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影乐之声] 知乎放映室|杀戮起时,皆以爱的名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9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8-29 04:51 PM 编辑

杀戮起时,皆以爱的名义 

2017-08-29  知乎放映室

知乎放映室

一起发现好电影

题图:我们的父辈


哪些战争片值得推荐?


知友:小葵 


《我们的父辈》—— 杀戮起时,皆以爱的名义


这是一部德国制作的迷你剧,共三集,每集 90 分钟,制作精良甚至超过电影。当各战胜国都在隆重盛大的庆祝胜利之时,有必要静下心来看看今天的德国人是如何反思这场战争的。


同样是一位德国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兹在他的著作《神义论》中有一句最有争议的话: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之中最好的世界」


在这句话之后我想再加上该剧中最核心的另一句话:战争会让我们展现出人性中最坏的一面。



剧情以 1941 年德国入侵苏联前夕作为开端,五个年轻人在完全不了解战争时或自愿或被迫的卷入了这场灾难。他们是孩童时代的朋友,在启程的前夜载歌载舞,饮酒狂欢,仿佛只是去参加一场华丽的冒险。


其中有对纳粹有着坚定信仰的国防军哥哥和对纳粹抱有怀疑的弟弟。



有渴望成为明星,热爱生活的歌手



励志服务人民和元首的护士



还有曾绝望说服父母离开德国的犹太人



直到战争将他们拆散。


德国一直以来思想家、哲学家层出不穷,文化艺术精英群星璀璨,应该说是最具有理性精神和反思能力的一个民族。


和其他描述二战的电影电视不同,四个半小时一口气看下来,我们也许很难感觉到仇恨和愤怒,不能很清楚的分辨什么是正义和邪恶,更多的空虚和彷徨。


但我们能体会到,整个德国深深的认识到了战争的错误和可怕,并为此感到负罪和愧疚。


也有人会说,德国人狡黠,试图模糊罪与善的边界来为自己开脱。对于在二战中承受了巨大痛苦和灾难的中国人来说,这样想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德国的理性依然值得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尊敬和佩服。


毕竟容易的是为自己开脱,难的是面对罪责。


同样作为战争的发动者,日本人也经历过反思,也明白战争给人类,尤其是本国人带来的灭顶之灾,以至于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限制军国主义抬头和避免战争的制度改革。然而这种反思却很局限,因为罪责至今无人承担,既无法归咎于天皇,也不能归咎于人民,就这样一直回避着,拖延着。不承担罪责,就谈不上反省。


有趣的是反观今天的战胜国,不说英法,单说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最大的中俄两国,本是最该痛恨战争,反对暴行的民族,却诡异的升起一支崇尚暴力、标榜战斗的「青年力量」。这股力量让人感到可怕,这是种下仇恨和愤怒的恶果,这股戾气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青年军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说有纯粹的魔鬼,那就是民族主义的仇恨和愤怒。它和极端宗教一起,是撒旦的左膀右臂,总有人要挥舞起它的大旗来达到目的:激发出我们最坏的一面,教唆我们抛弃人类文明的情感,回到野蛮中去。更加可拍的是,这场我们参与其中的洪流一旦形成,醒悟已晚,只能任其裹挟直到灭亡。


时至今日,如果有人告诉我们他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好,请保持怀疑;


如果有神指明了我们的敌人,请保持怀疑;


如果有任何人试图让我们仇恨和愤怒,请保持怀疑。


只有每一个人不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中,才有可能避免这肉体和精神的毁灭。一旦放手,我们无法选择让自己成为正义的一方,因为杀戮就是杀戮,本无正义可言。


摘录我特别喜欢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老奶奶的一段描写:


士兵的叙述:我有时在琢磨,倘若我没有参加这场战争又将如何呢?我会是个幸福的人,我会对自己永远不失望。在战斗中我就不会考虑把人打死还是不打死。我总想听东西,睡觉,总有一个愿望——快快结束。那天,我们沿着村边小路回营地,突然窜出一个阿富汗老太婆,她对我们边哭边叫边挥舞拳头。她儿子被打死了,她在诅咒我们。可是她的举动只能唤起我们一种感情,就是送她上西天。现在我双目失明了,没有了眼睛,我想回国后净化灵魂,清除身上的一切污秽。可是有谁能理解我们?


——《锌皮娃娃兵》


最后为在战争和恐怖主义中受害的所有人默哀,《浮士德》中天使用爱击败了魔鬼,这看似荒诞,而也许是最终的解法,如果我们自己不变成魔鬼的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5:19 PM , Processed in 0.0380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