界,恰如影片里的故事,原本美满小康的家庭,一夕变故,导演表示拍摄这主题,就是要引起世界性的关注,共同营救守护无辜的孩子们。


《不要离开我》海报


已有八部作品的爱达导演,主要锁定波斯尼亚内战造成寡妇与孤儿的社会问题,在映后座谈上,说明自己身为波斯尼亚人,却拍摄土耳其的叙利亚难民,恰恰是外国人在国外的切肤之痛,感同身受。她认为电影是最好的沟通媒介,也许大部分人在观影前带着偏见,一旦看了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故事,这便已经潜移默化地造成改变,也许很少很慢,毕竟,种子已经根植,终将形成有效的影响力,这一点,导演相当乐观,也是支持她常年浸淫创作的动力源头。


爱达导演表示自己身为女人又是母亲,对这类议题相当敏感,而让她的电影真实得像纪录片。她认为:“人类的痛苦是一样的,我们以同样的方式爱、疼痛与期望,无论我们是波斯尼亚、土耳其、阿拉伯或中国人。”


既然是为旅游而蹭影展,其实看的影片并不多,一部找不到相关信息的哀伤匈牙利片《小港湾》(Little Harbor)我想起在纽约林肯中心看过类似的电影,关系紧张的母女,又爱又恨地彼此折磨。此外是获得戛纳影展最佳影片Mohammad Rasoulof的伊朗电影《正直男人》(A man of Integrity),导演有多部作品曾在台北放映,是继阿巴斯后最为人熟悉的伊朗导演。


连续两天去走马逛花看古罗马遗留的海港,在悬崖峭壁间走街串巷,从外观看会误以为很小,走起来却惊人地大,快速地走两天,并未细看却也没有真正走遍。遇到一位有趣的画家,旧屋里堆满了破烂似的艺术品,在一堆乱七八糟的画作里,看见几幅有趣的苏菲舞者像,其中一幅黑白舞者对立,夹着一株发芽中的树苗,老画家说:“黑衣人里面穿着白衣,表示脱下外衣,就能变成白衣人,这是人类的本质,人人都是天使。”为这段描述,我买了这幅小画,虽然表面上是被强行推销,老板话多又强势,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对的,消费要看心情)。


安塔利亚


安塔利亚有许多世界遗产古迹,遍地是希腊人留下的废墟,四处干枯地散落。从收藏丰富的博物馆里,可以窥伺五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种生活概况与帝国变迁。有趣的是希腊人留下的裸体塑像,都被去势,原因自然是穆斯林认为伤风败俗,刻意砍去了重要部位。


这又提醒了我挑选向大师致敬的一部1949年土耳其电影《痛殴妓女》(Strike the whore)叙述希腊入侵土耳其期间,女教师为爱人做间谍而去接近敌军指挥官,被乱石打死,事后平反,纠众闹事的领头者也被处以绞刑。这部黑白电影没有字幕,却很容易看明白剧情,老实说,就像爱达导演说的,观影后改变了我对土耳其人的成见,这根深蒂固的偏见,来自前一部讨论亚美尼亚大屠杀的电影。


横跨欧亚而不被欧盟接受的土耳其,1923年建国至今未满百年,千百年来种族交错,进进出出,信仰亦从波斯帝国的祆教、希腊多神教、拜占庭与罗马基督教转为今日的伊斯兰教,其中无数假藉宗教战争的掠夺,便已将这片土地的面貌彻底改变,可谓一言难尽,从街头上各种长相的当地人,可以感受到骨子里的哀伤,也或许,这份伤感,亦来自于影展的片单吧!内战与多种族纠纷,始终是这里的社会议题,一如爱达导演始终关注的主题,片名用土耳其语《不要离开我》,含义多面,试图将这份苦痛带向全世界的共同灾难,用最原始的爱,来解决或者面对无解的冲突。


这是我第二次到土耳其,相隔十年,期间也试图从电影与旅游书去了解这无法有清晰概念的国家,历史太久,种族太多,甚至无法定义现有的种族源自何处,一再的迁徙,早已模糊了他们的面貌。于是,就像爱达导演说的,共同语言,是人类都具备的爱与痛以及期望。也许,这也正是这小小地方影展走向国际化的远大志向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8:32 AM , Processed in 0.0612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