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把新鲜食材按菜谱搭配好然后送货上门的服务还是新奇事物,吸引风投资本家和其他投资人携数亿美元纷纷入局。但现在,投资者对这个行业的兴趣越来越淡。
纽交所交易大厅上显示的Blue Apron Holdings Inc.的标志 图片来源:RICHARD DREW/ASSOCIATED PRESS
HEATHER HADDON
华尔街日报 2018年 01月 09日 16:53
投资者对食材配送概念的胃口越来越淡。
就在几年前,把新鲜食材按菜谱搭配好然后送货上门的服务还是新奇事物,吸引风投资本家和其他投资人携数亿美元纷纷入局。
但如今,由于物流困难重重、抓住新老客户的成本很高、新晋竞争对手往往实力更强,许多人开始对食材配送初创公司的生存前景感到担忧。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教授Daniel McCarthy以食材配送和其他会员制服务为研究方向,根据他所掌握的数据,业内龙头供应商Blue Apron Holdings Inc. (APRN)有大约70%的客户在注册六个月后不再定期购买,而另一家公司HelloFresh S.E.则有超过80%的用户不再活跃。
风投公司Greycroft Partners当初领投了纽约食材配送服务商Plated,该公司联席创始人Ian Sigalow称,现时并未投资食材配送公司,而且据他所知,目前没有哪家风投正积极寻找该领域的投资机会。Plated现已并入零售商Albertsons Cos.。
在早期投资者的热捧下,Blue Apron和HelloFresh去年分别完成了首次公开募股(IPO)。但投资者现在越来越谨慎。根据PitchBook Data Inc.的数据,去年有18家食材配送公司获得了大约2.74亿美元投资,而在2015年的巅峰时期,行业内有25桩交易,总价值达3.08亿美元。
目前至少有四家食材配送公司已经关门。其他公司的前景无非是被收购或合并。据业内高管称,有些初创公司力争在自己估值滑落之前找到买家。
不过,也有食材配送公司称,自己积累了大量反复下单的大客户。
Blue Apron的高管则称,公司品牌形象过硬,他们也看到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比如,公司正在丰富菜谱品类,提供更易上手的选择。Blue Apron首席执行长Brad Dickerson在一个采访中表示,公司前景相当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