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第一份稿酬是画画得来的,5块钱,5块钱是当时家里佣人一个月的薪水,少女时代的张爱玲欢天喜地地买了一支丹琪牌唇膏。

丹琪牌唇膏,出自民国时期美国最大的化妆品制造商。
那时候张爱玲大约初中,正是懵懂的年纪,大作家还没有影子,从3岁开始学画,8岁已经发表作品,张爱玲是那种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出来的早慧儿童。
后来需要考虑人生道路的时候,张爱玲跟家人去看了一场电影,电影演的是一个落魄的画家,给当时的张爱玲带来不小的触动——原来画画那么惨。于是她选择了学钢琴,钢琴好一些,顶不济也是在富丽堂皇的大厅里演奏嘛。
2/
在之后就读的圣玛利亚女校毕业纪念册上,有人问她最恨什么,她随手一填——一个天才的女人忽然结了婚。
这么写是因为当时张爱玲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很快地结了婚。对于8岁就通读《红楼梦》,跟父亲讨论“后四十回怎么写得如此不堪”的敏感少女,张爱玲大约早就熟识了《红楼梦》的世界里,亮晶晶的珠子最终都要变成死鱼眼睛的悲凉。
世间最大的悲剧是,从前有一个女孩,后来她结婚了——张爱玲老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年轻时的张爱玲
我总是想,写下这个句子时的张爱玲还只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女,笃定的语气里都是未经世事的可爱,即便是有烦恼,有忧愁,也是青春日子里必有的点缀。
林黛玉葬花葬得肝肠寸断,但我们还是能读出可爱,少女的忧愁总有故作姿态的忸怩,这忸怩纯粹而干净,隔着再久远的时空读来也是动人的。
3/
少女时代即将结束,才女张爱玲逐渐在上海滩崭露头角。

年轻时的张爱玲
那时文坛上最风光的人是林语堂,所以当时张爱玲给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
对当时的人生,张爱玲定是充满期待、跃跃欲试的。簇新的日子摆在前头,她只要去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