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3|回复: 4

[休闲时尚] 本周知乎热词 | 熔炉、寻梦环游记、2200 元耳机、电影嘉年华、悟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3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知乎热词 | 熔炉、寻梦环游记、2200 元耳机、电影嘉年华、悟空 

2017-12-03 每周必看的榜单 知乎日报


本周知乎热词

(11.24 - 11.30)



1


熔炉


该话题总共获得了 4,843,759 次浏览


《熔炉》以 2000 年至 2004 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2011 年 9 月 22 日在韩国上映。由于该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故该电影亦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熔炉》?


知友:夢二(6800+ 赞同


静音的呐喊初二的晚上被零星的鞭炮声吵醒,就起来看了《熔炉》,看完之后,再也睡不着,一直到天蒙蒙亮。


其实,相同的题材的电影如今已经不算少了,但我总觉得这个话题还是被放在尴尬的「禁区」。


改编自孔咏明[韩]根据 2005 年韩国光州聋哑学校学生性侵案件始末的同名小说《熔炉》。虚构的小镇「雾津」终年弥漫着浓重的雾气,聋哑学校新到任的美术老师姜仁浩在学校古怪压抑的气氛中,一步步发现被「默许」的罪行,并决定与此抗争。


很佩服导演的勇气,在影片里,聋哑孩子被害的经过没有被三两个镜头或是几句画外音含混带过,而是选择了在孩子们向老师「叙述」被害经历的同时把最痛苦不堪和压抑恐惧的片段全部展现给观众。


录制取证的整个过程中让孩子重新回想被凌辱的记忆非常残酷,而这个帮助他们解说手语表达的过程,也可能正是姜仁浩决定保护这些无声世界里连哭喊都被吞没的孩子的理由。


为了用法律手段严惩被告人,姜和人权维护会的美英一边安抚孩子,录制控告的视频,并与媒体取得联系,促进了案件的关注度;一边奔走在各个部门想要取得支援和帮助。


庭审中,出庭做假证的校工和医生,被告人聘请的具有「前官礼遇」的律师,不明就里跑来声援禽兽校长的基督教徒,面对他们荒谬的离谱的谎言和毫无说服力的辩护,这些出庭的受害人,听证席上坐着的聋哑人却只有「呜呜呀呀」的喊声和默默的流泪来表达愤怒和委屈。


影片里,没有关于受到被告人不断威胁不断利诱的桥段,双方也没有激烈的面对面的对抗和辩论。


而也恰恰是这样,会让人从内心感觉到最深的无力和痛苦,恰恰是因为没有强制力去阻挠你为孩子们抗争;你收集的证据也是你公诉时有力而确凿的说明;孩子们抵抗住内心的恐惧和二次伤害出庭指认,勇敢又聪明的回击了对方的无耻狡辩,一切都指向你,指向正义的胜利,但只是权钱交易,人情礼遇的薄薄一道墙,挡住你所有的反抗。


让人绝望的,还有那些孩子的亲人为了一定数量的赔偿金额同意达成和解的态度。这样一来,所有的努力全部都坍塌在最后的审判结果前。


可能是出于电影表现方式的考虑,导演对小说进行了一些加工改编,安排了受害孩子之一最后的复仇,而这死亡并没有紧接着一个普世的大结局,逍遥法外的依旧逍遥,受到伤害的人还需要慢慢的平复,而努力抗争的人们终归是要回到生活里,无论是否继续抗争。


当事情慢慢被人遗忘,姜仁浩回到首尔,穿梭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之中,没有人知道他曾经亲身在「雾津」这个地方看到过什么,经历过什么,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暴行。


地铁通道里被白雾笼罩的风景区广告上写着「欢迎来到雾津,白色浓雾之都。」


美英在信里说,我们努力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我们不被世界改变。


后记:


2005 年光州仁和聋哑学校虐待和性侵害残障学生一案中,被告人并未接受实质性的处罚,仍继续担任学校职务。


2011 年前后小说和电影《熔炉》面世,引发韩国民众持续关注,在民众呼声和舆论压力下,光州警方再次着手调查此案,涉案人员被重新提起公诉。


与此同时,韩国韩国国会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法案,尤以《性暴力犯罪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为重,这部法案又被叫做《熔炉法》。


2012 年熔炉案的当事人被判处 12 年有期徒刑,刑满后佩戴电子追踪仪 10 年,身份信息公开 10 年。


在已经废除死刑的韩国,处罚力度已经是重罪重罚了。知乎上有位知友看过《熔炉》后这样说「一些国家拥有改变制度的电影,而另一些国家只拥有能够扼杀电影的制度」。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


寻梦环游记 


该话题总共获得了 1,707,330 次浏览


《寻梦环游记》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第 19 部动画长片,该片的灵感源于墨西哥亡灵节,讲述了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尔和落魄乐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开启了一段奇妙冒险旅程的故事。该片于 2017 年 11 月 22 日在美国上映,2017 年 11 月 24 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如何评价皮克斯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


知友:NealDie(2100+ 赞同)


这里来探讨下,《寻梦环游记》背后的隐藏剧情。


华纳和吴宇森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一部前期低排片的动画会依靠口碑爆棚,生生杀出一条血路,票房登顶。仅仅在国内上映四天,《寻梦环游记》的排片就已经与《正义联盟》和《追捕》并驾齐驱——实际上在一线城市,Coco 的排片已经超过正联和《追捕》。


相比正联在国内铺天盖地的宣发,和靠《英雄本色》重映助威的《追捕》,Coco 的成功所依靠的,更多的是电影质量本身。


皮克斯的金字招牌在业界有口皆碑,但是在并入迪士尼之后,难免被诟病为了赚钱压缩制作周期而导致作品质量下降。确实这两年来除了《头脑特工队》以外,皮克斯也没什么佳作,今年的《赛车总动员 3 》也是典型的捞钱续作,诚意寥寥,直到 Coco 上映。


Coco 有多好?这么说吧,我周末刷了两次,除了自己哭成狗以外,还能感觉到起码半个电影院哭成狗。电影散场坐电梯离开,还能听到有观众在讨论「为什么这么好」、「为什么我们拍不出来」等等。


无疑,皮克斯对于这部动画的处理是非常用心的,整个亡灵世界设计得相当精妙——这里顺便插一个传闻。据说按理因为有亡灵元素,该片是不能过审的,但是因为审片过程时当场看哭了广电审查人员,于是破格通过了——因此,如果深挖世界观设定,我们其实可以找到这部电影的一条暗线——关于电影名称由来,Coco 本人的暗线。


影片里关于人类世界和亡灵世界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设定,就是亡灵的模样是和其死亡时刻一致的,这一点看过电影的人稍微回忆一下就能理解。亡灵世界显然没法生育,还有一些小孩存在,应该是小小年纪就因为意外去世了。


从亡灵世界来看,老祖宗伊梅尔达去世时年纪应该没进入老年。而电影开头的独白中,有出现 Coco 带着未来丈夫见伊梅尔达的情节,所以总体来说,伊梅尔达去世时大约在五十左右,是个比较合理的判断。


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米格尔的家族中,管家的是米格尔的奶奶,Coco 的女儿(女儿的可能性还是远大于儿媳),因为伊梅尔达强势的性格,整个家族女性地位通常较高,Coco 的老公以及米格尔的爷爷,可能都是入赘。这点在亡灵界也有体现,家族男性成员性格会偏弱势一点。而家里最反对音乐的,正是米格尔的奶奶。


理论上,伊梅尔达很可能见证了米格尔奶奶的出生,并教导过一段时间,但大概率没有陪伴很久就去世了。那么,米格尔奶奶对于音乐极端地痛恨,仅仅是出于伊梅尔达的教导吗?我个人猜测,教导米格尔奶奶如此痛恨音乐的人,Coco 本人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知道 Coco 自己保存了被从全家福撕下来的父亲的脸部照片,但是在伊梅尔达去世后,家族一切事物都由 Coco 操持的家族年代中,埃克托也没有回来一次。说明 Coco 从未在这段时间里,把照片补全,将自己的父亲照片,摆入家族灵堂。


所以《寻梦环游记》的暗线是什么呢?是 Coco 谅解父亲的一生。在被埃克托「抛弃」以后,愤怒的不仅是伊梅尔达,同样的,还有 Coco。她恨父亲抛弃了自己和母亲,也恨音乐,但她不知道父亲是否死亡,或者在哪儿,因此把父亲的照片藏在自己的抽屉中,又不愿放上家族灵堂。直到人生到了垂暮之年,心里只有再见父亲一次的愿望,才会指着过去的照片叫爸爸,以为爸爸回来了。


我们很难想象 Coco 的一生,在年幼时以为自己被父亲抛弃,被强势的母亲拉扯大,一个人操持着整个家族,直至夜深人静,或许才会打开抽屉,看一看父亲的脸,读一读父亲寄来的信,哼着 remember me,回忆过去快乐的时光。或许,这才是为什么影片叫《Coco》的原因。


所以,当米格尔弹起 remember me 时,她才在记忆最深处找到了父亲,也终于在临近死亡之时,谅解了父亲。这部动画,不仅仅是米格尔的追梦和成长、埃克托的忏悔和归家。


也是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与自己父亲和解的一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


孩子 2200 元的耳机被弄坏 


该话题总共获得了 2,424,451 次浏览


孩子的耳机价值 2200,带去学校参加活动,被同学抢走不小心弄断了,该让他赔吗?



孩子 2200 元的耳机在学校参加活动时被同学抢走弄断,该索赔吗?


知友:山羊月(10000+ 赞同)


家长总是忽视一个重要事实:题目中的小事故倘若等闲对待就是 2200 元的损失,但认真对待的话恰恰也是一个教育孩子为人处世的黄金机会。


首先可以让孩子尽量不偏不倚地说清楚来龙去脉,并告诉孩子倘若被发现是撒谎,那么耳机的所有损失就要由孩子自己承担,家长不会再出手干预或提供任何帮助。这是让孩子意识到撒谎的成本及其后果的严重性。


其次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谈谈处理这件事的想法。这是让孩子意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家长和老师也有可能会出错,权威并不意味着真理。


接着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件事,提出基于家长视角的解决方案,告诉孩子忍气吞声并非宽容,要求赔偿也并非苛刻,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责,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别人为他们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和损失负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人都应学会的技能。


再者可以和孩子提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知识,资源和技巧。孩子可以利用班规和校规来要求对方赔偿,这是知识;可以利用家长和老师施加压力,这是资源;可以和对方商量具体的赔偿方案,这是技巧。


之后要提醒孩子,应当重视的不是赔偿本身,而是对方的态度。对方如果坦诚认错,愿意赔偿,那么赔偿价格可以适当降低,如果对方经济条件真的困难甚至可以放弃赔偿交一个朋友。但对方如果不承认错误,胡搅蛮缠,那就应该公事公办。一定告诉孩子不要怕事,不要躲事,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家长会在背后力挺他们据理力争。


最后无论什么结果,都要让孩子总结和反思一下整个事件,自己提炼出学习到的教训。这是让孩子养成对事件复盘的习惯——和教训本身相比,更加宝贵的是培养出总结,反思和提炼教训的意识和习惯。


我理解,这些儿时的「小事故」其实都会在孩子的人生中产生一道又一道涟漪,最终在孩子长大成人时放大到可以影响他们思考,决策和行为的地步。而家庭教育的重要一项内容就是对这一道道涟漪的正确引导。作为家长,最好不要因为事故小就忽视甚至糊弄过去——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忽视和糊弄所产生的涟漪,最终会不会在未来通过某种形式伤害到孩子们本身。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


电影嘉年华 


该话题总共获得了 778,243 次浏览


《嘉年华》是由喀什嘉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电影聚焦在两个少女的身上,讲述了在一家旅店打工的小米,碰巧成为在旅店发生的一起案件的唯一知情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决定保持沉默,一番挣扎与挫折之后,她终于醒悟,说出事情的真相。该片于 2017 年 11 月 24 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如何评价电影《嘉年华》?


知友:李霁琛(2900+ 赞同)


今天《嘉年华》上映,排片只有 1.3%,刚好又发生了那件事,这显得有点儿讽刺。我首先要在此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去关注这部电影背后的社会问题,去关注这些社会问题背后的弱势人群。


《嘉年华》是文晏导演的第二部电影,这位看上去十二分温婉的女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出了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拍摄水准。


我采访文晏导演时,发现她说话非常温柔,

但内心特别强大


全片的节奏保持的极好,镜头克制而又不失感染力,诸多细节,如那座梦露的雕像,都能让人感受到文晏导演的才华。


影片入围了威尼斯主竞赛单元,也拿到了金马奖三项重要提名,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文淇只有 14 岁,就凭借本片提名了金马影后。同时,她也因为在《血观音》中的出色表演提名了最佳女配角。



真是不得了。


《嘉年华》聚焦的题材,是儿童性侵


这个题材大家并不陌生。


韩国电影《熔炉》和《素媛,讲述的都是关于儿童性侵的故事。


这两部电影侧重点不同,但都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尤其是《熔炉》,这部电影促成了韩国国会对于性暴力犯罪处罚方面的法律修订,因此也被称之为「改变国家的电影」


在各大网站关于熔炉的讨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语句:中国什么时候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现在我要告诉大家,中国人拍出来了。


中国人敢拍,也能拍好。


如果非要把《嘉年华》拿来和《熔炉》、《素媛》这样的电影相比,也毫不逊色。


当然,虽然题材相似,但这几部电影的切入点各不相同。


而《嘉年华》的一大亮点,就是对切入点的选择独到而精准。


《熔炉》讲述儿童在校园中被性侵的故事,视角来自孔侑饰演的那位善良正直的老师。


素媛》则通过被性侵儿童父母的视角来展现整个故事。


这两种视角,都足够直观。直观地展现出了性侵者的禽兽不如,也直观地展现出性侵发生后维权的不易与家庭所受到的创伤。


《嘉年华》则把视角放在了旁观者和亲历者的身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悟空发现暗物质 


该问题总共获得了 1,142,822 次浏览


《自然》杂志 11 月 29 日发表我国暗物质粒子卫星「悟空」的首个科学成果,宣布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如何解读 11 月 30 日紫金山天文台公布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重大成果?


知乎机构号:中国科普博览(3400+ 赞同)


作者:袁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是呀是呀,刚刚发的文,宣布「悟空」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悟空」至今已稳定在轨运行接近 2 年,全天扫描了 4 次,获取了 35 亿高能宇宙射线事例。


由于其独创性的设计,「悟空」号卫星的花费比国际同类仪器少数倍到数十倍,但是却在电子 / 伽马的能量测量精度和质子 - 电子鉴别能力等指标上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从而也成为国际上探测暗物质的利器。


「悟空」号卫星今日发布的第一个重大科学成果,就是给出了高能宇宙射线电子能谱最为精确的测量结果。



等等,似乎有哪儿不太对。


说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呢?第一次发布的重大成果怎么是「获得了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我们都知道,暗物质的探测有三种方法,「上天入地对撞」。


悟空」采用的就是「上天」的方法,这种方法指的是发射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器,探测暗物质湮灭或衰变的产物粒子,例如正负电子、正反质子、伽马光子等。因为这些粒子无法穿过地球大气层,所以需要「上天」。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很简单,虽然我们「看不到」暗物质粒子,但暗物质粒子在与暗物质粒子碰撞后,会产生我们能够「看到」的粒子,例如伽马射线、电子和正电子、质子和反质子、中微子等。通过探测「看的到」的,来探测「看不到」的。


而且,暗物质粒子湮灭过程中产生的高能电子,反映在能谱上,会是一些奇特的特征信号。根据常规的天体物理过程,电子能谱是平滑变化的,而暗物质湮灭产生的电子谱则会在其对应的质量处呈现出一个截断,或者甚至有可能产生单一能量的电子,这样在电子能谱上可能会看到快速截断或者单能线谱一类的特征。


如果我们的卫星探测精度足够高,是有可能揭示这些特殊结构的。这也是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发布的第一个成果是获得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的原因。


没毛病!


说回这次的结果。这一结果反映出了电子宇宙射线能谱的两个有趣特征:


1)电子能谱在大约 1 TeV(万亿电子伏特,相当于可见光能量的一万亿倍)能量处呈现出一个拐折;


2)在能量约 1.4 TeV 处发现一个尖峰状结构。


得益于「悟空」号的高能量分辨率和低本底混入率,它的精确测量结果可以显著地改善我们对电子宇宙射线模型的认识。


1)第一个能谱拐折,在之前的实验 HESS 中,曾观测到类似迹象,但由于误差很大,不能明确下结论。而空间实验 Fermi-LAT 的结果却表面没有拐折。「悟空」号的结果清晰无误地测量出了这个拐折。


这个拐折说明银河系中电子宇宙射线源的分布特征出现了明显变化。


因为电子在宇宙空间中传播的时候会通过同步辐射等过程损失能量,越是高能量的电子损失能量的速率越快。这意味着越是高能的电子,传播的范围越小。


例如,对于 1 TeV 能量的电子,基本上只能传播 3000 光年的距离,而 10 GeV 的电子则可以传遍整个银河系。由于高能电子的传播范围小,在这个范围内,源的数目也很稀少,因此我们在地球附近观测到的高能电子很可能只是来自于个别源。而低能电子情况有所不同,那是大量源的平均效应。


打个比方,就好像我们炖了一锅骨头豆子汤,如果把骨头切成和豆子一般大小,那我们随便盛一勺汤里面总会是豆子骨头都有。但往往骨头要大块很多,数量也不可能像豆子那么多,这个时候盛一勺可能有骨头也可能就没有骨头。


2)第二个特征则是「悟空」号率先观测到的,之前的所有实验中都没有看到类似现象。可以说,1.4 TeV 处的结构则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期到的新现象!


这意味着可能在宇宙空间中存在质量约 1.4 TeV 的新粒子,或许就是人们长期以来苦苦搜寻的暗物质粒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9 01:47 AM , Processed in 0.0819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