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和股市2018年强势开局。美国原油价格升破60美元/桶,道指攻破了25,000点大关。然而,在美国经济扩张期进入第九个年头之际,通货膨胀仍然受抑。面对如此情形,难怪投资者既高兴又困惑:现在到底处于商业周期的哪个阶段?
2018年1月1日,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升国旗仪式迎接新年。 图片来源:CHINA STRINGER NETWORK/REUTERS
NATHANIEL TAPLIN
华尔街日报 2018年 01月 09日 13:50
大宗商品市场和股市2018年强势开局。美国原油价格自2015年以来首次升破60美元/桶,道指则攻破了25,000点大关。然而,在美国经济扩张期进入第九个年头之际,通货膨胀仍然受抑。面对如此情形,难怪投资者既高兴又困惑:现在到底处于商业周期的哪个阶段?
投资者的困惑部分源自有关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经济“同步”升温的这一广泛说法。没错,全球经济强国的确都在增长,但是存在细微差别。中国经济在2015年经历了严重滑坡,之后在2016年初迅速回暖,但目前又在降温。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危机后一直在缓慢复苏,直到最近,都没有太多迹象显示美国劳动力或工业产能将遭遇任何巨大阻力,进而遏制增长势头。
对发达国家股市来说,中美经济形势的这种背离总体而言是个利好,但对今年大宗商品市场来说,影响充其量是中性的。
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中国的铜和铁矿石消耗量占全球供应总量的一半,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中国的信贷增长、生产者价格水平以及房地产市场目前都呈下行趋势。
尽管如此,油价和铜价仍不断刷新2015年以来的新高,欣喜于欧洲和美国制造业增长创危机后高位的投资者,可能忽略了意义重大的中国增长放缓。美国经济向好以及中国经济乏力可能意味着大宗商品不会复制2017年的亮眼表现,不过价格可能在今年春季出现暂时性上涨,原因是中国对工业领域冬季污染的控制将放松。
中国经济缓慢降温可能不利于大宗商品价格,但可能利好美股,因为这会减少材料价格给通胀带来的上升压力。与2005年至2008年期间油价暴涨推动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不同,中国经济放缓和美国石油产量上升(这应会使油价走稳)将令美联储主要关注国内刚刚开始上升的薪酬和产能利用率。
全球经济周期没有被打破,只是这次更加碎片化。考虑到上一个10年末期大宗商品所推动的通胀大幅上升不太可能再次出现,投资者应该继续关注美国本身,例如薪酬、产能利用率和投资,以此判断经济周期以及股市走势转变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