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6|回复: 0

[百家杂谈] 改变现实必不可少的一步 | 12月22日 一席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3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变现实必不可少的一步 | 12月22日 一席北京 

 2017-12-23 一席 一席

昨天,我们在北京做了第61期活动,也是今年的最后一场演讲。本场有12位讲者。


▼ 现场花絮

短片导演 / 房曦桐

短片拍摄 / 房曦桐、张洁



【演讲】


杜忆 「音乐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大脑」

  


有一件特别恐怖的事情是,你对音乐的喜爱程度可以通过控制你大脑中某一个脑区的兴奋程度而操控。我在加拿大McGill大学的一个同事做了这样一个很疯狂的实验,他们采用经颅磁刺激的方式,在你的头皮某个部位施加一个微弱的磁刺激,可以兴奋或者抑制某个脑区,然后让你去听音乐,让你评价对一个音乐的喜好程度以及愿意出多少钱来购买这个音乐。


结果发现,对于同一段音乐,如果通过兴奋性的刺激序列提高背外侧前额叶的兴奋性,会让你更喜爱这段音乐,也更愿意购买这段音乐。反过来,如果是通过抑制性的刺激序列降低背外侧前额叶的神经,会让你更不喜欢也更不愿意购买这段音乐。恐怖吧?你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对某些东西,甚至某个人的喜爱程度是可以通过在你大脑头皮上施加一些声光电磁刺激而改变的。



龙瀛 「收缩城市」



我们的规划还是增长的范式,我们找到这180个收缩城市,拿到了其中63个城市的总规,无一例外地都是预测人口是增长的,但是实际上人口都是在流失的。


我们的规划就是这么干的——在国内做规划,必须人口要增长,不增长我们规划师都不知道怎么干了。我们规划设计专业的学生都习惯了人口要增长,这样才有套路——人口增长十万,增加十万平方公里,我打上方格网,我做布局,配置不同的功能等等。“planning for growth”在收缩的城市里面是一个bug,所以几乎可以说收缩的城市是膨胀的规划。



田烨 「如何延缓衰老」



丹麦有一项研究,历经一个世纪,调查了基因组100%一样的同卵双胞胎和50%一样的异卵双胞胎的寿命。他们的生活环境完全一样,通过调查各自的寿命可以推断出遗传因素在寿命中所占的比重。结果显示遗传因素所占比例为25%,剩下的75%就是非遗传性因素。


正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三分,是指我们从父母身上遗传下来的基因决定;而七分的非遗传因素,包括了你的生活环境,习惯,工作性质,营养状况等等。



资中筠 「谈谈爱国」



我们中国人常常很容易想象我们过去多伟大,我们电视里经常出现伟大的皇帝,要么就是汉武帝,要么就是雍正,要么就是康熙。但是你们要想想,那个时候的老百姓,到底是哪一个阶层活得最舒服?回到过去,你要做哪一部分人?


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真正的现代的国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使各个阶层的、各个职业的人都能够得到幸福的。我们所追求的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应该是比起古代的国家,最广大的阶层的老百姓能够活得最舒服。



汪筱林 「消失的伊甸园」



其实我就是有个愿望,有个心愿,把这些遗址都给它研究好、保护好,都给它利用好。然后建国家公园也好,遗址博物馆也好,把这些东西留下来,留给子孙后代,造福地方的老百姓。事实上我们现在一直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做研究很简单,我采几个标本回来研究,我就不管了,发表文章就完事了,你爱破坏不破坏,跟我没关系。但一个有责任的科学家,他有义务来保护它,给地方的政府一些好的建议,把这里保护好。


我们现在和哈密合作得非常好,我们很喜欢这个地方,风景非常优美,各种各样的雅丹地貌,各种各样的化石,那么密集,那么丰富。我们希望有一天可以建立国家翼龙公园、翼龙博物馆,让大家都喜欢,都去。



何健翔 「看不见的城市」



在博物馆开幕当天,有一位外地来的领导来到老城,他说找不到新的博物馆在哪里。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新的博物馆必然是一个全新的很现代的东西,但实际上我们设计的时候,我们希望它是隐匿在这个城市生活里面。



桓世彤「史上最成功的传染病」



同样是金砖国家,中国的结核病每年发病是十万分之六十五。南非是多少?是十万分之七百到一千,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和南非的比例一样,我们每年的结核病人数就达到了现在全球每年得结核病的总人数——1000万。


在中国,耐药结核病只占到了10%,可是在俄罗斯,2/3的结核病人都是耐药结核病。如果我们的比例和俄罗斯一样,那就意味着,我们每年有几十万人变成“活动的癌症”,而且这个放大效应是我们完全没法想象的。



周东彦 「穿梭在剧场和影像的梦」



我觉得影像跟剧场的结合,它应该要创造另外一个象限,它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瞬间的变化。在台上,任何影像0.1毫秒之内就可以完全消失,但是如果今天台上有一棵树要搬走,就算再快也要1秒。


剧场是什么,我们今天刚好在一个剧场里面,剧场是你跟我在同一个空间里面,我们在一起经历完全同一个时刻,我们的眼神可以交流,离得近的观众可以看到我的手在抖。剧场很奥妙,每一个时刻都是那么真实,你把真实的东西跟预先录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它就已经有一些有趣的东西在那里了。



赵良羚 「我们老了会变成什么样,如何应对?」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老人越来越固执了,特别以自我为中心。但老年人的以自我为中心与自私是不同的,他还会替别人着想,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所以面对老人家,你不能用普通的道德去衡量他。他已经很脆弱了,对外界是警戒的,容易怀疑。脆弱使得老年人不得不防御性地采取不信任与预防的态度来对待四周的人。


老但是你不是单纯地“养着”他,你要从心里敬重他。有些老人其实非常反感你用一种对待小孩的哄的方式对待他,“要好好坐这儿哈”“慢慢来哦”,这种哄是居高临下的,很多时候,老人家都非常成熟、甚至狡黠,他能觉察到你对他的态度。所以很多时候我告诉护理人员,老人在这里是主人,要让他们有“你到我家来了”的感觉。



赵志军 「五谷」



如果把通过测年确定的早期小麦放到地图上,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个年代最早的小麦,都出土在山东半岛。小麦起源于西亚,它从西往东传,肯定是西边早东边晚,可山东半岛在我国大陆的东边。这就对我们探讨小麦如何传入中国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关于小麦传入中国的路线,我提出了四种设想,其中最有可能的,我认为是北部的这条“草原通道”。在距今4000-5000年前,很有可能小麦是顺着欧亚草原通道到达大兴安岭西麓,然后沿着南北向的河谷地带,比如桑干河/永定河,到达了太行山东麓,沿着这条线一直往南,就到达山东半岛了。如果走这条路线,山东半岛出现得早就好理解了。另外,还有可能存在一条海上通道,小麦沿着这条海上道路传进中国。



王铮 「钓鱼人的自然修养」



在一个水潭里,马口鱼和宽鳍鱲游速快,它们生活在河流流速快的上游利用速度去捕猎,身材也更流线更结实。鲫鱼鲤鱼这类生活在静止的水中,就吃一些杂七杂八的水草残渣水生物,体型更宽。其实有些时候,我们根本不用跟达尔文坐船去加拉帕戈斯群岛,在北京的郊区,我们就能看到生物的演化。


北京原生鱼有记录的大概85种,目前野外能采集到标本的,只有四十多种。以前北京有海马、鳗鲡这些现在想想都不可思议的洄游类的鱼种。现在很多鱼都只能看到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了。



罗新 「历史学家的美德」



当面对“只能如此”“从来如此”之类的教条式论断时,历史让我们提出抗辩。因为历史教给我们的是:自古以来就有多种可能、多种行动、多种方式、多个道路、多种结局。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抗辩和异议的工具。抗辩和异议,是改变现实必不可少的一步。


历史学家为了现实、为了未来而研究历史。为了确保我们走向期待中的未来,历史学家把过去邀请到现实中,是为了看清楚我们究竟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历史学家以回到过去、与过去对话的方式,参与现实,保护未来。


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更加无法接受的样子。为此,我们要珍视、保护、培育这三大美德:批判、怀疑、想象力。



【现场】






现场摄影 / 黄俊如、房曦桐、张洁、冯舜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1:27 PM , Processed in 0.0610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