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1|回复: 0

[人世间] 《全民故事计划》第229期:到贫民窟追回一百万欠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6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贫民窟追回一百万欠款 

 2018-01-26 李渔 全民故事计划

他们专门在城区拦出租车去B城,等开到没人的地方把司机一杀,抢钱抢车,尸体在荒郊野岭随便一扔,找都没地方找去。


全民故事计划229个故事



2013年,我在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做区域经理。9月时,我负责的城市发生了疑似诈骗事件。公司派出风控人员和我一起去做调查。


风控负责人叫王枫,三十岁,个子不高,带着副黑框眼镜。别看他岁数不大,已经是在风控做了六年的老员工。在飞机上,他跟我梳理整个事件的经过:8月时,这个城市突然发生了八笔贷款逾期,逾期金额累计一百万。八笔贷款都是三年期贷款,之前三个月一切正常,上个月突然中断还款,经过催收人员核实,目前借款人处于失联状态。


遇到个别逾期,如果没法联系到借款人,都是由经销商来协助催收。因为经销商对当地情况熟悉,又掌握着客户的第一手资料,能更快找到人,但由于此次爆发过于集中,所以公司决定先做前期调查。


我们俩坐了一个小时飞机,又搭了一个多小时高铁,来来去去折腾三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顾不上吃饭,王枫直接拦了辆出租车:“咱们辛苦一点,先去借款人那看一眼。”


王枫报了资料上的地址,没想司机白了我俩一眼说:“三百,不打表。”三百?三百能直接开到隔壁城市去了,看我面露难色,司机又补一句:“你俩来办事还是玩啊?那地方我们本地人都不怎么敢去,你们去那干啥。”


王枫笑呵呵的递出一根烟,“师傅,听你这么一说,那地方挺乱啊。”


出租车司机也不含糊,接过烟,跟我们娓娓道来。我们要去的是县级市B城,在主城的北部,生产两三种矿石。八十年代时,它是整个省有名的矿区,开了三四家国企,半个城的人都在国企上班。那时候国企是铁碗饭,收入高,有保证,B城未婚男青年都是抢手货。但到了90年代,国企一改革,满城都是下岗工人,B城也就没落了。


但人总要吃饭啊,就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动了歪脑筋。他们那会儿专门在城区拦出租车去B城,等开到没人的地方把司机一杀,抢钱抢车,尸体在荒郊野岭随便一扔,找都没地方找去。


最疯狂时,每个月都得有几个出租车司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虽说现在治安好了,但老师傅们口耳相传,他们一般还是不敢接去B城的活。


“我看你俩都是文化人,要是上了黑车咋办?我算是冒险走一回吧。”一根烟抽完,司机盯着我俩等着回话。


王枫对我稍微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看来这次出行恐怕不会一帆风顺。我俩跟司机讨价还价,最后以二百五的价格成交,我坚持到了再给,司机则坚持不给钱不开车。最后达成协议,我们先交一百五,剩下一百,到了再说。


“到地方了您给我多撕两张票。”王枫掏出钱来。司机一脚油门,浩浩荡荡就出发了。



这是我一次到B城。虽然我负责整个城市的贷款业务有7个月了,但是每次出差,都在那几家4S店里面转悠。跟老板喝喝茶,和销售总监吹吹牛,听金融经理讲讲故事。他们口中的B城简直无法无天。


现在B城的矿厂,除了一家国企,剩下都被私人把持。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端。早些年,这里发生过多起械斗,除了砍刀、砖头,甚至还动用枪支。后来政府出动大量警力才压了下来。


现在虽说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底下暗流涌动,见不得光的事情多了。一个本地大哥语重心长地跟我说:“李渔啊,在这地方谁欺负你了你找我,我都给你平了,但是千万别去B城,那地方水深呐。”


没想到他话说完没两个月,我就不得不来到这个地方。


B城比我想象中还要破落,只有中心的两三条街道勉强还算繁华,周边都是低低矮矮的平房。北方的平房不似南方精致,都是四四方方的红色砖房,日久天长,蒙上一层灰土,大片大片的破落房子连在一起,萧瑟不堪。


司机也不认识路,我们开着导航七拐八拐,出了城中心,又不知东南西北的开上了好一阵子,才终于到那地儿。我猜应该到了城市边缘,因为能够望到荒凉的田野。


我们按照地址连找带打听,终于摸到第一个贷款人的住址。


那是一个在巷子深处的小院,王枫拍了拍斑驳的铁门,等了半晌,没人回应。又拍了拍,还是没人。我和王枫大眼瞪小眼,“怎么办?”下一个客户也不知道又住在哪个犄角旮旯,眼看已经下午三点多,我俩得赶在六点之前往回走,谁也不想在B城住一晚。


正当我俩在犹豫要继续等还是去找下一个客户的时候,一个女人的声音在不远处传来:“你们找谁啊?”回过头,一个中年妇女正站在巷子口,对着我俩张望,手上提一袋蔬菜。她肤色有些黑,穿一件红色绒衣,上面滚满了绒球。


王枫看了看手上的身份证复印件,又看了看那个女人,“你是王凤莲么?”


 “咋啦?你俩干啥的?”


“我们是XX金融公司,跟你核实一下情况。”王枫伸出右手,女人没有理会,一脸疑惑的看着我俩,“你说什么公司?”


我掏出合同复印件,拿到她面前,指着上面的签字和手印,“这是你买车做贷款签的合同。是你签的没错吧?”


女人手上的菜“啪”一下掉在地上,“我家啥时候买车啦。”



合同借款人是王凤莲,共同借款人赵天宝,是她的丈夫。根据申请表上所写,她在当地一家商贸公司做会计,她丈夫是一家矿业公司工长。


王凤莲是老实人,她不想左邻右舍听到我们聊私事,开了门,让我们进了院子。院子不大,角落里堆满了废铜烂铁,卧室木门上面挂满了斑驳白漆。王枫冲我使眼色,我们都看出来,这家的生活条件并不好。申请表上写两个人合计月收入近两万,看来是瞎编的。


王凤莲说,他们两口子以前都是厂子里的工人,后来企业重组,双双下岗。她不是什么会计,就是个家庭妇女。丈夫也不是矿业公司工长,是矿厂里的工人。


“那你为啥写月收入两万?”王枫语气咄咄逼人,盯着她眼睛看,王凤莲低下头,嘟嘟囔囔:“他们都说这么写好。”


王凤莲口中的他们,准确说是一个李姓男人,三十多岁,一米八几,北方口音。王凤莲也不知道他具体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李,大家都叫他李总,她也跟着叫李总。亲戚说李总是有关系的人,那个关系可不简单,是能通天的关系,这次来B城考察,做扶贫项目。


但是B城遍地穷人,怎么扶贫?那肯定是得有关系的人才能被扶贫。亲戚说正好他和李总熟,就把他们家介绍过去,特意嘱咐,千万别声张。


“然后呢?”


 “李总说了,每个贫困家庭给3000块钱。”


王凤莲说,李总这次来B城考察,除了要做扶贫项目外,主要是研究怎么能从根本上杜绝贫困,给人三瓜俩枣不如教人种枣树,他和市里的领导都商量好了,先找贫困家庭做试点,在城里做便民车队,把人和车都组织起来,从民间和政府层面,共同搭建一个平台。钱先由李总公司垫付,车交给公司用一年,相当于抵了车钱,满了一年再还给他们。


又有钱拿又白拿个车,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你没想想,这事靠谱么?”我问道。


“我们有合同啊!”王凤莲回到屋里,过了一小会儿,拿出张A4纸,上面白纸黑字,印着北京XX有限公司,最下面是她的签名,盖着XX公司的红章。不过这章不大专业,上面没有编号。我俩拿着这张废纸,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笑。


王凤莲盯着我俩,有些急眼,“他有XX发的文件,盖着政府的红章能是假的么?李总还跟上边人一块拍过相片,就在相框里摆着呢,我亲眼看着的。”王凤莲对李总深信不疑。我俩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照片可以PS,文件也未必当得了真。


王凤莲说,那么多人都排着队签字,那么多人都给骗了?何况钱也是人家李总亲手给的,这三千块钱总不是假的吧?她忽然愤怒起来:“车又不是我开的,我们连汽车影子都没看到。你们要找去找李总,他有钱,车是他们公司用的,他就在北京,你找我一老太太干什么!”


说着说着就把我们往外边撵。



王枫说,李总一看就是专业人士,该提供哪些资料不该提供哪些资料,甚至关键资料怎么作假,怎么能让人看不出来都一清二楚,十有八九也是圈里待过的人。甚至搞不好,曾经在某些要害部门任职过,因为他对金融公司的审核流程太清楚了,专挑漏洞。


我俩后来几天按照信息又走访了几个贷款人,却再没了见到王凤莲那样的好运气。往往没说两句话就被他们给轰了出来。王凤莲口中的那个亲戚更夸张,站在门口指着我们骂,说我们是骗子,生孩子没屁眼,不得好死。引得周边几十人出来围观。我俩忌惮B城的彪悍民风,赶紧灰溜溜的走了。


不过事情倒也水落石出。那个叫李总的忽悠了当地一批人做项目,骗人签下贷款买车合同,用少量资金开走了大批车辆。后来我们了解到,不光B城,整个城市都有被骗的人,所有品牌加在一起将近四十辆。无一例外的,都是收了钱,人开走了车。


唯一的不同,别人拿了四千,就王凤莲拿了三千,大概她那亲戚吃了一千回扣。


不管车子找没找到,只要能找到人,就算跟公司有了交代,调查事情暂告一段落。过了几天,主管通知我,公司最终决定,法务部门暂不发起法律程序,还是交由当地经销商来协助追款。主管私下跟我说,按正常流程,应该是公司作为债权人把车追回来,因为车辆是抵押物,但现在这情况,车一时半会儿是别想了,先看看钱还能不能要回来吧。


我倒觉得其实是法务部门嫌这事情麻烦,不想趟这浑水,推来推去,推到我头上。谁叫事情发生在我的地盘儿,活该我倒霉,必须我去找经销商。


经销商上上下下口径十分统一,“购车人资料作假,我们哪知道,你们公司风控干什么吃的啊。”毫无意外的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反复强调自己肯定都是按流程来,该提供什么就让客户提供什么,不可能诱导客户作假。


“如果我手下谁敢这么干,我第一个开了他!”


我悻悻地说:“姚总,咱就别绕弯子了。这购车款都不是他们自己出的,销售带着人刷卡的时候,就一点都没觉得不对劲?”


姚总是4S店总经理,四十多岁,平日里拉着我喝酒时称兄道弟,此时一脸义正言辞:“李渔,话不能这么说。人家说是自己姐妹说是自己兄弟,我们还能让人上派出所开证明去?现在买车的都是大爷,咱们干的是服务行业,开门做生意,来的都是客,我这不可能,也不允许那么干。”


如果是不认识他的人,八成以为老姚是一个道德楷模。但是汽车圈就这么大,城市就这么小,哪家店怎么干有什么招,业内谁不门清。就说每年为了冲业绩,哪个总经理没点花花肠子。


我不止一次听到销售教客户怎么应对我们电话核查,或者干脆告诉客户如何做贷款,暗示客户去做假资料。如果真如他说得那么严格,区区销售顾问哪来那么大胆子。


“姚总,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跟您这推心置腹地说。咱们认识这么久了,好几次贷款有问题,我想办法让审核那边帮忙糊弄过去,这事您都知道吧?这次嘛,是,咱们这是没毛病,但您算是帮我个忙。您在这地方认识人多,上上下下说得上话,您给想想辙。”


我虽这样说,但他也明白我的意思。这么多年的合作了,公司能没个把柄?只要想查,翻翻资料,总有不那么干净的贷款在。说回这次的事,4S店到底有没有责任,老姚心里比谁都清楚。


果不其然,第二天晚上老姚就来了电话。


“李渔啊,我倒有个办法,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接受。”



老姚说的办法,是他托他朋友来要债,但是要来的钱只能还给我们百分之七十,三十算是劳务费用。我报给公司,后来公司跟老姚打电话协商半天,以百分之八十成交。


老姚说到做到,一个月后,八辆车的贷款金额,按照约定比例,如数打到我们公司账上。


后来我在酒桌上问老姚,那几个贷款人都是家徒四壁,身无分文,要是有钱也不会四千块钱就把自己卖了,他是怎么跟人把钱要出来的。老姚那会儿喝得满面红光,看着周围没别人,露出一脸得意的表情:“钱他们没有,但是可以借高利贷啊。连放贷的都给他们联系好了。”


“他们答应?”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字是他们签的,他们不还谁还?”


老姚说,起初他们也不答应,但是没关系,他有办法。他见多识广,认识人多,找些小混混天天往他们家门口、单位里面一坐,拉着横幅,也不动手,见到路过的就在喊那几家人名字,骂人祖宗。吃喝拉撒都在人家那,看谁耗得过谁。人要脸,树要皮,B城的人最讲究脸面,折腾几天就扛不住了。


“人家那要是就不借呢?”


“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老姚嘿嘿一笑,端起酒杯,岔开了话题。后来我听说,这笔高利贷还算合理,月息五分。


又吃了两成劳务费,又吃了利息,我心里想,这是两头做买卖,老姚可真黑啊。


既然钱已经还了,这事也算是翻篇了。对于利润以亿计的公司来说,这点坏账算不得什么。一切又恢复了常态,公司没有再追问这个事,王枫踏踏实实每天在办公室里面朝九晚五,我也继续每周出差飞到区域里面忙忙碌碌。


整个事情没人受到什么损失,风控部门因为法不责众,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老姚赚了笔钱,依然每天做他的总经理,白天喝茶,晚上喝酒。骗子李总是死是活,跑到哪去了谁也不知道。


结局看起来皆大欢喜。至于那八个借了高利贷的家庭,没人想去关心。





作者李渔,现为互联网从业人员

编辑 | 蒲末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4:07 PM , Processed in 0.0417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