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拉纳西,古称贝拿勒斯,这里是印度教,佛教,以及耆那教的宗教圣地,意为「神光照耀的城市」。这座伫立在恒河河畔千年不朽的城市,每天都会上演着祭祀、烧尸以及沐浴的日常。而恒河作为印度人的母亲河,当地人仿佛将从生到死的一生时光,都交给了这条大肠杆菌连年超标的河流。
恒河两岸每天都上演着人间悲喜剧,在日出日落的晨光与余晖的交错中,它只是像千百年来它应该有的姿态,就这样沉默地望着芸芸众生。
文|立欣
摄影|朱玥桥
来源|世界上有很多温暖的地方
第一次去瓦拉纳西之前,遇见的两个澳洲女孩告诉我。瓦拉纳西,玩了拉稀,恒河水的大肠杆菌含量估计是她们这辈子见过最多的。不要试图去尝试那里除了瓶装矿泉水以外的任何水,否则会让你生不如死。当然别以为瓶装矿泉水就安全了,这帮不靠谱的黑阿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们完全可以去恒河灌点水,装进瓶子里,放在自家的商店卖。完全可以。

婆罗门少年们
第二次去瓦拉纳西之前,一个美国老头告诉我,只要到了下雨天,就干脆不要出门了。如果你出门,肯定会后悔不已。满街的牛粪顺着雨水的方向流得到处都是,黄色的雨水顺着河坛的台阶流到恒河里,你会发现自己穿着人字拖的脚无所适从,恨不得拿把刀把双腿砍掉扛起来走,满街的Holy Shit。(牛在印度被视为神物)。

神牛,神屎

在这座城市里,牛才是真正的扛把子,一副老子爱干嘛就干嘛的表情
我对瓦拉纳西的向往来自远藤周作的那本书——《深河》。前往印度的日本旅行团,团员们性格迥异,在生与死共存的瓦拉纳西,最终所有人都找寻到了生命的真谛。书中写道:「恒河既接受生者,也接受死者,这就是神圣之意。」
深河包容他们,依旧流淌
人间之河,人间深河的悲哀
我也在其中
——远藤周作《深河》
当我第一次循着书中所写,真正来到恒河之畔的瓦拉纳西时,正巧赶上清晨五点的日出,人们穿过犹如大肠一般蜿蜒曲折的巷子,最终抵达河坛,沐浴并且接受恒河的洗礼,那副画面令我至今难忘。随后在各种嘈杂的噪音中,这座城市开始了一天的运转。很多人不会在第一时间对这座城市一见倾心,但一定会在离开这里后难忘恒河。

恒河,生死,信仰是这座城市亘古不变的主题
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人们总说,一条恒河两岸,集结了这世间所有的生与死。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恒河两岸,只有左岸突兀地伫立了一座千年时光从未曾没落的瓦拉纳西,而恒河的右岸却是辽阔的不毛之地。

瓦拉纳西,古称贝拿勒斯,这里是印度教,佛教,以及耆那教的宗教圣地,意为「神光照耀的城市」,相传这座城市为6000年前由作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主神之一的湿婆而建,而这蜿蜒流经瓦拉纳西的恒河则被人们认为是神明湿婆的头发。我坚信,我到的是瓦拉纳西,不是她们口中的玩了拉稀。

这里被认为是印度最古老的城市,坐落于恒河河畔,早在佛祖释迦牟尼时代,瓦拉纳西附近的鹿野苑是释迦牟尼成道后初转法轮之处,也是佛教历史上最著名的圣地之一。历经沧桑后的瓦纳拉西,在佛教正式在印度灭亡后,这里在印度教徒眼中被视作为麦加一般的存在。

《大唐西域记》里曾经记载过,玄奘曾经也来贝拿勒斯朝拜,那本书里对这座成熟的古老建筑,居民生活,繁华的市井气息以及这里宗教繁荣的景象做了详细的描写,然而当我第三次走进这座喧嚣与平静共存的古都时,才发现自己依然保有初次来到这里的欣喜与热爱。
我喜欢那些每天每夜都会传出祈祷文的印度寺庙,我喜欢安静流淌着的恒河,我更喜欢每天每夜都会在恒河畔举行的祭祀。可每年夏季时的六七月份,是在恒河流域旅行最艰难的时间,酷暑,炎热,闷到令人窒息的空气,在高温中发酵的各种气味,让本来艰难的旅行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在印度教徒的眼中,他们认为如果能在瓦拉纳西死去,便能够超脱生死轮回的厄运,他们始终相信在这条神圣的恒河中沐浴后,可以洗涤自己身在人世间污浊的灵魂。每年都会有很多即将死亡的老人,从印度的各个地方被家人送来瓦纳拉西等死,亦或是死之后由家人带其骨灰来到瓦纳拉西,将骨灰洒进恒河水,超脱生前在人世间的痛苦。

远处便是著名的烧尸河坛玛尼卡尼卡
常常在傍晚时刻散步去河堤看恒河祭祀,这是人们千百年来对于恒河的馈赠,所回敬的感恩。印度教徒感恩于恒河所赐予他们的福泽与生命,每天晚上都会在主河坛举行的祭河仪式已有两千年之久,祭祀的歌声响彻恒河两岸,他们用火,用装满清水的法螺和鲜花表达对恒河的崇敬,手执蛇灯,拂尘,翩然起舞,吟咏圣歌,当地人说,这是印度教徒献给圣河的最高敬畏。

恒河祭祀不仅仅只在瓦拉纳西

在恒河其他圣地如哈里瓦,瑞诗凯诗等每晚同一时间都会举行恒河祭祀

婆罗门祭司大部分都是瓦拉纳西大学的学生

这些祭司均来自种姓高贵的婆罗门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我每晚都跑去河边看祭祀

我喜欢那悠扬的歌声与西塔琴的音色

美妙到不可言喻的恒河仪式

吹响的法螺充满了人们的祈祷与对恒河的赞美
坐在祭祀的神坛下,抬头望见祭祀们洒落的漫天花瓣,空气充盈了一股鲜花的芬芳以及烟雾混杂的气息,远处恒河上漂浮的河灯,让人总有一种灵魂出窍的错觉。我们挤在虔诚的人潮中,彼此沉默着,像是在观看一场人间与神明交错的仪式,事实上这确实是一场只有神明才能了然的剧目。

伴随着檀香的气息以及蛇灯的火焰,一切都很迷离

最美的瞬间是祭司抛洒花瓣的片刻


祭祀恒河的婆罗门少年们
玛尼卡尼卡河坛,也就是瓦拉纳西最著名的火葬场,烧尸河坛,那些期望能在瓦拉纳西死去的人们的尸体,灵魂便是在这里升天。如果能死在这里,印度教徒相信此生所造的一切罪孽,都可以在轮回中得到解脱。
河坛上专门烧尸的人将抬过来的,身体上铺满黄色鲜花的尸体放在恒河水中浸润一下,当地人说这样代表了在恒河水中洗去生前的罪孽,之后将裹着白布的尸体架在已经垒好的木头架子上,每具尸体要烧三个小时左右,随后燃烧后的骨灰被死者的亲人倒进恒河,象征着投胎的轮回。

烧尸的木头自然也是不一样的。有钱人用的是好木头,没钱的人则用的是一般的木头。在瓦拉纳西,人世间的死,都标好了价格,即便是死亡,也被分了三六九等。

曾经来瓦拉纳西,住在同一个旅馆的女生告诉我,她去恒河泛舟,沾了恒河水后当夜就开始发高烧,仿佛这条河流在昭示着外人不得触碰,不得侵犯。
恒河作为印度人的母亲河,当地人仿佛将从生到死的一生时光,都交给了这条大肠杆菌连年超标的河流。他们在这里沐浴,在这里接受洗礼,在这里洗衣服,在这里洗菜,甚至将恒河水灌进瓶子里带回家饮用。


哥们,你洗得还舒服吗?
每12年分别在恒河畔圣城举行一次的大壶节,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集会。据记载至少有超过一亿的人参加这个印度教最盛大的节日。超过一亿的人在恒河中共同沐浴,排泄,当然他们也刷牙,洗菜,将水装进瓶子里带回家喝。好像每个印度人都有一副神仙赐予的金刚不坏之身似的。要是换作是我,怕是早早去见湿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