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3日,全香港都在瞩目一顿饭。
这顿饭颇为奇怪,组织者是日本人,吃的却是中国菜,不一般的中国菜——满汉全席。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Kv2ib7El0j0AXbzbWFkic0Nl58uzDdowmvekDYGLG7xZTYycFsq0TU1AJicTkT1WDvKUEXguwMLmDB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原来,这是日本TBS电视台为了拍摄“满汉全席”影片,用10万港元价格,在油麻地的国宾大酒楼订下两天两夜、分四顿(分别是“玉堂宴”“龙门宴”“金花宴”“鹿鸣宴”)进行的“满汉全席”。10万港元在当时可以买“一层三、四百平方呎的洋房”,或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的十年伙食,这样一算,确实金贵。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JibvnVH8tcw8LS70pLRLOaAw1pScNEwibgXqgVMNmRBWKAfrRxiaX6tibq167n0MK5CfNnOdoP0rpIb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这是香港开埠以来最贵的宴席。
TBS电视台邀请的嘉宾一共十二人,包括TBS总裁并木章、电视明星天地稔子、模特立木丽莎、作曲家小林亚星和漫画家东海林等,汪明荃作为唯一的香港代表参加(下图中戴珍珠项链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JibvnVH8tcw8LS70pLRLOaAkZdxq95q4uYR5qBBKVsOCiaKGHG99HvDK4nR9L4CA9cmjxsQrM5qv7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如果只看菜单,你大概完全领略不到这顿饭吃的什么——以次日晚宴的“鹿鸣宴”为例,菜谱是“龙凤交辉”“紫带围腰”“袖掩金簪”“牡丹凤翅”“昆仑网鲍”“海屋添筹”“烧蛤儿巴”“松鹤遐龄”“月影灵芝”“巨海皇鲜”等,除了可以看出有鱼翅和鲍鱼,其他实在一头雾水。
我查了下老报纸,实物图长这样,也实在是一言难尽——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Kv2ib7El0j0AXbzbWFkic0NlweNorCuB2jghnpiaWFs3D1VaOKoQrQcfggWrrW6qCNvMTxn9x6FUUl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菜品所用食材,大概都是珍稀动物,有熊掌、象拔、猫头鹰、海狗鱼、龙趸皮、黑龙江鲟龙的鱼肠等(本来还有猴脑,因为香港法律禁止,才没能上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Kv2ib7El0j0AXbzbWFkic0NlA2MibNibRnUPLPLoVnbhbOhbWKib44hk77RqkuMQWiatUwFuuHjC9wAF2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翻阅当年的资料,承接这顿饭的国宾饭店一共花了三个月筹备,动用人工160人,当中的镀金餐具及酸枝家俬皆为订制,仅订制镀金食具已花了4万多元,全套共3百多件,包括九鱼献瑞、金饭碗、龙头翅窝、花雕酒壶及龙形长刀叉等。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Kv2ib7El0j0AXbzbWFkic0Nl3S1CD2Gz94kgR08zMVHqXTU79oyw8Jgm2Rzb4GxRbM9X8devKnTYH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这样的阵仗,难怪本港报刊纷纷报道,吃瓜群众啧啧称奇,一时间,全香港都咽了一口口水。
* * *
有一个人坐不住了。
他连写数篇文章,涉及此宴,洋洋洒洒几千字,总结起来,要点是两个字:
扯淡!
这位先生,便是爱鲍鱼也爱猪头肉,爱谭家菜也爱家厨炒豆渣的民国初代美食KOL唐鲁孙。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LjlC9N1VST9Kunws43HfUDECVy8sHdWEtfbHhmxafcX4n6JNUg4tlIkJWU4Ws7I02qSKBjofjzc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老唐说,兄弟我虽然没吃过满汉全席,but,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你们这个满汉全席,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将来报道出了偏差,你们是要负责任的!
第一,御膳的菜品,不允许出“龙凤交辉”这样不知所云的菜,唐鲁孙说,香港满汉全席的菜名,“既像念喜歌,又傺祝寿词。当年满汉全席,不管是归光禄寺拟,还是由内务府定,能否把似通非通的词句定为菜式名称,实在不能令人无疑。”
第二,御膳食材,是否用这样名贵食物?唐鲁孙回忆,“当年故宫博物院开放参观,永寿宫曾经陈列一张宣统未出宫前早膳菜单,计开: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炖肉、炖肚肺、肉片炖白菜、黄焖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炉肉炖白菜、羊肉片氽小萝卜、鸭条熘海参、熘鸭丁、葛仙米、烧慈姑、肉片焖玉兰、羊肉丝焖疙瘩丝、炸春卷、韭黄炒肉丝、熏肘花、小肚、卤煮炸豆腐、烹掐菜、花椒炒白菜丝、五香丝、祭神肉片汤、白煮赛勒、煮白肉。这个菜单除了白煮赛勒不知是什么菜外,其他菜式虽然有二十多种,大都粗劣平常,不成格局,甭说没有驼峰猩唇八珍一类贵物儿,就是鱼翅网鲍等普通海味,菜单上也不经见。一般人总认为宫廷饮馔是如何靡费浮夸,以此类推,就是早年宫廷大宴,也没法跟香港的满汉全席来比的。”
第三,清宫内并不常吃鱼翅海参。乾隆朝高丽国进贡各种海味,中有海参二百斤,总管太监奏报说:“奴才们侍候万岁爷赏人用。”不交御厨做菜而用于赏人,由此可见,至少在乾隆时代,皇上是不大吃这类海味的(不过,乾隆皇帝确实每天早晨吃燕窝)。
* * *
唐鲁孙的质疑,亦是我心中谜团。借着今年做福桃年度特辑《皇上吃什么》的机会,有幸去国家图书馆得以翻阅“照常膳底档”的钞本。所谓“照常膳底档”,就是皇帝的日常饮食。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Kv2ib7El0j0AXbzbWFkic0NliakqHJv3YmnTaIylxw1REXWEicymIbUwK5Ewj7nuEeXQhiaf8kNGLgoX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这份档案,康雍时期的资料比较少,从乾隆朝开始,则非常丰富。我们以乾隆皇帝为例,他平时都吃点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Kv2ib7El0j0AXbzbWFkic0NlhANMWMwWtH4Ar7CFpCTU9MaeTRl5YTYbNpZcwq75zLW9pThLFYAzf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食材多半都是鸭子肥鸡羊肉,并非“满汉全席”中提到的豹胎鹿唇。所谓“螺蛳包子”,并非有螺蛳肉馅的包子,而是做成“螺蛳”形状(大概类似小花卷)。
在“炒鸡蛋”一栏下面的小字“郑二”,是乾隆朝著名汉族厨师,故宫博物院的官方账号“微故宫”曾经整理过乾隆四十八年郑二亲自料理的菜肴,计有八道,比我们更熟悉的张东官还多一道: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Kv2ib7El0j0AXbzbWFkic0NlJXVFUs536Kkqt8PB5Q8RJ6GdPXZeicZGiaa2kMrIibJp7nVseQiarhhIc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到宣统朝,菜品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看看宣统二年腊月初一进呈的早膳:
>> 口蘑肥鸡一品(双喜碗) 三鲜鸭子一品(双凤碗) 五柳鸡丝一品
炖肉一品 炖吊子一品 肉片炖白菜一品(中碗此四品) 祭神肉片汤一品(银碗)
后送野意锅子一品
炖五香羊肚丝一品 羊肉片炖萝卜一品 黄焖羊肉一品
肉丝炖白菜一品 羊肉片炖冻豆腐咯哒英豆芽一品(三号碗此五品)
鸭条溜海参一品 鸭条溜脊髓一品 鸭丁溜葛仙米一品
黄花煎丸子一品(四号碗此四品)
……
括号中所用的“双喜碗”“双凤碗”“银碗”等食器可知,皇帝吃饭,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皆用金器。清顺治皇帝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喜欢用金器,在废黜她的诏书里,顺治皇帝福临还专门把这条罗列出来,作为皇后的缺点之一:
“癖嗜奢侈……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Kv2ib7El0j0AXbzbWFkic0Nl1d5RlniaxGg0ZJSuGkP5KUMxOvuqshRIktK1TO9PUpE3ZD7xE5icewl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宣统二年,溥仪四岁。御膳房呈上来的这些菜,他吃了多少呢?档案里也有记录:
>> 上进早膳,元宵,赏内殿谦和总管、嬷嬷。
上进早晚膳,粥菜各八品,赏内殿总管谦和、谙达张得安、代班小太监等。
上进早晚膳,猪肉菠菜煮饽饽各一品、猪肉菠菜包子各一品。
上进早晚膳,大馒首各一品,枣糖糕各一品。
上进早晚膳,石榴馒首各一品,白蜂糕各一品。
上进晚膳,脖子、下水各一品,江米条、曹糕各一品。
你看,到了晚清,皇上吃的早饭,也不过是元宵、猪肉菠菜饺子、枣糖糕,简直和我吃的没什么两样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Kv2ib7El0j0AXbzbWFkic0NlbLFWibJPicxHSlryeDgphsq5b8Jpdqq4RGprfgYCibiaRJPnMGFULEzOd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不过,唐鲁孙质疑的类似“念喜歌”的菜名,在清宫里还是存在的,这便是所谓“添安”膳。苑洪琪老师告诉我,所谓“添安”,就是把吃饭的菜品摆成吉祥字样,讨的是一个口彩,比如:
燕窝洪字三鲜鸭子 燕窝福字口蘑肥鸡 燕窝万字金银鸭子 燕窝年字五柳鸡丝
这套燕窝系列,显然就是“洪福齐天”。但无论是怎样的口彩,这个菜到底是什么,还是需要清楚明白地告诉皇帝,而不能像香港那桌满汉全席,取“紫带围腰”“袖掩金簪”这样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菜式。
* * *
也许有人会质疑,既然是“照常膳底档”,那就是日常菜肴。满汉全席既然称为席,应为宴会菜肴。那么,皇家的宴会,究竟有没有满汉全席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查乾隆时所颁布的《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与光绪时《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宫廷中大型宴会,基本规制未变,均分别设“满席”与“汉席”,未见有“满汉席”或“满汉全席”的。满席一般用于“万寿圣节、元旦朝贺、公主、郡主成婚”等场合,而“文武会试入闱出闱燕,均用汉席。”(《大清会典》)。
历史上,最早提及满汉席的是清人李斗所撰写的《扬州画舫录》:
>> 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六司百官食次。第一分头号五簋碗十件:燕窝鸡丝汤、海参汇猪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汇珍珠菜、 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蘑菇煨鸡、辘轳锤、鱼肚煨火腿、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一品级汤饭碗;第二分二号五簋碗十件:鲫鱼舌汇熊掌、米糟猩唇猪脑、 假豹胎、蒸驼峰,梨片伴蒸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 兔脯、奶房签、一品级汤饭碗;第三分细白羹碗十件: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芙蓉蛋、鹅肫掌羹、糟蒸鲥鱼、假班鱼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 甲鱼肉片子汤、茧儿羹、一品级汤饭碗;第四分毛血盘二十件:<豸蒦>炙哈尔巴小猪子、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鸽臛、猪杂什、羊杂什、燎毛猪羊肉、 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小羊子鸡鸭鹅、白面饽饽卷子、十锦火烧、梅花包子; 第五分洋碟二十件, 热吃劝酒二十味, 小菜碟二十件, 枯果十彻桌, 鲜果十彻桌, 所谓“满汉席”也。
所谓满汉全席,其实就是有满族菜,亦有汉族菜,这种吃法大约是当时的江南官府菜,盛行于当时的官场。袁枚在《随园食单》曾经一语道破:
>> 今官场之菜,名号有十六碟、八簋、四点心之称,有满汉席之称,有八小吃之称,有十大菜之称,种种俗名皆恶厨陋习。
有意思的是,著名网红雍正四爷曾经遇到过一次“满汉席”事件。那是雍正五年八月,雍正皇帝听说钦差大臣护送“苏禄国贡使回国”,途经苏州时,受到地方政府公务接待,其中有“满汉席”。雍正皇帝大怒,在奏折上批示“迎接贡使,款待失体”,吓得苏州巡抚陈时夏立刻回复详情:
>> 有吴县、长洲、元和三县,于公所备满汉席并寻常果点各二桌,邀请贡使,请臣与布政司相陪,贡使因病不来赴席,即将所备之席送去,并未设有看二之席,臣亦无亲请赴筵之事。——《朱批谕旨》卷 11 下《朱批陈时夏奏折》。
陈时夏的解释就是,皇上啊,确实有满汉席这件事,但是这和我没关系啊,使臣病了没能吃成,我们就把准备的席面送去了,所以我根本没吃。而且皇上,其实所谓满汉席,不过都是寻常果点,没有特别的食物。由此可见,满汉席并非宫廷内传出,而是当时官场接待的一种风气。
而wuli四爷,应该算是打击“三公消费”的鼻祖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9J1T8BUCqKv2ib7El0j0AXbzbWFkic0NlbKiacPgSRtxoJoaYlCBXTJ0PGc8CNYsVBRlHh3xbEQLCYUVlpRia1R1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