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7-09-01
2017年 第23期 | 总145期
图文:新京报 陈杰 刘旻 编辑:汪晓为
煤矿盗采点“伤口”威胁三江源
青海三江源保护区内的扎苏煤矿、尼雅西铁矿已封停四五年,然而记者在长江源头沱沱河、通天河沿岸实地走访发现,开矿造成的山体沟谷仍旧大量裸露,采坑没有得到修复,生态还在继续恶化,正在形成的污染继续在威胁着长江源头。
青海三江源保护区内的扎苏煤矿、尼雅西铁矿已封停四五年,然而记者在长江源头沱沱河、通天河沿岸实地走访发现,开矿造成的山体沟谷仍旧大量裸露,采坑没有得到修复,生态还在继续恶化,正在形成的污染继续在威胁着长江源头。图为2017年8月2日记者拍摄到的非法盗采点扎苏煤矿的一个山谷,从高处俯瞰,整个山谷就像人类正行走在三江源的一条腿,可是皮肤、肌肉和韧带被剥离,只剩下凝固的蓝紫发黑的血管。
扎苏煤矿位于乌丽以东40多公里处,南边距离通天河大约3公里处, 沿矿道进入数公里长的山谷,两边山体遍布露天矿穿孔、爆破、滥挖乱采的黑色采坑,大面积的高寒草甸被破坏。
该矿区有至少3个洗煤池,这是其中一条长二三百米宽几十米的洗煤池,处于山谷中,洗选废水绿里泛黑。由于煤中灰分是煤炭出售的计价指标之一,需要用大量清水进行洗选分级,然后脱水成为产品煤运出,留下了大量的洗选废水,对其处理应该是完全闭路循环实现洗水全部复用,或另建煤泥池进行沉淀,清水大部分复用,余下的达标排放。
但记者在现场看到,矿区的多个洗煤池蓄满了水,没有做任何处理,洗煤池直接有沟渠连接通向谷外,沟渠里有水流痕迹。
扎苏煤矿现场露天开采形成的采坑及排土场矸石,已经出现裂缝,极易引发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煤矿附近多处出现大面积山体塌陷,因不规范的采煤工作面导致数十亩的山体塌陷,黄色皲裂的山体,裂缝能有一人宽。图为从空中俯瞰到的矿区部分采矿点,一处处剥离的山体由一条条矿道连接,绵延十几公里,分布有多个洗煤池。而山体南边3公里处就是通天河。
另一盗采点尼雅西铁矿,紧邻雅西措的北岸,它处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雅西措是长江上游沱沱河形成的第一个湖泊,属于长江源重要的水源水系范围,同时拥有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等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
尼雅西铁矿虽然地表就是赤铁矿,但整体规模不大,成矿条件也并不好,人工选矿机被废弃在一边,铁矿开采所形成的矸石山、矿渣山已出现裂缝,有滑坡隐患。山体被切开,表面的植被被剥离,切开的山体大面积裸露在外,随着大风和雨雪的冲刷,破坏面逐步扩大,进而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图为通往盗采点尼雅西铁矿的矿道边,堆砌的铁矿石。
这是处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的达哈煤矿。该矿点于2016年9月停产,2017年5月6日才停止外运煤矿石。记者8月3日探访时,在矿区内遇到4名工作人员。达哈煤矿多处不规范的开采面,对植被造成巨大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