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7.09.13
中国人的一天:深夜包子铺的12个小时
本期作者:令胡歌
老汪想出了用“时间换空间”的办法,只做晚上10点到次日上午10点的生意。日夜颠倒虽然辛苦,却能避开众多的竞争者。(摄影/令胡歌)
只有在晚上,你才能找到这家杭州保俶路上的“红帽小吃馆”。店主汪国红(前左)多年来戴着小红帽,被食客们尊称为“红帽大叔”。老汪和他的“雇员们”——老婆(前右)、外甥(后左)、姐夫(后中)以及女婿(后右)在一个又一个夜晚里为人们供应着一口温暖慰藉,也见证了杭州迷离的夜色。(摄影/令胡歌)
晚上9点半,西湖附近的餐厅陆陆续续打烊了,“红帽小吃馆”的一天才刚刚开始。营业前,老汪还在熬着当晚的第一锅稀饭。老汪安徽人,今年52岁,年轻时就出来打拼。他去过上海,最终还是在杭州落了脚。
晚上10点,正式营业。几乎分秒不差,第一笼包子出炉,兴奋的食客们一边跟老板报数下单,一边拍照发朋友圈。其实在刚开店时,老汪是做白天生意的。后来,他想出了用“时间换空间”的办法,只做晚上10点到次日上午10点的生意,日夜颠倒虽然辛苦,却能避开众多的竞争者。
晚上10点20分,包子卖得很快,老汪的女婿端着刚刚包好的包子从制作间出来。老汪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2011年,儿子高考考到了640分,大学毕业后去北京创业;女儿在杭州上班,女婿就在店里帮忙。
晚上10点40分,一位穿着讲究的男士匆匆赶来,一下子打包了100个,又匆匆离开了。“这个时间点,很多加班的人来。赚钱,都不容易哦。”
深夜11点55分,一名狼吞虎咽的年轻人。
凌晨2点10分,一位住在附近的女士受失眠困扰,出来散步,顺便和老汪聊上两句。老汪在这儿开店十多年,街坊邻居都很熟了。
凌晨3点,老板娘还在包个不停。“这个时间人最困,我就用手机看看电视剧。”
凌晨3点08分,年轻女孩吃完夜宵,坐在一角补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