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4|回复: 4

[人世间] 《看客》:传销 一场进口骗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0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客:传销 一场进口骗局
网易图片  2017-08-18


1.jpg
传销作为一种“打着卖货的幌子、行拉人头之实”的金融诈骗模式,最早出现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美国,后又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传入世界各地。纵观非法传销活动的世界发展史,可以说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但其实又都“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屡屡发生的金融诈骗,拿捏的终归是人类那个“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永恒幻梦。编辑/简晓君



Screen Shot 2017-08-20 at 10.57.28 PM.png
提到非法传销,就不得不提古老的庞氏骗局——1919年,一名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意大利投机商人在美国波士顿“发明”了它。



3.jpg
【图/国际回邮优待券】1903年,查尔斯·移民到美国,之后从事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和人口贩卖,在此之前,他曾在加拿大因伪造文书罪入狱。“美国遍地是黄金,你要做的就是弯腰把黄金捡起来。”如此做了十几年美国式发财梦,庞兹发现最快速的赚钱方法是金融工具。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利用了这种混乱。抵达波士顿后,他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宣称从西班牙购入法、德两国的国际回邮优待券,再加上一定的利润转手以美元卖给美国邮政局,便可赚取美元与战后严重贬值的法、德货币的价差。



4.jpg
【图/汉诺威信托公司外,争相加入庞兹计划的“投资者”】庞兹承诺,所有的投资者将在45天内获利50%、90天内获利100%,并成功让最初的一批“投资者”于规定时间内拿到了承诺的回报,从而引得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6个月后,四万多名波士顿市民成为庞兹的投资者,其中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




5.jpg
【图/庞兹和他的金手杖以及钻石领带夹】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投资,并买下有20个房间的别墅、100多套昂贵的西装,数十根镶黄金的拐杖,甚至给烟斗镶上了钻石。 当时,一些不明就里的美国人把他称为与哥伦布和马可尼齐名的“最伟大的意大利人”之一。



6.jpg
【图/被捕后的查尔斯·庞兹在美国法庭上就驱逐出境发表讲话】实际上国际回邮优惠券的数量很少,根本不可能支持大量的资金套利(事实上,他只卖过两张)。而第一批投资者的回报则是他自己借钱垫付的,好让后续的投资者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迹并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的资金来支付上一批投资人的利润。随着整个波士顿都卷入了他的投资计划,庞玆已经没有新的资金来源去支付早期投资者的利息了,他关掉了店门,带着约4万名投资人的毕生积蓄逃之夭夭,最后被波士顿警方抓获。从此之后,“庞氏骗局”便成了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层压式推销的始祖、金字塔骗局的其中一个分支,但仍不具备非法传销所具有的团队计酬和发展下线的特点。



Screen Shot 2017-08-20 at 10.57.51 PM.png
在1935年春天,一股“连环信”狂潮席卷了美国多个州,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市民最先收到这封神秘的连环信。



8.jpg
连环信上写有六个人的名字、地址及收款信息。收信人被要求给名单上的第一个人寄10分钱,然后将他的资料划掉,并在名单底部加上自己的姓名和收款方式。完成这一系列步骤后,再将生成了新名单的信件拷贝五份,分别寄给五位朋友。“经历五个这样的循环之后,你的名字会到达名单的顶部,作为回报,你将收到由15,625封信所带来的1562.5元。这难道不值得你花10分钱去换取吗?”这种对财富的承诺,刺激了处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的美国人。“如果你也想你的朋友发财,请把信寄给他。”寄信者会用慈善的口吻劝服收信人,并伪称自己真的收到了钱,以诱骗更多人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来,部分版本甚至引入了“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有噩运降临”这样的威吓机制。



9.jpg
【图/当时的报纸报道了连环信事件:“连环信塞满了邮箱”】丹佛餐厅的老板A. McVittle在短短两天——4月26日至4月27日期间收到2363份这样的信件。丹佛邮报首先向读者提出警告,并指出它对邮政系统造成的巨大影响——4月28日,丹佛邮政处理了约165,000封信,这让他们额外支出了20,000美元的超时工资;5月8日连锁信蔓延到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时,邮件数量从正常的45万封逼升至80万封。联邦当局感到愤怒,并发誓要抓住始作俑者但未果。



10.jpg
在斯普林菲尔德(密苏里州的一个城市)的一个车库里,投机者购买一封价值5美元的信件,并以同等价格卖出两张该信的复印件。左下角的公证人一手拿着钱,一手拿着签章为这场交易“做公证”。然而这宗生意很快由于缺乏买家而告终,真正挣到钱的是公证人,他们从每封信件中收取10-50美分的公证费。像连环信这种连续不断发展下线以获取财富的模式,和现代意义上的金字塔式传销活动如出一辙。伴随着50年代商品经济和销售模式的发展,金字塔形式被嫁接到商品的销售之上,其变体广泛存在于金融市场中。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creen Shot 2017-08-20 at 11.17.24 PM.png



12.jpg
【图/雅芳热情洋溢的销售大军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叮咚,雅芳来了!”】1886年,大卫·麦肯尼创立“加州香氛”公司(即现在的雅芳公司),并聘用女性作为兼职销售人员,鼓励她们走出家门开创事业,以人员直销的方式向其所属社区销售香水。这样一来,产品不需经过传统进出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而是由直销商直接销售到顾客手中。当时,雅芳小姐只负责推销产品,没有吸收新的雅芳小姐的权利。这被认为是单层次直销诞生的标志。



13.jpg
图/1918年雅芳直销人员



14.jpg
【图/安利公司的创始人Rich DeVos和Jay Van Andel】20世纪50年代,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纽崔莱公司的两位经销商理查·狄维士和杰·温安洛在上门推销纽崔莱维生素的过程中发现,在单层次直销的基础上加入“几何倍增学”能够发展出一种新的直销模式——多层次直销,能够让穷人改变命运、让富人消费商品、让销售员的财富成倍数增长,于是,二人便在1959年自立门户,创立了安利(Amway)公司,随后,安利迅速成长为美国最大的直销企业。



15.jpg
与单层次直销不同,多层次直销人员除了可以从销售商品中获取佣金外,还可以发展下线销售人员,并从下线的业绩中获得佣金。



Screen Shot 2017-08-20 at 11.17.49 PM.png
随着安利等直销公司的成功,模仿多层次直销制度的非法欺诈公司纷纷出现,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多层次直销的结构原理,“发明”出非法的层压式推销(又名金字塔模式,即非法传销),开始置销售货品而不顾 , 一味拉人塞货。又因为此种非法活动大都在阴暗的角落里进行,“繁殖”速度又特别强,层压式推销又被称作“老鼠会”。



17.jpg
层压式推销的运作依靠的是会员数目的指数级增长,在金字塔结构里,每人只需要发展两个下线,就能够保证塔底的人数总和能够支撑起整个结构。但如此发展下去,会员数目将会是天文数字,这就注定层压式推销不可能持久。



18.jpg
【图/1967年,假日魔术公司的海报】1964年,美国人威廉·帕特里克在加州创立的假日魔术公司“Holiday Magic”成为历史上第一家老鼠会公司,其销售人员分为四个级别,“假日女郎”、“组长”、“主任”和“经理”。要想成为公司的销售人员,就必须先购买产品:成为“假日女郎”需要购买39美元的产品、成为“主任”需要购买2500美元的产品……如果想从“主任”晋升到“经理”的话,还要支付2500美元“脱身费”,同时拉一个人来顶替自己原来的职位。凭着这种赤裸裸的拉人头方式,假日魔术公司的业绩从第一年的52万美元窜升至1972年的2.5亿美元。



19.jpg
大约同时成立的佳线产品公司“Best Line Products”也是“老鼠会”的杰作。这家公司作风大胆,扩展迅速,后来出现在日本和台湾的老鼠会大都和它有关。图为在多伦多Skyline酒店,加拿大Best Line Products公司的800名成员在听美国母公司的总裁William E. Bailey讲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creen Shot 2017-08-20 at 11.25.09 PM.png
1971年,美国控告假日魔术和佳线产品等非法“老鼠会”公司,同年,“格利安特纳”、“加洛马”等四十多家所谓的直销公司的非法行径也引起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安利公司也曾身陷其中,直到4年苦战后迎来胜诉,才让正当的多层次直销获得一个合法的生存空间。1975年起诉风潮过后,美国取缔了所有非法传销组织并颁布《反金字塔式促销法》。从此,非法传销活动在美国已无容身之地,遂转而向全世界发展。



21.jpg
【图/被大火烧毁的“天下一家会”传销窝点】60年代,日本积累了不少外汇储备,国内出现了通货膨胀,政府又靠人为压低利率从民间抽血,造成日本百姓积攒的储蓄找不到投资的途径。在此同时,日本政府开始引进多层次直销,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让变了质的多层次金字塔式传销有机可乘。最典型的是1965年3月由内村健一在熊本县创办的“天下一家会”。该会的口号是“投资2080元,吸收4名子会员,即可获得102.4万元”,即入会时交纳入会费2080元,其中1080交给本部(即内村健一本人),剩下1000元转给其他老会员。按照内村健一的美好设想,新人加入后再吸收4名子会员,如此类推发展到第6代时,就有1024名新会员,每名交纳1000元给上线推荐人,此时推荐人即可获得102.4万元。



22.jpg
【图/“天下一家会”会歌《五百万人之花》】凭着“天下一家会”,内村健一本人在1976年度的收入达到2.777亿日元。全盛时期,上交组织本部的入会费曾达到日进亿元的纪录,会员高达180万人,并开设多家分公司。直到晚期,新加入的会员再也吸收不到新人入会,而交纳的钱又无法回收时,才恍然发觉受骗。



23.jpg
【图/“天下一家会”的另一首会歌《大家的幸福》】在“天下第一家”会的骗局被拆穿后,日本为规范市场,不仅对合法直销制定了《特定商品交易法》,还制定了专门防止老鼠会的《无限连锁链防止法》。



24.jpg
【图/丰田商事会长遇刺现场】即便如此,老鼠会仍继续滋长。1981年,永野一郎成立的丰田商事公司宣称能帮客户炒黄金、炒钻石、炒高尔夫俱乐部球票,目的就是让人们摸不清楚资金是怎么流的,利润来自哪里。但真正的利润实际上和如今的传销一样,靠下家养上家。到了1985年,大厦崩塌,永野一郎在开记者招待会时,两名愤怒的受骗者砸门砸窗进入屋里,当着30多名记者的面将他刺死。



25.jpg
【 图/被捕的彼得克罗斯(左)和彼得雷诺】上世纪80年代,巴洛·克洛斯骗局是英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骗局之一。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万个私人投资者的资金(这些受骗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是没有风险的政府债券)。而创始人彼得·克洛斯则用这笔钱用来购买豪宅、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过着奢靡的生活,直到被揭发而锒铛入狱。



26.jpg
苏联解体后不久,便发生了恶名昭彰的MMM骗局。当时的俄罗斯人对股票市场还很不熟悉,被一家名为MMM的公司误导,以为购买MMM公司的股票便可轻易获得高达1000%的回报。当时,几乎所有媒体都刊登了MMM的集资广告,MMM的名字在舆论媒体中出现的频率远远超过了总统叶利钦……图为1994年8月4日,MMM投资者收集签名支持谢尔盖·马夫罗迪。这种狂热一直持续到“神话”破灭,1997年创始人谢尔盖?马夫罗季被收监。



27.jpg
2007年出狱之后,马夫罗季“骗性不改”,又跑到印度、中国、南非、印尼等国家用类似的手法行骗,居然还屡屡得手。图为MMM国际互助平台在印度。



28.jpg
1996年至1999年,阿尔巴尼亚也发生了这样的骗局,吸引了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20亿美元的资金,相当于阿尔巴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30%。人们痴狂于这场骗局,以至于在1996年的地方议员选举中,执政党在竞选中竟借此来争取“发横财者”的支持。1997年1月,投资骗局败露后,愤怒的抗议者抢劫了银行,焚烧了建筑物,政府不得不动用军队来平息动乱,超过2000人在这场动乱中丧生,并直接导致了总理亚历山大·迈克斯的辞职和内阁的解散。



29.jpg
图为1991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市参加金字塔计划的人们。在柏林墙倒塌之后,前东德人民渴望拥抱资本主义,许多人参加了各式各样的金字塔计划。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creen Shot 2017-08-20 at 11.30.05 PM.png



31.jpg
70年代初期 , 老鼠会流入香港,使安利、雅芳这样的正规直销公司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1979年,香港成立直销协会,1980年又制定并施行了《禁止层压式销售法例》,才让直销业逐渐进入正轨。



32.jpg
70年代,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致富热潮不断膨胀。1976年,日本老鼠会头目绪方敬弘在日本被禁止营业后把阵地转移到台湾,创立“中华保康爱促进会”; 1978年年初,日本老鼠会佳线产品公司头目川喜田昭也出逃台湾,在台申请登记“台家公司”。



33.jpg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一家卖磁性保健床垫的Japan Life公司以高于日本三倍的价格在深圳开始以多层次直销制度销售床垫,精明的广东商人更是很快将此类业务发扬光大。1990年,雅芳在广州注册,标志着直销正式进入中国大陆。随后,国外各大多层次直销公司(如安利、如新、玫令凯等)也纷纷进军。一时之间,正规公司和老鼠会均抢滩登陆,市场上鱼龙混乱。非法传销商们的经营理念是“我骗你,是因为我爱你”、“财富不是朋友,朋友却可以变财富”。 “快速致富”、“20世纪最后一次暴富的机会”成为许多非法传销组织参与者的信仰。



34.jpg
199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立法取缔传销。当天,一名传销商抱着一台当时炒到几千元、实际上只值四五百元的摇摆机等待退货。随后,21世纪悄然到来,当崭新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到来之时,那些“看起来很美”的计划又一次披上新的外衣,让无数发热的头脑怀着余热未退的旧梦,坠入“空手套白狼”的迷局中。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世界都搞传销丨看客 

2017-08-21 网易看客 人间theLivings


上个世纪90年代,传销在经历了一圈世界环游之后登陆了中国大陆,肆虐之处几乎寸草不生。


纵观传销近百年的世界发展史,这种不死的骗术其实并无艰深难懂的奥义,它拿捏的不过是人性中难以剔除的懒惰、盲从与贪欲。



传销的雏形·庞氏骗局


传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90多年前。“美国遍地是黄金,你要做的就是弯腰把黄金捡起来。”意大利投机商人庞兹在做了十几年美式发财梦之后发现,最快速的赚钱方法是金融工具。1919年,庞兹策划了一个阴谋。 


1920年7月24日,在波士顿汉诺威证券交易公司外,数百名波士顿市民聚在一起,手上全都拿着当天早晨的《波士顿邮报》,报纸头版用黑色粗体字写着“3个月让钱翻一倍!”当时一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这个从天而降的“良机”让许多见多识广的波士顿市民止不住沸腾起来。


 汉诺威信托公司外,大批“投资者”争相加入庞兹的投资计划。


这就是庞兹的“投资计划”,他对外宣称,将法、德两国的国际回邮优待券转手以美元卖给美国邮政局,便可赚取美元与战后严重贬值的法、德货币的价差,投资者将在45天内获利50%、90天内获利100%。 


 国际回邮优待券


为了取得“投资人”的信任,庞兹借钱垫付了第一批“投资者”的利息,此后,怀抱发财梦的穷人们纷纷跟进,把几百美元的积蓄投入到计划中。如此一来,整个计划就依靠“下线养上线”的方式运作起来。六个月后,庞兹共收到1500万美元的投资,一时间风头两无,一些不明就里的美国人甚至把他称为与哥伦布和马可尼齐名的“意大利三杰”。


 庞兹和他的金手杖以及钻石领带夹。除此以外,他还买下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100多套昂贵的西装,镶钻石的烟斗……


然而,国际回邮优惠券的数量很少,根本不可能支持大量的资金套利(事实上,他只卖过两张),随着整个波士顿都卷入了他的投资计划,庞玆已经没有新的资金来源去支付早期投资者的利息。他关掉了店门,带着约4万名投资人的毕生积蓄逃之夭夭,最后被波士顿警方抓获。

 

 被捕后,查尔斯·庞兹在美国法庭上就驱逐出境发表讲话。


在此之后,“庞氏骗局”便成了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层压式推销的始祖、金字塔骗局的其中一个分支,但仍不具备非法传销所具有的团队计酬和发展下线的特点。


靠“发展下线来致富的连环信事件


1935年春天,“一夜暴富”的幻梦又一次降临到美国人头上——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市民陆续收到一封神秘的连环信。

 “Send-a-Dime”连环信


连环信的“游戏规则”很简单:信上写有六个人的名字、地址及收款信息。收信人要给名单上的第一个人寄10分钱,然后将他的资料划掉,并在名单底部加上自己的姓名和收款方式。完成这一系列步骤后,再将生成新名单的信件拷贝五份,分别寄给五位朋友。


这么做有何益处呢?规则设计者用善良的口吻告诉每一位收信人:“经历五个这样的循环之后,你的名字会到达名单的顶部,作为回报,你将收到由15,625封信所带来的1562.5元。这难道不值得你花10分钱去换取吗?另外,如果你也想你的朋友发财,请把信寄给他。”


这种对财富的承诺,刺激了处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的美国人。为了让更多人加入到游戏中来,部分连环信甚至加入了恐吓机制:“如果不遵守规则,噩运会临到你头上。” 

 

 当时的报纸报道了连环信事件:“连环信塞满了邮箱”。


丹佛餐厅的老板A. McVittle在短短两天——4月26日至4月27日期间共收到2363份这样的信件。丹佛邮报首先向读者提出警告,并指出它对邮政系统造成的巨大影响——4月28日,丹佛邮政处理了约165,000封信,这让他们额外支出了20,000美元的超时工资;5月8日连锁信蔓延到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时,邮件数量从正常的45万封逼升至80万封。联邦当局感到愤怒,并发誓要抓住始作俑者。


 不久后,连环信又迅速发展成其他模式。在斯普林菲尔德(密苏里州的一个城市)的一个车库里,投机者购买一封价值5美元的信件,并以同等价格卖出两张该信的复印件。左下角的公证人一手拿着钱,一手拿着签章为这场交易“做公证”。然而这宗生意很快由于缺乏买家而告终,真正挣到钱的是公证人,他们从每封信件中收取10-50美分的公证费。


这种连续不断发展下线以获取财富的模式,和现代意义上的金字塔式传销活动如出一辙。伴随着50年代商品经济和销售模式的发展,邪恶的金字塔结构被嫁接到商品的销售之上,其变体广泛存在于金融市场中。 


从单层次直销到多层次直销


 雅芳的直销人员


1886年,大卫·麦肯尼在美国创立“加州香氛”公司(即现在的雅芳公司),并聘用女性作为兼职销售员,以直销的方式向她们所属的社区销售香水。这样一来,产品不需经过传统的进出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而是直接由直销商卖到顾客手中,这被认为是单层次直销诞生的标志。当时,雅芳小姐只负责推销产品,没有吸收新的雅芳小姐的权利。


 1918年,热情洋溢的雅芳销售大军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叮咚,雅芳来了!”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导致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现实,纽崔莱公司的两位经销商理查·狄维士和杰·温安洛在上门推销维生素的过程中发现,只要在单层次直销的基础上加上“几何倍增学”原理,就能发展出一种新的直销模式——多层次直销。这个伟大的发现可能让穷人改变命运、让富人消费商品、让销售员的财富成倍数增长。于是,1959年,两人自立门户,创立了安利(Amway)公司,并让它迅速成长为美国最大的直销企业。


 安利公司的创始人Rich DeVos和Jay Van Andel


与单层次直销不同,多层次直销人员除了可以从销售商品中获取佣金外,还可以发展下线销售人员,并从下线的业绩中获得佣金。 


 安利公司


变质的多层次直销——传销


随着安利等直销公司的成功模仿多层次直销制度的非法欺诈公司纷纷出现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多层次直销的结构原理,“发明”出非法的层压式推销(又名金字塔模式,即传销),开始置销售货品于不顾 , 一味拉人塞货。这种非法活动大多在阴暗的角落里进行,发展速度又特别快,像极了老鼠的繁殖过程,因此又被称作“老鼠会”


 层压式推销的运作依靠的是会员数目的指数级增长,在金字塔结构里,每人只需要发展两个下线,就能够保证塔底的人数总和能够支撑起整个结构。但如此发展下去,会员数目将会是天文数字,这就注定层压式推销不可能持久。


1964年,美国人威廉·帕特里克在加州创立的假日魔术公司“Holiday Magic”是历史上第一家老鼠会公司。


1967年,假日魔术公司的海报上写着:“假日魔术公司的美容魔术师们,师承好莱坞造型师Ern Westmore,上门服务,为您打造精致造型。”


假日魔术公司将销售人员分为四个级别,“假日女郎”、“组长”、“主任”和“经理”。要想成为公司的销售人员,就必须先购买产品:成为“假日女郎”需要购买39美元的产品、成为“主任”需要购买2500美元的产品……如果想从“主任”晋升为“经理”的话,还要支付2500美元“脱身费”,同时拉一个人来顶替自己原来的职位。凭着这种赤裸裸的拉人头方式,假日魔术公司的业绩从第一年的52万美元窜升至1972年的2.5亿美元。


大约同时成立的佳线产品公司“Best Line Products”也是“老鼠会”的杰作。这家公司作风大胆,扩展迅速,后来出现在日本和台湾的老鼠会大都和它有关。


 在多伦多Skyline酒店,加拿大Best Line Products公司的800名成员在听美国母公司的总裁William E. Bailey讲话。 图 / Frank Calleja


1971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控告假日魔术和佳线产品等非法“老鼠会”公司,同年,“格利安特纳”、“加洛马”等四十多家所谓的直销公司的非法行径也引起了FTC的高度重视。安利公司也身陷其中,直到4年后迎来胜诉,才让正当的多层次直销获得一个合法的生存空间。1975年起诉风潮过后,美国取缔了所有非法传销组织并颁布《反金字塔式促销法》。从此,非法传销活动在美国已无容身之地,转而向全世界发展。


全球性“鼠患”

60年代,日本积累了不少外汇储备,国内出现了通货膨胀,政府又靠人为压低利率从民间抽血,日本百姓的积蓄找不到投资的途径。在此同时,日本政府开始引进多层次直销,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让变了质的金字塔式传销有机可乘。


 熊本县,被大火烧毁的“天下一家会”传销窝点


最典型的是1965年由内村健一创办的“天下一家会”。该会的口号是“投资2080元,吸收4名子会员,即可获得102.4万元”,即入会时交纳入会费2080元,其中1080交给本部(即内村健一本人,剩下1000元转给其他老会员。按照内村健一的美好设想,新人加入后再吸收4名子会员,如此类推发展到第6代时,就有1024名新会员,每名交纳1000元给上线推荐人,此时推荐人即可获得102.4万元。


丨 “天下一家会”会歌《五百万人之花》


凭着“天下一家会”,内村健一本人在1976年度的收入达到2.777亿日元。全盛时期,上交组织本部的入会费曾达到日进亿元的纪录,会员高达180万人,并开设多家分公司。直到晚期,新加入的会员再也吸收不到新人入会,而交纳的钱又无法回收时,才恍然发觉受骗。


 “天下一家会”的另一首会歌《大家的幸福》。


在“天下第一家”会的骗局被拆穿后,日本为规范市场,不仅对合法直销制定了《特定商品交易法》,还制定了专门防止老鼠会的《无限连锁链防止法》。


 非法集资组织“丰田商事会长遇刺事件 


即便如此,老鼠会仍继续滋长。1981年,永野一郎成立的丰田商事公司宣称能帮客户炒黄金、炒钻石、炒高尔夫俱乐部球票,目的就是让人们摸不清楚资金是怎么流的、利润来自哪里。但实际上就是“下家养上家”。到了1985年,大厦崩塌,永野一郎在开记者招待会时,两名愤怒的受骗者砸门砸窗闯入屋中,当着30多名记者的面将他刺死。


● ● ●


上世纪80年,英国发生了巴洛·克洛斯骗局。1.8万个“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是没有风险的政府债券。而创始人彼得·克洛斯则用这笔钱用来购买豪宅、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过着奢靡的生活,直到被揭发而锒铛入狱。  


 定罪后,彼得克罗斯(左)和彼得雷诺带着手铐被警方带走。


● ● ●


 1994年8月4日,MMM投资者收集签名支持谢尔盖·马夫罗迪。


苏联解体后不久,便发生了恶名昭彰的MMM骗局。当时的俄罗斯人对股票市场还很不熟悉,被一家名为MMM的公司误导,以为购买MMM公司的股票就可以轻易获得高达1000%的回报,几乎所有媒体都刊登了MMM的集资广告,MMM的名字在舆论媒体中出现的频率远远超过了总统叶利钦……这种狂热一直持续到“神话”破灭,1997年,创始人谢尔盖•马夫罗季被收监。 


 2007年出狱之后,马夫罗季“骗性不改”,又跑到印度、中国、南非、印尼等国家用类似的手法行骗,居然还屡屡得手。图为MMM国际互助平台在印度。


● ● ●


1996年至1999年,阿尔巴尼亚也发生了这样的骗局,全国2/3的人口和20亿美元(相当于阿尔巴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30%)的资金被卷入其中。人们痴狂于这场骗局,以至于在1996年的地方议员选举中,执政党在竞选中竟借此来争取“发横财者”的支持。 


1997年1月,投资骗局败露后,愤怒的抗议者抢劫了银行,焚烧了建筑物,政府不得不动用军队来平息动乱,超过2000人在这场动乱中丧生,并直接导致了总理亚历山大·迈克斯的辞职和内阁的解散。图 / 美联社


● ● ●


 在柏林墙倒塌之后,前东德人民渴望拥抱资本主义,许多人参加了各式各样的金字塔计划。图为1991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市参加金字塔计划的人们。 



“老鼠会”进入中国

70年代初期 , 老鼠会流入香港,使安利、雅芳这样的正规直销公司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1979年,香港成立直销协会,1980年又制定并施行了《禁止层压式销售法例》,才让直销业逐渐进入正轨。


 70年代,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致富欲望不断膨胀


1976年,日本老鼠会头目绪方敬弘在日本被禁止营业后把阵地转移到台湾,创立“中华保康爱促进会”; 1978年年初,日本老鼠会佳线产品公司头目川喜田昭也出逃台湾,在台申请登记“台家公司”。


 传销课上沉湎于成功幻想的传销商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一家卖磁性保健床垫的JapanLife公司以高于日本三倍的价格在深圳开始以多层次直销制度销售床垫,精明的广东商人更是很快将此类业务发扬光大。


1990年,雅芳在广州注册,随后,国外各大多层次直销公司(如安利、如新、玫令凯等)也纷纷进军。一时之间,正规公司和老鼠会均抢滩登陆,市场上鱼龙混乱。非法传销商们高喊着:“我骗你,是因为我爱你”、“财富不是朋友,朋友却可以变财富”。 “快速致富”、“20世纪最后一次暴富的机会”成为当时许多“入会者”的信仰。


199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立法取缔传销。


 1998年4月21日禁传后,一名传销商等待退货,他手里抱着的是当时炒到几千元一台、实际上只值四五百元的摇摆机。


● ● ●


当崭新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到来之时,那些“看起来很美”的计划又一次披上新的外衣,让无数发热的头脑怀着余热未退的旧梦,再次坠入“空手套白狼”的迷局中。 



参考资料

[1]《天下一家の会》,Yahoo Japan

[2]《庞氏骗局大起底》,法治周末,2017-07-27

[3]《Pyramid Schemes》,Federal Trade Commission,1998-05-13

[4]《Send a Dime Chain Letter(1930’s)》,MORTALJOURNEY,2009-11-19

[5]《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政府取缔传销》,艾派国历



编辑 / 简晓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0 05:14 PM , Processed in 0.0930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