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第123期:钢丝上的农村父子
凤凰图片 2017.08.10
四川省南江县元坝村,6岁的张望头戴安全帽,双手握着平衡杆,一摇一晃地在只有小拇指粗细的钢丝上行走,而他的父亲张禹正举着手机进行直播,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已经持续了半年时间。在这位34岁的农村父亲看来,“农村娃娃起点低,再怎么努力读书也拼不过大城市的”,或许眼前的这根钢丝可以带领儿子通向一个“能改变命运”的世界。郝文辉/摄(本栏目由华夏银行特约)
张禹前年结束打工生涯,暂时离开远在江苏的妻女,回到四川老家专心培养儿子望望。他琢磨出了一系列项目来训练儿子,并在手机上进行直播,没想到其中的“走钢丝”让望望成了一名“小网红”。从来没接触过钢丝的他,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陪望望走钢丝。图为2017年7月21日,张禹坐在沙发上,望望在旁边倒立玩耍。背后的墙上贴着儿子在幼儿园挣的“运动小健将”奖状。
张禹保持着固定的作息,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带着孩子开始训练,9点左右再回家吃早餐。图为望望在河堤旁的护栏上走钢丝,钢丝离河床12.5米高、足有1公里长。
暑假期间,张禹将9岁的女儿从江苏接回了老家。女儿张扬对走钢丝挺有兴趣,也跟着弟弟学了起来。这天,心急的张扬想超过弟弟,试图蒙眼走钢丝,结果一不小心从河堤上摔了下来。张禹说一开始就不支持女儿练这个,“她性子急,心不静。而且比张望大3岁,知道怎样偷懒了。”随后的几天,他没有让女儿再跟着望望一起走钢丝。图为望望咧着嘴巴给父亲看姐姐刚才擦伤的地方。
望望练习走钢丝最惨的代价是摔掉一颗门牙。“网友喜欢看钢丝越晃越好,越惊险越好,可是这个我没有办法。望仔摔掉门牙那次,有人评论‘哈哈哈,怎么没摔死啊?’我当时心里像刀割一样,从那之后我就觉得网络上好些人都疯了。”张禹说。
望望平时走钢丝的“训练基地”在后山老屋旁的生姜地里。每天下午5点以后,张禹都会带着儿子过来训练。为防止儿子掉下来摔伤,他会经常给田里松土,清掉大点儿的石块,“这样掉下来起码不会断胳膊断腿了”。但他心里很清楚,就算把土翻得再松,儿子掉下去时,那种痛还是要孩子自己受。他反复提醒自己不能心软:这个家已经为儿子成材被迫分隔两地,怎么着也不能半途而废。
自从开始练走钢丝,望望很“费鞋”。但很多时候因为更易掌握平衡,脚底感觉好,望望总喜欢穿已经磨到见了底,垫了两层鞋垫的旧鞋。
练累了不想下来的时候,望望就直接在钢丝上往地里撒尿。日落时分,湿热的天气和山里“黑猫子”的叮咬让孩子吃了不少苦头,张禹也只能让望望穿上长裤、套着护臂,坚持训练。望望不觉得走钢丝苦,他感觉挺好玩,能“长肌肉”。
休息间隙,两个孩子在老屋旁追赶圈养的鹅。
除了走钢丝,张禹还让望望练习打沙包、举杠铃、舞棍、蹲马步、攀岩等项目。张禹觉得这些寓教于乐的方式能让儿子锻炼身体,提高综合素质:“我在外面花了20多年才明白,农村孩子走老路始终是行不通的。以后可能到处都是机器人,人身上如果没有才艺和能力,真的不行的,会被淘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