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0

[史地人物] 李舒:悲伤是虚荣者的墓志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7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悲伤是虚荣者的墓志铭 

 2016-05-02 李舒 山河小岁月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段子,“谁的男友能抠门成这样”,这位苦主如是说:




难道是我老了吗?我一点也不觉得奇葩啊,你们难道不知道,嗑瓜子是技术含量多么高的事情啊!我自己嗑瓜子,总是嗑不出整瓜子仁,况且要嗑那么多,得多费劲啊!


半个世纪之前,有这样一对夫妇,丈夫用嗑瓜子表达对妻子的爱意,妻子的反应是:“眼前这个真心爱我的人就是我最理想的丈夫!”




嗑瓜子的丈夫,叫李宗仁。曾任民国政府代总统,桂系领袖。1965年,他接受统战,回到北京。




接受瓜子的妻子,叫胡友松。后台已经有五位以上,希望我讲讲胡友松,一般后缀都是“胡蝶的私生女”,有的还会说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也难怪大家,微信上随便一搜,得到的胡友松资料,是这样的:




胡友松一生的关键词是两个:胡蝶的女儿,李宗仁的太太。


然而坦白说,这两个,一个也不是事实。


她说自己是胡蝶的私生女,母亲胡蝶从不告诉她父亲是哪位。




我专门就这件事,咨询过吕恩老师。她的先生胡业祥是胡蝶的表弟,两家非常亲密。吕恩老师说,1935年12月23日,胡蝶和潘有声在上海九江路的圣三一教堂举行了非常轰动的婚礼,当时的报纸都有报道,几乎家喻户晓。




婚后不久,胡蝶怀孕了,但检查出来是子宫外孕,于是动了“结扎”手术,从此再也不能生育。19378 13日,抗日战争在上海全面开始,胡蝶全家很快就移居香港,直到抗战胜利以后,才回到上海。胡友松自称自己出身在1939年,那时候胡蝶正在香港,怎么可能到上海生孩子呢?




这里的细节说,她记忆非常深刻的是在上海“百乐门”,吕恩老师说,1941年之后,因为珍珠港事件,美国和日本开展,当时上海的租界已经被日本人接收了,根本不可能允许在百乐门做爱国义卖活动。而且,百乐门并没有舞台,我查了好几张老照片,确实只有舞池(因为主要是跳舞用的),没有舞台。




胡友松还回忆说,她6岁时,因为生病,不得不去北京生活,于是母亲把她送给刚刚新寡的张宗昌九姨太沈文芝做养女,但事实上,张昌宗暴毙于1932年,那时候胡友松还有出生呢。



在现有的资料里,张宗昌的九姨太叫“富贵儿”,是杂耍艺人,没有证据显示,她叫“沈文芝”。


但养母对她很不好,这应该是真的。她的访谈里,都把她叫作“老太婆”。胡友松卫校毕业之后,被分配到积水潭医院做护士。她谈过一次恋爱,但因为对方和她一样,属于“资产阶级”,所以很快被组织上“切断了关系”,她受伤很深,声称自己不打算结婚了。



某天,胡友松被邀请参加一场舞会,在这场舞会上,她遇到了张成仁。张从前是是上海的记者,也是一位翻译家。张成仁当时正受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所托,为新丧偶的李宗仁找一位生活秘书。恩,如果不懂生活秘书是什么?可以去搜一下延安时代蓝萍同志的身份。


有趣的是,胡友松在口述史(也是她第一次讲述这个故事),没有讲她和张成仁是如何认识的,但后来却在多次采访中暗示,张成仁知道她的身份的,因为张成仁从前给胡蝶写过剧本,甚至有的文章中写,张成仁受胡蝶之托按照照顾胡友松。
    
张成仁的目的如今已经不可考,按照我的思路,看见胡友松这样的小姑娘,漂亮,家庭成分不好,27岁单身,有护理工作经验,绝对属于合适的李宗仁“秘书”的人选。所以,张找胡要了一张近期的照片,说是要给她介绍工作。



△就是这张照片,吸引了李宗仁


李宗仁一见便非常满意,于是约胡友松见面,第一次见面,说要聘请她做工作秘书。




回家的时候,李宗仁给了胡友松一个红包,里面包了300块钱。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第二次见面,李宗仁抓紧节奏,居然亲了胡友松,这个桥段很让我惊讶,因为在亲她之前,李宗仁还在问:“我希望你做我的机要秘书,你是否有男朋友?”胡友松回答没有,但打算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老男人的世界真的是这样的吗?(想问问欢乐颂里的祖峰老师)




胡友松把这个亲吻理解为“礼节性”的,我觉得还是很瞎掰,因为她明明又说,第二次见面之后,我就很安心了。说明,她知道,李宗仁的这个吻,是好感性质的。


第三次见面,李宗仁改口了,说要她做保健秘书。姑娘心中一沉,什么意思?是觉得我不够资格做机要秘书吗?


然后,下一次见面,李宗仁开口就说:“小胡姑娘,你愿意和我结婚吗?”


后来,胡友松得知,从机要秘书到保健秘书,这是李宗仁的策略;从保健秘书到太太,这是周恩来的主意。周恩来在得知了李宗仁的想法后,表示,人民政府不实行生活秘书,要是想有人照顾他,就得结婚(伍豪你太过分了,我为蓝苹不服!)


对于胡友松而言,这件事的利弊一望而知。李宗仁是大人物,对于胡友松一直以来的虚荣心来说,能嫁给他是一件大好事,可以改变命运,也可以离开养母。但那时,李宗仁已经76岁,而自己只有27岁,两个人也毫无感情可言,能够幸福吗?


小胡姑娘要求考虑半个月,老李答应了。


然而第二天,老李就派人告诉小胡姑娘,你别想了,我们的事,周总理都同意了。




1966年7月26日,胡友松迎来了自己生命中最辉煌的一天,她在回忆录里不厌其烦地描写这场婚礼,婚礼的举办地是“西总布胡同5号”李公馆,胡友松最为自豪的,是嘉宾都“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婚礼前,李宗仁给胡友松订做了两套西装,婚礼的大厨是国务院请来的北京华侨饭店的广东厨师。这一天,距离李宗仁的上一任妻子郭德洁去世只过去了三个月。



△李宗仁和郭德洁


第一次吃粤菜,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大人物,第一次看到邵力子送来的大花篮,胡友松沉浸在幸福中,她后来回忆:


“这一天的婚礼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后来在自己遇到更大的挫折和打击的时候,我就会仔细回忆我和李宗仁的婚礼场面,以此来安慰自己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他们的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尽管胡友松一直表示,他们的感情很好,但说到“很好”的细节,便是“嗑瓜子”了。而且,他们一直分居,理由是胡友松有神经衰弱。胡友松说,她睡在自己的卧室,“每天夜里,李宗仁要从他的卧室轻手轻脚地溜到她的身边,看着她年轻的脸庞,摸摸她的额头,替她掖好滑落的被子。一贯神经衰弱的胡友松烦了,跟他说,以后不要半夜来吵。他笑着答应,果然没有再听到他的动静。原来,他从此光脚不穿鞋,生怕响动吵醒她。”


1969年,李宗仁因为直肠癌去世。据说,去世之前,他嘱咐年轻的妻子,希望她以后“年年来给我扫墓”。周恩来在葬礼上安慰胡友松说,不必担心,国家会照顾她的。


这成了一句空话,她很快被赶出李公馆,进过监狱,下过干校,改了名字,进入工厂,做一个工人。她甚至再婚了一次,不过很快离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为山东台儿庄李宗仁史料馆的挖掘,已经改名王曦的胡友松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她担任李宗仁纪念馆名誉馆长,并且搬到了台儿庄居住。




她开始出书,向媒体讲述她自己的故事,有真,亦有假。每次访谈,她都要花好几个小时精心打扮,浓妆、复杂的发型,以及那个真假难辨的故事。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她接受凤凰卫视的视频采访,据说,那次采访中,记者问起李宗仁的最后岁月,胡友松只是一再说“先生就是担心我啊,嘱咐身边的人,我死了你们要对她好一点”,然而当记者再次问起李宗仁是否有其他的遗嘱时,胡友松忽然愤怒了,她站了起来:


“我做了多少贡献你们不问,揪住人家倒霉的事情没完没了!谁愿意这个啊!谁愿意年纪轻轻就守寡?谁没有年轻貌美的时候?”


仿佛一辈子的愤怒,忽然喷薄而出。




李宗仁的部下所撰写的回忆录里,胡友松根本是个不存在的人物,也许,在他们心中,根本不承认胡友松的“夫人”身份。


我不喜欢胡友松的故事,然而在看了那个视频之后,我还是忍不住深深叹息她这一生,她曾经年轻貌美,曾经命比天高,嫁给李宗仁,确实有她的不得已,可是也如她自己所说,只要嫁给了李宗仁,她的命运就被改变了:


“生活条件改变了,个人处境改变了,我可以彻底走出老太婆的家门了,我就愿意这样。”





2008年,胡友松被诊断出直肠癌,和李宗仁一样。上手术台的时候,医生要亲属签字,她说:“我自己签吧,我孤家寡人一个。”


2008年11月25日,胡友松去世,享年69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0 09:51 AM , Processed in 0.0727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