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0|回复: 0

[人世间] 张石:那些日本电车上女色狼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4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石:那些日本电车上女色狼们 

 2017-08-24 张石 大家


文 | 张石


在日本电车等场所,趁着拥挤或第三者看不见等机会,占女性便宜,随便乱摸的人被日本人称为“痴汉”,在日本,“痴汉”一般属于刑法上“强制猥亵罪”,轻者会遭罚款,重者会被起诉判刑。从“痴汉”这个词来看,是专指男性对女性的猥亵行为,但是由于在日本的电车等场所,女性对男性的猥亵行为也不断出现,因此目前有“男痴汉”还有“女痴汉”,日本也有一个较新的词——“痴女”。

规制“痴汉”行为,一般都依照刑法上的“强制猥亵罪”和各地方政府制定的《防止骚扰条例》(日语为《迷惑防止条例》),而“痴汉”行为,虽然以前都是指男性对于女性的猥亵行为,但是鉴于近年“女痴汉”不断增多,各地方政府在制定和实施《防止骚扰条例》时渐渐取消了受害对象的性别限定。

如1999年鹿儿岛县实施的《防止骚扰条例》,首次不限定“痴汉犯罪”受害者的性别,2001年东京制定和实施的《防止骚扰条例》,把受害者从“女性”改变为“人”,这以后日本各都道府县也都跟进,修改《防止骚扰条例》,2014年4月1日,冈山县施行了没有性别限定的《防止骚扰条例》,至此,日本全国都道府县的《防止骚扰条例》都取消了性别限定。

据日本网络杂志《BuzzFeed Japan》今年6月4日的报道,他们曾采访一名在电车上遭遇“女痴汉”的19岁日本大学生。据这位大学生讲述,有一天他乘入拥挤的电车,觉得臀部有一种异常的感觉,一开始还以为是一种错觉,但是伸过来的手一直不离开他,而且还在慢慢地移动,他偷着看了一下把手伸过来的人,竟是一名“漂亮的大妈”。

马上就要到一个大站了,那只手更加猖狂了,从后面模到了前面。他本来想发出声音来制止,但是又觉得自己一个男子汉大喊大叫不知是否妥当?到了站以后,他在乘客的潮流中下车,根本也没有去想抓“女痴汉”。

在谈到这件事的感想时他说:当时感到了瞬间的恐惧,但是以后就成了自己的谈资,在喝酒的时候经常谈起这件事,在自己的推特里也写这件事,没有觉得自己“受到了很深的伤害”。

据日本总务省统计,2016年,日本遭到“强制猥亵”的男性受害者有247人,但这只是警方所掌握的数字,实际上会更多。

日本电车上的所谓“痴汉犯罪”,其实是一种随着日本的电车文化的发达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而由于女性的参入,更使这一现象的性质出现了很大复杂性,很难一言以蔽之。

首先,“电车痴汉”中当然有许多属于违反受害者本人意愿的犯罪行为,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一种“默契”。在日本的网络上,描写自己在电车上遇到“技术高超的痴汉”,如何使自己酣畅淋漓,快乐至极的留言泛滥,甚至还有人在网络留言板上留言,将自己站在电车上什么位置,是什么特征都写得清清楚楚,进行“痴汉募集”,有人看到了这个留言后,为了证实这个留言的真伪,去了留言上所说的那个地方,找到了那个具有留言上所描述的特征的人,还真有几个人,在这人身旁“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第三者发现,从事“痴汉行为”的人就要倒霉,因为当事者不会说出自己“盛情邀请”的初衷。

第二,由于日本最近几年加大了打击“痴汉行为”的力度,又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首先是出现了许多“痴汉冤案”,在日本成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由于所谓“痴汉行为”难以留下证据,有很多案例是根据所谓“受害者的证言”定罪的,而在拥挤的电车上,有时复数的人在受害者的后面站着,很可能发生指认错误。对于刑事犯罪的嫌疑,一般都是采取“无罪推定原则”,但是由于“痴汉犯罪”的特殊性,有偏重于受害者证言的倾向,使“痴汉冤案”成为了比其他犯罪嫌疑产生更多的冤案的渊薮。

一个最显著的案例就是,2006年4月,一名女性控诉在电车上站在他傍边的日本防卫大学教授触摸了她的下半身,教授遭逮捕。教授一贯否认对自己的指控,但是一审和二审都认为女性的证言值得信赖,判处教授1年10个月有期徒刑,但是最高法院2009年4月推翻了此案一审和二审的判决,宣判教授无罪。日本最高法院认为:由于在教授的手指上没有检验出该女性内裤上的纤维,缺少客观证据,证据只有女性的证言,而该女性尽管诉说遇到了“痴汉”,但是下车后再次上车,又站到教授旁边,在车内没有进行积极的躲避,其证言值得怀疑。

但是由于审判和上告的时间漫长,而且 “痴汉犯罪”被起诉后的无罪判决率仅为0.02%,人们一旦被控当了“痴汉”,多陷入身败名裂的境地, 因此“痴汉冤案”成个日本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周防正行经过大量采访痴汉冤案编导的描写痴汉冤案的电影《没做就是没做》(I Just Didn‘t Do It),入围第8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第三,由于被疑痴汉,就会身败名裂,因此引发被疑“痴汉”逃跑时死亡或自杀事件。今年5月16日,在日本东急田园都市线青叶台站,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被控“痴汉”,他为了逃走,跳进列车轨道,结果被开来的列车压死。近年来类似事件已经发生了好几起。还有一名铁道公司JR西日本的重要干部因被疑做了“痴汉”而自杀,也有其他的人因此自杀。

第四,由于打击“痴汉”的风潮高涨,还有人借此机会进行“诬告敲诈”。其手段就是由女性出面,控诉某男性,说他做了“痴汉”,然后马上站出来两个证人,指证被诬告的人“确实做了痴汉”,然后劝说被诬告者“私了”,榨取金钱。

本女性专用车厢候车标识


由此可见,在日本这个非常常见的现象“痴汉犯罪”,其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当然,在电车等场所违反他人的意愿,随便摸异性,确实是一种犯罪,但是由此产生的“痴汉冤案”是更大的社会问题。由于以前受害者一直是女性,有舆论认为:之所以对于有些痴汉犯罪,不完全采取通常的“无罪推定原则”,而是轻信女性的证言,是因为植根于“和男性相比,女性是弱者,弱者在涉及性犯罪的场合,容易成为受害者”这种不成文的社会观念造成。


而最近,女性在“痴汉犯罪”中的参入,正在颠覆这种观念,因此对于“电车痴汉”这种社会现象,一是要坚持“无罪推定原则”,重证据,不重证言和自供并综合“电车痴汉”现象中含有默契、误认、诬告等多种因素进行法律的、人权的、文化等多层次的考察,得出更加公正的结论。


【作者简介】 

张石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3:47 PM , Processed in 0.0479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