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3|回复: 6

[史地人物] 马云用2千万美金报32年前知遇之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0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7-8-27 05:02 PM 编辑

马云用2千万美金报32年前知遇之恩
凤凰历史  2017.02.07


1.jpg
32年前,马云经历3次高考终于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求学期间,一个从没上过大学的澳大利亚人每隔6个月给马云寄一张支票,2年多时间总共寄了大概200澳元。



2.jpg
这是一段怎样的友谊呢,以至于马云说那个澳大利亚人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3.jpg
2017年2月3日,马云用2000万美金回报了当年的知遇之恩,然而那个澳大利亚老人却已经不在了。



4.jpg
时间回到1980年。



5.jpg
一位叫Ken Morley的澳大利亚人对中国充满兴趣,1970年代他加入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1980年那时候,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



6.jpg
而彼时,一位 16 岁的杭州平头少年,经常骑着自行车在西湖边找老外练习英语,这个上进少年就是马云。



7.jpg
而彼时,一位 16 岁的杭州平头少年,经常骑着自行车在西湖边找老外练习英语,这个上进少年就是马云。



8.jpg
如你所料Ken Morley一家人与马云相遇了,从马云和Ken的儿子聊天起,这段跨国友谊已经延续了37年之久了。



9.jpg
Ken没有上过大学,但对马云上大学非常的支持!



10.jpg
后来他给当时在杭州师范学院读书的马云每6个月寄一张支票,两年多时间一共寄了大概200块澳元。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马云将Ken视为曾为他开启世界之窗的导师,他回忆说:“每一次我们相遇,我们都会辩论很多事物。”



12.jpg
Ken会说:Jack,你在瞎扯!他知道我说话的方式,知道我干起来会很不一样,他总是用他极大的好奇心与善意支持我”。



13.jpg
Ken Morley一家人回国后,马云经常给Ken和以及Ken的大儿子David写信。



14.jpg
Ken不仅会给马云回信,而且还在每次回信中为马云修改英文。



15.jpg
甚至Ken专门提醒马云“来信把行距留大一些,我好给你写修改意见。



16.jpg
1985年,Ken破天荒的提议马云去自己的国家澳洲旅行,当年马云2岁,在杭州,在那个年代,出国不可想象。



17.jpg
那时候去北京的费用对马云来说非常昂贵,但马云没有放弃,他跑到北京,住在地下室,连续 7 次申请签证被拒后,马云还不放弃。



18.jpg
马云鼓起勇气,花了整整半年才拿到护照,结果被告知还需要签证。



19.jpg
马云在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待了29天,马云称:那29天对我至关重要!



20.jpg
当我回到大陆的时候,我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了,没有那29天我永远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我可能会像其他中国人的方式去思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马云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像Ken那样的人,帮助和支持自己根本不认识、只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轻人。



22.jpg
2004年12月,马云创立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支付宝。



23.jpg
13年后的今天,阿里集团上市三年,马云个人财富高达227亿美金,他可以去回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了。



24.jpg
2017年2月3日,马云回到Ken的故乡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出资2000万美金,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



25.jpg
马云说,这项奖学金将用于支持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它的人们。



26.jpg
马云用2千万美金报答32年前知遇之恩。



27.jpg
马云用2千万美金报答32年前知遇之恩。



28.jpg
马云用2千万美金报答32年前知遇之恩。



29.jpg
马云用2千万美金报答32年前知遇之恩。



30.jpg
马云用2千万美金报答32年前知遇之恩。



31.jpg
马云用2千万美金报答32年前知遇之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0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1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1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我非常敬佩他。

但是所有的这些报道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实。

请问,80年代,如果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谁能和外国人能做朋友?

屌丝逆袭?哈哈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1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R 于 2017-8-31 04:28 PM 编辑

那时可以呀。比如我家就结识了澳州的驻华大使一家,只因为大使夫妇的儿子学中文,有段时间正巧当了家人的学生。他们很乐意结识中国的民间朋友的。

85年到外地游玩时,也看到白人留学生一口河南腔的中文与中国年轻人同行热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3:47 PM , Processed in 0.0558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