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7.12.28
小伙靠咖啡外卖两年还清房贷 如今要创业
本期作者:邹璧宇
去年的这个时候,送咖啡的小哥黄丹成为《中国人的一天》的主人公。今年,我们再次回访他。发现一年时间,诸多改变与成长在这个25岁的小伙子身上发生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送咖啡的小哥黄丹成为《中国人的一天》的主人公。那时,他背着老家的房贷,希望一杯咖啡一杯咖啡地闯出自己的未来。“北京机会这么多,我总能养活自己的。” 一年过去,黄丹竟然还完了贷款。不过,他如今操心的是怎么把手头的业务做大。(摄影/邹璧宇 视频/青鱼 李昊凯)
这是2016年12月,黄丹在送咖啡的途中。晴天紫外线强,有时遇雾霾,刮大风更是常事……黄丹的鼻子和面部其他皮肤的颜色完全不同了。那一次的报道让北京中关村区域的不少上班族都认识了他。不久,黄丹的客户增加到500多位,生意好了很多。“但我妈看到这篇文章后,哭了,说我一个人在北京太苦了。”
今年冬天,北京的雾霾少了很多,还完房贷的黄丹看上去轻松了不少,脸圆了一圈,还买了人生中第一套西装。尽管是为了参加好朋友的婚礼而添置的,但黄丹在休息的日子里,总喜欢穿上它,再捯饬捯饬自己。“去年那篇文章让我在家乡的朋友中小火了一把,我和一个女孩儿认识了,正网恋呢。”
今年,黄丹有一个扩大业务量的计划,目前已经找到了一个一起送咖啡的伙伴。咖啡配送有人分担后,黄丹独处的时间多了起来,他要思考未来怎么发展,也特别有危机感。“在北京生存下去太不容易,送咖啡不知道能做到啥时候。”黄丹自己设计了一个LOGO,他说:“这就是我的品牌了!来取咖啡的人不会认错。”
黄丹居住的这片城中村还没有动迁的计划,他接下来还要在这儿住一阵子。“我想等外地的女朋友来了再换房。”这个城中村为中关村附近的服务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住宿。在寸土寸金的四环边上,一个月不到一千住宿费的住处相当难找。
这天周末,中关村各写字楼的咖啡需求量急剧减少,为白领们服务的黄丹也休息。打扮妥当,他骑着电动车出门了。
2017年的年底,哪怕是周末都没有时间停下来。憧憬着2018年再扩大客户群体,到时候会需要印一些传单派发,所以黄丹到处找能做设计和印刷的店,但又不能太贵。
送咖啡不需要加班,他其实比在办公楼的白领可支配的时间更多一些。锻炼的好习惯在今年继续被保持下去。
健完身,黄丹和表哥一起吃饭。吃饭时,他说起自己的下一步打算,想拉表哥入伙。表哥已经结婚,还有孩子要养,与黄丹一起干活增收他也很乐意。
工作日还是十分忙碌,只是工作状态与去年相比有了不同。为了提高送咖啡的效率,黄丹专门在店里排队买,另一个兼职的小伙伴则负责帮忙配送,小小的“送咖啡”的流程被“分工合作”了。
黄丹把刚刚买好的咖啡交给小伙伴,就又转身去排队了。“这样效率高,速度快,咖啡送到客户手里就是刚做出来的口感。”
四点后就没有什么订单了,兼职的小伙伴也回到自己的本职去——开始送晚餐了。黄丹则还会在咖啡馆待一阵子,年底各个公司的会议都多,指不定还有需要他的客户。
像以前一样,黄丹接点咖啡的单子都通过微信。眼看着客户群增多,他琢磨着以后怎样让人更方便下单。
12月的北京天黑特别早,黄丹为一个公司送完了最后一批咖啡。“这么晚了还喝咖啡,这些上班族真是不容易。”关于未来,黄丹没有规划得太远。北京的创业者有着不同的起点,他也说不上自己这算不算创业。不过眼下几百个客户都需要他亲自做服务,他只能先把握好眼下,未来只能边走走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