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0

[影乐之声] 知乎放映室|被吓得头皮发麻、脊背发凉……但真的太「爽」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7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吓得头皮发麻、脊背发凉……但真的太「爽」了 

2017-08-08 罗生门 知乎放映室

知乎放映室

和你一起发现好电影

题图:《电锯惊魂》


如何评价温子仁的恐怖片?


知友:罗生门



2004 年《电锯惊魂》第一部一上映,就刷新了恐怖电影传统观念,其票房一度创新记录。压迫的恐惧喊声也在电影院一次比一次响亮。这部电影巧妙的设计和贴身的代入感不得不让人拍手称绝。


《电锯惊魂》一连拍了七部,它的诞生让影史又出现了一名可怕且惊人的「拼图杀人魔」。


这样的精彩绝伦要归功于一位出生于马来西亚,在澳洲长大的导演。


他早年在墨尔本上大学时主修中国民族划分,对于东方异域文化十分了解,对詹姆斯·温的导演风格也有着很深刻的研究。


他在大学时期就拍出一部恐怖短片,结合游戏、密室以及残虐的杀人手法,短短十几分钟的影片震惊好莱坞,随后他被狮门影业看中拍摄《电锯惊魂》电影系列并且大卖。


他是谁?温子仁!



「当时我就表示,我要为你制作这部电影,你会得到你想做的电影。」在第一次见大卫·F·桑德伯格时,温子仁就极为认同他的才华。两个恐怖导演碰撞出了《关灯以后》的惊恐之作。


他觉得,一部恐怖片并不一定是欧美传统那样的血腥暴力。而是要把恐惧更多地转向精神上的折磨、恐怖氛围的营造。中式恐怖和欧式恐怖的巧妙结合,让温子仁创作出鲜明而独特的影视。同时他扎实的导演功力也让传统恐怖元素焕发了新的生机。


中国恐怖片最具有代表性的要说香港电影了。


林正英和僵尸是我们童年时难忘的一抹记忆。中式恐怖的特点也尽显而出:画面特效着实比不了日韩欧美,不过剧情却不会像它们那样直白。处处布置悬念,吸引观众,同时很多影视的结局又是出乎人的意料。不得不让人在紧张的气氛中发出赞叹。


心理悬疑成了中式恐怖的特色,温子仁就很巧妙的将这种中式恐怖元素渗入到自己导演的片子中。从《电锯惊魂》到《死寂》,他用这种元素填补了欧美恐怖片只是血腥、内容空白的缺陷。他的每一部电影剧情都设计的非常巧妙,将中国人常用的意向放入到影片里。



在《死寂》中,温子仁用了男主小镇里流传的童谣,诡异的腹语师和腹语木偶,使得整个电影一直处于一种诡异的氛围里。


然而,欧式恐怖却又体现出截然不同。


欧美的恐怖电影系列有很多种类,根据当地盛有的宗教,案件,传闻,神话形成了杀人、吸血鬼、丧尸、恶魔、食人动物、鬼屋等特色众多的影视特色。


中式虐脑,那么欧式就是虐眼虐骨。虐眼无疑就是画面的风格逼真,特效把持的十分恰当。一幅幅惊悚血腥的洗礼就好像直逼观众眼前。


虐骨则是更上一层意思的渗透,超越了肉体的感官,给人寒至骨髓的恐怖效果。


欧式恐怖片善于将观众的思考导引向疑惑、迷乱和不安,从而使观众对于事态真相更加难以把握,然后从这种未知中制造恐怖。


同时它有着一个不断施压的情节机制,使观众始终处在喘不过气来的状态,让观众的思考活动始终带有一种压迫感,最后的结局也往往会被引向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温子仁不止将中式恐怖的剧情做的惟妙惟肖,同时也把欧式恐怖元素革新,血腥的让人发抖、不安。


他还尝试不使用电影特效来拍摄电影,以此向老电影致敬。


在电影《潜伏》里,摄影师都用的是胶片来进行拍摄,电影里的场景也做了精心的设计,每个画面都有一种美感。全片前半部分比较沉闷,只是家中出现的一些奇怪的现象,后半部分从灵媒来屋子里抓鬼起就变得非常精彩,然而结局会让人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不过细想之后恍然大悟。


从温子仁导演的恐怖电影来看,恐怖片不一定需要很高昂的成本。「如果你不能利用有限的预算达到吓唬观众的目的,那么你就很难在恐怖片上取得成功。」这是温子仁从最基本的方向观看一部恐怖片的成败。



《电锯惊魂》就是一部很好的例子。当时温子仁在接手好莱坞的执导后,仅仅用了 18 天的时间拍摄,成本也只有 120 万美元,而《电锯惊魂》一上映后却赚回了五千万美元。


只要恐怖的角度做的到位,舍去那些惊艳特效;依然能惊吓四座。在有限的资源中创造无限的想象和突破。就像他说的「我觉得恐怖电影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一个微小的细节就能带来极好的效果。比如一扇嘎吱作响的门,就足以让人脊背发凉,而这不需要任何成本。」


《潜伏》中,温子仁还有用到了一个特殊的拍摄方式:翻转经典。


《潜伏》系列在故事设定时十分复杂,要先架构出「旅行者」、「灵界」等非自然概念,然后在故事的叙述上回还曲折。结构复杂的恐怖片在一贯直白血腥的美国影视中却是较为罕见。这也就是让人们乍一看《潜伏》会觉得它是关于鬼屋的故事,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的原因。


一部优秀的恐怖电影不是单纯为了吓人而吓人,这是温子仁在其构思作品内容上的看法。他的作品除了惊骇的场面更注重了讲述一个完整的有情节的故事。


当时,大导演詹姆斯和温子仁两人呆在小房子里,想着如何把一个恐怖故事的框架搭建得有血有肉。



他们两人对故事的要求只有一点,那就是要先吓倒自己。于是,他们就将自己认为最恐怖的桥段放进剧本里,譬如詹姆斯最怕的在半夜醒来突然发现墙角有人在盯着的情节就被用在这个剧本里了。


温子仁在故事中收敛了众多血腥恶心的场景,而是将恐怖化作复仇,怨气完美的讲述了玩偶杀人的全过程。


当然,现代主义的一些电影已经超越了原本传统的恐怖电影框架,它们不再以一个完整的故事为主,却很难做到温子仁这样的意味深长。


恶魔镜头,这样说温子仁执导的广角视界并没有夸张。他充分用镜头说话,所有要表达的恐怖都在像素中一点点聚集膨胀。


他娴熟地运用广角镜头,营造出相对广阔的视野感,清晰地展现出室内人和物的空间位置。同时对于一些展现空间有限的故事,其还运用镜头的推拉摇移、仰俯拍摄等手法。给人们一种整体的恐怖空间感。


《招魂》便是温子仁运用镜头展现恐怖空间的经典之作。


《招魂》有着大量的第一视觉主观镜头,主客观镜头交互切入,进一步强调了电影真实性和恐惧感。最后驱魔的片段,温子仁徒手持摄像机拍摄,镜头的上下抖动,杂乱无章的晃屏更有效地塑造出了影片真实的质感,身临其境不言而喻。



《潜伏》系列的电影,温子仁首先要设定一个特定的世界观。在电影描述的世界中,有一类人在睡梦中可以灵魂出窍,并且恶灵可以轻易附身至这类人身上。同时,灵魂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随时幻化成自己记忆中的人物,甚至可以随时走进记忆中与记忆中的人物,包括自己产生互动。


然而温子仁不止注重空间变换塑造,同时色彩心理学也在他的作品中运用的恰当好处。《潜伏 2》中就运用到了大量的红色调。红色给人紧张不安的感觉,同时也是危险的象征。


一部成功的恐怖作品,总是要抓住人心,在观看者感到恐惧的同时,也会感同身受,甚至会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恐惧作为一种特有的情感,温子仁巧妙的抓住了人类这个最原始的特点。


说到恐怖,黑暗无疑是最大也是最直接最贴切的一个因素。每个人都害怕黑暗,因为黑暗中有太多的未知和传说。《关灯以后》更是温子仁利用这点巧妙之处加以创新的作品。


温子仁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让人们失声尖叫的代表作。每一个镜头都从角度,空间,思维带给我们质的突破。他摒弃了原始恐怖片的单一特色,将中西方的恐怖元素融合贯通。他的作品鲜明而有特色,创作看似简单,实则「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如果我们单单只是认为温子仁是玩转小成本恐怖片的导演,那就大错特错了。


「谁说我只会导演恐怖片?」2016 年全球票房排行榜第一位的《速度与激情 7》正是这位一直执行恐怖元素的大师之作。



涡轮增压、液氮加速引爆肾上腺素,枪战,镜头倒转...他说,「我想做的就是让观众对于影片中的动作戏份更有代入感。当影片中的人物挨打的时候,我要观众也能感到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9 01:49 AM , Processed in 0.0958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