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1

中国开始从印度撤侨了? 消息人士回应(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8 06: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开始从印度撤侨了? 消息人士回应

文章来源: 环球网
于 2017-08-08 01:15:02

抱歉,还没有。。。。。。

  
“唔,得到消息,中国开始从印度撤侨了。”昨天,类似的消息在新浪微博上流传,加上近来中国各大官方机构频繁喊话印度,类似“消息”在互联网上引发对中方“撤桥备战”的联想。但有消息人士向记者 透露,虽然确有在印中资企业有私下撤离部分人员的情况,但与当前中印局势关系不大。


  
q228.jpg

新浪微博上流传中国从印度撤侨的消息


       7日,记者 除在微博上看到“撤侨”猜测,某在印中资企业微信群群主也透露,目前已有半数中资企业人员撤离,而且继续撤离的趋势明显。但该群主如何统计得出“半数撤离”的结论,不得而知。

  据记者 了解,目前在印中资企业数量约500至600家,人数约4000人,总部较集中于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加尔各答、普纳等印度大中城市,另外各地工程项目现场也有相当数量的技术管理人员。

  今年7月7日,中国驻印度使馆曾发布“在印中国公民安全公告”:

  一家中国能源项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虽然目前没有中资整体的撤离计划,但各公司都在尽可能减少在印人员配备,“手头没有项目的人员都可撤回”,“我们公司在几天内已走了一半”。

  7日,有消息人士对记者 表示,国内网传的“撤侨”多系谣言,部分投资未在印落地或贸易型企业暂时回国观望的情况是有的,但并无大规模撤侨,更不应被理解为是“备战行为”。

  至于为何出现减少人员配置的情况,一位企业届人士对记者 表示,无论中印洞朗对峙如何解决,两国互信已降至50年来最低点,中资在印发展本来就困难重重,如今是雪上加霜,绝无必要在印度再进行重资产及大项目投资。

  另一名中资企业做在印投资服务的人士对记者 说:“我们公司已将主力人员及业务转至伊朗,我们已不看好未来10年中资在印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06: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军缺少武器装备和训练 难以想象能打赢中国(图)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7-8-8 06:34 AM 编辑

印军缺少武器装备和训练 难以想象能打赢中国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网
于 2017-08-07 20:53:26
q229.jpg

资料图,来自网络


期,印度军事人员一面继续在中国洞朗地区非法越界,同时又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擦枪走火。《环球时报》8月7日报道,《印度斯坦时报》主编谢卡尔(Shashi Shekhar) 当天撰文,对印度是否做好作战的准备提出质疑。

印度军队准备好了么?

此前印度国家主机审计长向议会提交的印度陆军情况报告进行分析指出,印度陆军深陷装备与补给不足的困境,这种境况令人不安。

据印媒报道,7月21日,印度国家主计审计长向议会递交了一份印度陆军情况报告。该份报告是2015年5月份所作报告的补充,主要是评估2013年-2016年印度陆军武器状况。报告显示,在这三年当中,印度陆军缺粮少弹的情况并没有显著改善。

报告指责印度兵工厂委员会供应的武器弹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陆军的需要,同时也指出了其他军事防务部门的违规与低效问题。报告显示,2013年在所有170种武器弹药当中,只有27%可以维持20天的激烈作战,而到了2016年9月,80%的武器弹药都不能达标。

谢卡尔质问,“在这种局面下,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政府是否有自己的标准?军火库以及弹药储备量底线在哪里?”。尽管国防部曾定下目标,到2015年,要储备足以支持作战20天所用的弹药,以保证在面临小规模战争中可以取胜。此后,该目标被扩大,到2019年军火储备要满足40天作战所需。然而到目前为止,两个计划并没有被落实。除了武器弹药的不足,印度陆军还面临着由于物资不足而消减训练的状况,资源缺口高达77%到88%。

“你能想象一个国家在缺少武器装备和训练的情况下赢得战争吗?”谢卡尔反问。在评论中,谢卡尔认为,1962年中印之战和1999年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卡吉尔冲突,已经暴露出印度陆军的问题,然而这种问题目前仍然存在。此外他还指出,印度的政治精英应该为目前陆军所面临的局面负责。

“我认为印度并没有做好准备”,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杜幼康对澎湃新闻表示, 无论从哪一个层次上来看,印度都没有理由与中国在这一地区动武。作战不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也不符合印度目前的发展战略,莫迪上台以后也曾多次强调发展是第一位。

印度军事强于中国?

与谢卡尔的担忧相反的是,《今日印度》杂志网站5日从海陆空三方面详细对比中印两军,试图证明印度军力相比中国更占优势。《环球时报》7日评论称,《今日印度》列出的所谓“优势”恰恰暴露了印军的弱点。

文章称,在军队规模方面,解放军是世界人数最多的部队,但尽管中国军队的人数相比印军优势明显,但还有其他因素发挥作用。并且强调,如果加上预备役人员,印军总兵力反而超过中国,中国军队的人数优势就被削弱了。

在地面装备上,该文认为尽管解放军的地面装备,尤其是重装备有明显优势,但是由于解放军需要防守比印度更为广阔的边境地区,因此这些纸面上的优势并不突出。并且认为印度在装甲车和牵引火炮两种重装备占有优势。

此外该文还表示,虽然印度空军在主要的战斗机数量上落于下风,但“支援系统的规模却占优”,而最关键的一点,中国战机需要守卫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三倍,因此中印空中力量实际相当。而在海军力量上,文章称“海上优势不可能真正帮助中国在战争中获胜”。而且中国海军无法在远离后勤基地的情况下与印度作战,中国的潜艇和驱逐舰容易在印度洋受困于印度海军。

对此,杜幼康评价称,印度各种媒体有各样的声音,有些媒体并不掌握情况。真正了解印度的人都清楚印度的实力,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媒体的炒作是没有意义的。

《环球时报》援引分析人士直指,该报道在挑选两国军队统计数据时“颇下了一番工夫”。因为情报来源不同,不同智库的统计数据有时会相差很大。此外,现代战争比拼的不只是军队数量,更重要的还有人员素质。因此相比玩弄统计数字的把戏,与人员素质相关的那些指标更值得关注。

而对于印度媒体报道中认为的印度在装甲车的优势,《环球时报》报道援引专家观点认为,中印边境大都属于高原山地环境,不利坦克和装甲车等陆战重型装备发挥作用,因此印媒列出的相关装备数据实际意义不大。对于报道中称中印空中力量实际相当这一违背基本军事常识的结论让人哭笑不得。而对于海军实力,专家表示,印度海军不仅数量上存在明显差距,更饱受老化和性能缺陷等严重问题的困扰,显得力不从心。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在过去几十年中,弹药短缺已成为印度陆军的一种常态,印军弹药储备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屡屡见诸报道。究其原因,主要有预算经费不足、印度军工厂长期滞后于生产计划、长期缺乏对外采购或生产相关弹药的规划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1 04:32 AM , Processed in 0.0451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